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消费!“中秋消费”你准备好了吗?

基长 2022-09-08 20:14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基长在这里先祝大家中秋快乐!
说到过节,那可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事情了,尤其是中秋节这样有着传统文化意义的节日。

在中秋节这一天,不但不用上班,还可以家人团聚,享受美食美酒。

在吃完团圆饭后,提着灯笼赏月或者趁着假期全家出门旅游,都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除了团圆之外,中秋节的另外一个关键词就是“消费”!不然怎么说“每逢佳节倍消费”呢?
中秋节到了,总要买点月饼吧?团圆饭、家宴的酒也得置办起来吧?还有好不容易到来的小长假,远的地方去不了,去逛逛灯市、或者组织下周边游总可以吧?
因此,伴随着中秋节的来临,许多商家也都纷纷摩拳擦掌,开始提前进货备战“中秋”甚至“双节”的来临,那么,中秋节到底会带来哪些消费的机遇呢?

基长也考古了一下去年中秋的消费大数据,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

食品饮料


根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报道,中秋节是老百姓们格外重视的节日,连带着消费热情也十分高涨,消费账单越来越长。
叮咚买菜报告显示:
在2021年的中秋三天小长假中,月饼、虾蟹、果品、蛋奶等中秋时令商品销量猛增,尤其是虾蟹。相关水产品的消耗量有900多吨,销量同比去年增长约195%其中,时令性较强的大闸蟹荣登中秋节水产品“C位”,成为了中秋节第一大抢手货。
除此之外,在常态化疫情的防控形势下,很多人也选择了“足不出户,在线消费”
2021年中秋节时,美团各式“团圆餐”订单猛涨了574.56%,叮咚买菜整体销量增长了约137%,本来生活定制月饼的整体销量涨幅接近150%,这也可以算是疫情下的过节新常态了。
还有一项投资者们不能忽视的板块,那就是白酒。随着中秋旺季来临,白酒企业也一早就进入“备战”状态。
东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从今年各白酒企业要求的打款比例来看,很多酒企都提出三季度完成全年打款任务的目标;从行业竞争来看,二季度终端动销放缓,行业库存集中在渠道端,行业整体去库存或带来销售费用投入的加大,同时宴席市场有所缺失,今年上半年白酒动销较弱,中秋成为决定全年销售业绩的重要时刻。各家酒企政策的有效落地和市场的执行配合,成为中秋营销的重要观察点。

除此之外,研报观点还认为,今年中秋与国庆节间隔较长,从以往经验来看,可以形成两次销售高峰,对销售比较有利。
经济逐渐恢复带动需求提振,今年的“双节”有望成为白酒销售的“大年”,加之上半年很多婚宴等宴席被推迟,下半年有望回补需求
随着疫情管控进一步向好,预计中秋+国庆的宴席市场会得到较好的恢复,从而带动次高端白酒的需求整体复苏


2.

旅游行业


说到小长假,不可不提的就是旅游。虽然现在因为疫情原因,长途游和出国游的难度较高,但路途较短的周边游却获得了许多家庭的青睐。
跟家人一起,去郊外爬山、露营这样的“轻度假”方式,也成为了中秋小长假里很多家庭的选择
根据携程数据显示,去年的2021中秋小长假,也是近年来周边游需求最为旺盛的一个小长假。周边游预订人数占出游总人数比例为56%高于2019年中秋平均水平,也高于今年以来的端午、清明小长假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疫情对于旅游行业的影响也在进一步降低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 年中秋假期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 2019年中秋假期的 87.2%,2020年为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恢复至 2019年中秋假期的 78.6%,2020 年为 69.9%

随着2022中秋假期的来临,我们也期待中秋假期的来临能够进一步为消费行业带来修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看好消费怎么投?
其实,消费一直以来都是居民离不开的永恒主题,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都离不开消费。
而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主要消费更是有望成为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根据数据显示,中证主要消费指数自基日(2004/12/31)以来累计涨幅超21倍,历史年化回报19.8%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的表现。
图: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历史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8月25日,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年化回报=[(1+区间涨跌幅)^(250/交易日天数)-1]*100%。中证主要消费指数过去五个完整年度表现分别为2017年:55.98%,2018年:-23.09%,2019年:64.72%,2020年:70.16%,2021年:-8.09%。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也不代表相关基金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因此,如果看好消费行业的长期发展机遇,基长建议也可以关注下跟踪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的相关基金,帮你一键布局主要消费的相关投资标的。
分析完了中秋对消费行业可能带来的机遇,最后,在中秋临近之际,基长也要祝各位粉丝们中秋快乐,阖家团圆!我们节后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不构成推荐、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客观冷静,量力而为。基金、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基金、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