A股周策略:抓牢景气资产,优化结构因素

2022-07-11 19:21
图表1:本周主要股市指数表现(2022-7-4至2022-7-8)

图片


图表2:上证指数表现(2022-7-4至2022-7-8)

图片



部分主要指数上周呈上涨态势
上证指数在上周整体下跌
申万板块上多数上周下跌


图表3:本周涨幅前五与后五行业(单位:%)(2022-7-4至2022-7-8)

图片


数据来源:wind;行业分类:申银万国一级行业分类
指标选取:行情指标-区间涨跌幅(流通市值加权平均)


本周涨跌幅前五的行业
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电力设备、国防军工、医药生物
本周涨跌幅后五的行业
建筑材料、房地产、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社会服务


图表4:本周净资金流入前五与后五行业(单位:亿元)(2022-7-4至2022-7-8)

图片

数据来源:wind;行业分类:申银万国一级行业分类
指标选取:资金流向(中国)-(区间)净流入资金(合计)


本周净流入前五的行业
农林牧渔、电力设备、综合、美容护理、公用事业
本周净流出前五的行业
基础化工、电子、计算机、食品饮料、非银金融


投资策略

现阶段半导体的下游需求大概是三分天下的局面,手机端占三分之一,PC电脑端占三分之一,新能源及汽车半导体占三分之一。但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渗透率不断提升,叠加光伏等新能源设施不断推广,预期这部分半导体的需求依旧高企,值得重点关注。而消费电子类芯片由于受到全球通胀以及库存周期下行的影响,景气度可能会面临分化。因此,半导体有三条相对明确的主线,分别是国产替代、汽车智能化以及电动化,建议投资者可以对这三条主线多加关注。


中信证券:行情步入关键窗口,中报分化引领配置

市场行情步入关键时间窗口,今年中报季是近年来宏观经济数据最弱并且上市公司业绩分化最大的时期,三因素共同导致短期市场波动加大;同时经济仍处于快速恢复的过程中,月度级别的估值修复行情基调仍未变化;结构因素占主导,中报持续高景气和出现拐点的行业是最重要的配置线索。


首先,预计此次中报业绩分化巨大,容易诱发板块和行业间迅速调仓,投资者进入焦虑期,存量赎回有所增加,后入场资金容易动摇,外部扰动因素开始增多,A股在大幅反弹后更容易在情绪上受影响。其次,宽松的货币基调没有发生转向,稳增长更注重前期政策的落实,疫情防控进入精准和常态化阶段,对经济的影响明显弱于二季度。最后,从行情结构上看,新旧能源转换依旧是中报季最核心的业绩超预期线索,此外,成长制造亮点更多,医药分化明显,消费关注疫后修复。整体而言,我们预计行情节奏趋缓,围绕成长制造、医药和消费轮动重估,建议继续均衡配置。



国泰君安证券:A股有望走出相对独立行情,回调上车选成长

经济预期好转但经济恢复缓慢,因此找股票不在于经济线索,而是沿着分母端贴现率下降方向。人心两端走,风格分化还会继续,回调上车选成长。


海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A股有望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一方面,当前A股市场呈现“人心两端走”特征,高风险偏好投资者买入高风险特征的科技成长股,低风险特征的投资者卖出与经济周期相关的价值股,因此A股走出成长股涨而价值股跌的特征。同时近年来A股消费、医药及科技成长市值占比提升,因此指数对海外因素相对脱敏。另一方面,中美经济与金融周期开始错位,中国经济修复与政策宽松成为A股重要支撑。此外,海外衰退隐忧下,鹰派货币政策立场有望放松,盈利周期率先改善的中国资产将成为内外投资者的新共识。往后看,团队认为接下来并非从成长切换到价值,风格分化还会延续,建议在回调中选择与经济、政策、海外流动性相关度较低且具有相对独立景气的成长板块。


广发证券:A股“此消彼长,水到渠成”,抓牢景气资产

本轮“疫后复苏”和2020年的“疫后复苏”是否可比,对A股有何影响?无论从交易层面还是经济数据来看,本轮疫后复苏相较2020年均偏弱,“中国复苏得慢”仍是本轮疫后复苏的主要基调。对A股的影响来看,分子端总量的支撑力度不足,更需关注结构亮点;当前仍需要更多货币、财政政策支持促进复苏,分母端的支撑力度更大——因此当下A股结构性行情特征更为显著,风格偏向于受益贴现率下行的成长股。


A股“此消彼长,水到渠成”,关注“政策暖风”下的中国优势资产。A股“此消彼长”的独立行情最大驱动力源自于:决策层致力于恢复经济活力改善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海外则呈现“衰退预期+货币紧缩”的组合,我们构建的“此消彼长四象限框架”大概率将继续呈现“美国衰退得快+中国复苏得慢”的组合,成长占优,尤其是高景气确定性高的大盘成长股。建议配置“政策暖风”下的中国优势资产的3条主线:(1)疫后制造及消费修复:汽车(含新能车)/光伏组件/零售等。(2)再加杠杆:限制性政策转向边际宽松(互联网传媒/创新药/地产);(3)国内定价主导的通胀链:上游资源/材料(煤炭/钾肥)和养殖业。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的业绩表现。定投也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基金详情及风险收益特征详阅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

参考文献: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行情步入关键窗口!中报分化引领配置,抓牢景气资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