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周报 | 市场流动性依旧充裕,继续关注中报带来的投资机会

2022-07-19 00:03

1

图片

市场回顾


上周A股各大指数展开调整,上证指数跌3.81%,沪深300跌4.07%,创业板指跌2.03%。


从中信一级行业来看,上周表现相对靠前的行业包括:电力设备及新能源(2.59%)、机械(0.12%汽车(-0.45%);


表现靠后的行业包括:房地产(-5.58%)、有色金属(-4.99%)、非银行金融(-4.72%)。



2

图片

海外宏观


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了美国6月CPI同比9.1%,预期8.8%,前值8.6%,为1981年11月以来最高。各细分项普遍上涨,其中汽油、住房和食品贡献最大。美国6月CPI环比1.3%,预期1.1%,前值1%。美国6月核心CPI同比5.9%,预期5.7%,前值6%。美国6月核心CPI环比0.7%,预期0.6%,前值0.6%。核心CPI的大多数细分项均上涨,住房、二手车及卡车、医疗服务和新车贡献最大。


在美国通胀数据继续高位的情况下,海外金融市场试图转向宽松的预期失败,重新回到衰退交易的定价。可以看到大宗有色金属继续新低,伦铜持续下跌至7,000美元附近;原油也继续下行,最低跌破100美元。


拜登近期的中东之行似乎无功而返,在拜登最为看重的石油增产方面,沙特方面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表态。虽然产能从每日1,200万桶提高到1,300万桶,但100万桶具体的增产时间并未明确,供给端的受限会继续支撑原油的价格,100美元的油价或许是一个中枢的位置。


另外,美国的就业数据好于预期,这虽然不能降低经济的衰退预期,却也有助于缓解未来的经济硬着陆预期。预计美联储会在本月加息75BP后,继续观察需求端的数据反馈,以及衰退下经济的实际承受能力。


在继续衰退交易的背景下,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会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



3

图片

国内市场


上周公布了国内6月的社会融资数据:社融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前值2.79万亿元;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前值1.89万亿元;6月末M2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8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个和0.3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13.8%。


社融数据出现了结构上的改善,总量也不错,只是居民部门的贷款需求还相对较弱。总体上,货币阶段性维持较宽松,暂时不会改变A股市场目前的交易逻辑。


关于地产领域的相关事件,7月17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近期重点工作进展接受了《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其中该负责人指出,银保监会对此高度重视,加强与住建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坚持“房住不炒”,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支持地方更加有力地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一是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银行保险机构应积极参与相关工作机制,配合压实企业、股东等相关各方责任,银行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既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又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


二是指导银行在地方党委政府“保交楼”工作安排的总体框架下,坚持摸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分类、精准施策,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协助推进项目快复工、早复工、早交付。


三是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加强与客户沟通,个性化地满足居民客户的不同需求,信守合同,践行承诺,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四是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大力支持租赁住房建设,支持项目并购重组,以新市民和城镇年轻人为重点,更好满足刚需和改善型客户住房需求,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处理好当前面临的问题,也是实现房地产模式新旧转换的重要契机。



4

图片

策略建议


上周社融数据显示总量上和结构上的改善,市场的流动性依旧比较充裕。地产领域的突发事件可能会在短期内降低市场的风险偏好,风偏下降的同时如果中报数据又低于预期的话,部分基本面存在不确定性的行业和上市公司,预计会出现一定幅度的震荡,需要做好相应的规避操作。


一方面,可以观察监管部门对于地产领域出台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可以继续关注中报带来的投资机会和调仓的方向。


建议适当等待市场的重新平衡:一是新能源领域的情绪降温,回避短期涨幅过大的主题性品种;二是消费医药品种以及部分优质金融股下跌后的情绪修复。市场总在不平衡与平衡中往复,取胜之道或许就在其中。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本报告内容和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本报告版权归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获得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