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二季报新鲜出炉。
市场自4月底下探至2863.65点以来,走出V字行情,迎来一波反弹,其中业绩确定性较强且前期调整后估值较为合理的新能源、光伏等成长板块备受追捧,大消费、医药、军工等板块也暗潮汹涌,基民们的投资热情再度被点燃。
面对当下行情,一起来看看各位资深基金经理如何把脉?又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呢?
华富基金副总经理
公司公募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基金经理
龚炜
//
展望2022年三季度,投资方面,预计仍将呈现结构性分化,基建投资仍将是“稳增长”政策的重要抓手,制造业投资预计维持较高韧性,房地产投资由于销售到投资的传导存在时滞,预计三季度仍处在向下探底阶段。消费方面,尽管中央和地方层面推出多项消费刺激政策,但疫情对于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影响仍不可忽视,预计消费仍将维持弱势复苏态势。出口方面,由于全球通胀高企,外需或面临加速回落,预计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但三季度出口仍存在人民币汇率、美国或下调中美关税等因素支撑。
未来国内外均长期面临优质资产荒的格局,A股作为中国经济最具代表性的资产具备配置价值,对全球投资人而言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们看好未来权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首先,考虑到稳定回报优势,我们倾向于选择低负债率高股息且估值较低股价累计涨幅不大的公司作为优质生息资产的底仓配置。
其次,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政府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是我们追求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例如新能源产业、半导体以及受益于“双碳”背景的产业等。
再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优胜劣汰持续展开。我们看好各个行业的显性或隐性的冠军龙头企业,他们不仅能从新的市场中获取机会,而且即使在行业发展空间不大的一些领域,随着竞争对手的倒下,这些行业龙头依然可以在集中度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持续受益。
华富基金总经理助理
权益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陈启明
//
展望2022年三季度,随着全国各地疫情陆续平复和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中国经济重回复苏这一趋势已在5月的各项数据中有所印证,未来预计将延续改善趋势。投资方面,预计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继续维持较高韧性。消费方面,尽管多项消费刺激政策轮番发布,但疫情因素对于消费意愿的影响仍不可忽视,预计消费将维持弱势复苏态势。流动性方面,去年底以来,我国央行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密集开展了多项货币政策操作,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然而在“不可能三角”约束下,预计三季度往后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将受到制约,央行将通过合理的资本管制及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应对美联储加息的挑战。
综上,下半年虽然风险重重,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会坚持贯彻一直以来的投资策略,寻找有价值的品种,积极为持有人创造价值。
华富基金总经理助理
固定收益部总监、基金经理
尹培俊
//
展望三季度,随着国内疫情缓和、各地封控政策相继放松,经济有望出现反弹。一方面,随着前期积极的财政政策相继落地,三季度基建有望维持高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政策的边际放松以及疫情后需求释放,汽车、地产等消费均将出现边际修复,但是距离本轮疫情前依然还有距离。
在资产配置上,债券面临的问题是赔率仍偏低,和胜率受到基本面边际持续改善的挑战,信用债票息杠杆策略依然是流动性宽松背景下确定性更高的选择方向,长端利率债的机会可能来自于“跌出来的机会”。
股票市场在大幅反弹后,难免纠结。从外部看,全球流动性收紧同时有着强烈的衰退;从内部看,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但效果有待观察、市场对盈利底出现在二季度的预期较强烈但也隐含了部分触底回升的预期,持续性需要进一步等待基本面的验证。在结构上,我们重点关注三个方向,一是具备中长期景气度优势的新能源板块,二是疫后消费复苏板块,三是受益于原材料见顶回落后中下游制造业毛利率持续回升的板块。
可转债市场方面,整体估值水平仍然较贵,但中长期看,供需格局和机会成本可能会系统性抬升转债市场整体估值中枢,因此我们继续围绕选股思路的正股替代与中低价位的纯债替代两个维度展开,把握结构性机会。
华富基金总经理助理
指数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张娅
//
展望三季度,在稳增长持续发力下,经济有望进一步提升,总体有利于A股。目前天量的回购交易下,货币政策难有更大宽松措施。预期未来利率波动将会加大。但考虑到国内高频数据指向经济增长复苏动能较弱,房住不炒和财政压力也对稳增长力度产生抑制。另一方面海外加息过快抑制需求已经出现一定衰退预期,从而使得外汇压力减轻。因此未来总体依旧是宽货币宽信用环境,利率调整幅度有限,总体风险不大。反而当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时,会出现一定交易性机会。票息更高的信用债更具有配置价值。
权益方面,从这两年科技股表现来看,在技术优势明显的领域,下游需求一旦启动,就容易造成相关概念股业绩和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击。目前人工智能无论从服务器为代表的基础架构,还是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应用端来看,技术上我国不存在障碍甚至具有优势。
华富基金研究发展部负责人
基金经理
陈奇
//
展望2022年下半年,上海正在从疫情中逐步恢复,海外通胀以及美联储缩表的边际影响也在逐步减弱,成长股面临的环境优于上半年。虽然5-6月,基本面强劲的成长股已出现了幅度不小的反弹,有些还创出了新高。但随着下半年的到来,不少长期成长逻辑更确定的行业,有望提前引来估值切换。而一些短期基本面承压,但中长期仍有前景的行业,也有望迎来基本面的拐点。中报和三季报都会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让我们更好的查漏补缺。紧跟产业趋势,去伪存真,寻找确定性的成长机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认为未来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国产替代等行业依然存在机会。
·风险提示
2022-07-21 18: 19
2022-07-21 18: 18
2022-07-21 17: 15
2022-07-21 17: 13
2022-07-21 17: 09
2022-07-21 1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