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扭转了此前持续阴跌的走势,各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反弹。沪指单周大涨2.37%、沪深300指数上涨1.74%、创业板指微涨0.6%、中证500指数大涨2.72%。低估值价值板块是市场企稳反弹的主要力量,新能源行业表现依然较弱。整体市场仍处于再平衡的过程之中,且负向力量开始减弱,市场区间波动的下沿大概率已经探明:
短期市场特征及意义
近期A股市场运行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一是市场再平衡过程更加明显。新能源板块持续调整对应的是低位价值类行业的走强,上周地产及地产产业链、金融、非银金融行业涨幅居于市场前列。非银金融板块周线上已经出现5连阳走势,这与指数持续阴跌形成鲜明对比。与过去较长时间不同,本轮地产和非银金融行业走强有明显的机构身影。以券商板块为例,此前的上涨均是个别小市值券商带动,是典型的游资行为。而近期广发证券、中信证券等大市值核心券商在持续走强,显示了机构配置力量的增强,也显示了机构持仓再平衡力度的增强;二是市场再平衡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从历史经验看,持仓再平衡的过程,第一阶段往往是机构持中持仓行业的下跌带动市场下跌为主(如2020年消费抱团再平衡过程),第二阶段是机构集中持仓行业下行力量对市场影响减弱,转移配置行业对市场正向力量增强,市场从下跌走向反弹,第三个阶段是新的上涨主线出现,市场进入上行阶段。从7月份开始,新能源持续调整给市场带来较重的压力,也带来指数持续阴跌调整,对应的是持仓再平衡的第一阶段。上周,以价值行业为主的反弹力量抵消了新能源下跌的冲击,大概率使得市场进入再平衡的第二阶段;三是指数偏强,但市场情绪仍弱。主要表现是市场交易量继续萎缩,市场涨跌比处于低位。上周两市日均成交额已经降至8100亿左右的水平,且31个申万一级行业涨幅超过1%的仅有12个,指数的反弹并没有反映到赚钱效应上。导致市场交易活跃度较低的原因一方面是诸多不确定性仍未落地,另一方面是双节期间对交易行为的影响。国庆节后重要会议落地会是重要是情绪时间节点。从上述市场三个特征变化推测,市场大概率已经探明了本轮调整的底部,但又不具备持续上行的动力和诱因,未来一段时间在区间双向波动的概率更大,等待重大时间落地后市场会进行方向选择。
政策博弈是短期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
经济偏弱、流动性宽松已经是市场共识性因素,对市场波动影响弹性较弱。随着重要会议临近和国庆节到来,市场对政策、尤其是防疫政策博弈可能是市场交易的核心。从近期一些变化看,疫情防控不断优化、放松是大势所趋,但也不太可能如部分投资者期盼的那样与海外直接接轨。中秋节前卫健委会议有两个重要表述变化,一是未发生疫情的城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增加疫情的反应敏感度,二是鼓励落地检,严禁各地层层加码,阻碍人员正常流动。
从上述变化看,动态清零政策基调并没有变化,只是更加注重精准性和科学性。未来一段时间防疫大概率是常态化核酸检测+小范围封控+人员正常流动的组合,能够出现积极变化的大概率是绿码、核酸检测结果的全国互认,或者高层定调的严禁层层加码。这种防控措施可能低于市场的期盼,但与过去相比也是在不断的边际改善。市场不管是过渡乐观还是过渡悲观可能都存在短期修正的要求,由此带动市场波动的出现。从长期看,疫情常态化是必然的结果,对市场影响也是正面的,只不过是时间与路径的问题。
综合看:市场再平衡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短期维持反弹的概率更高,只不过受制于国庆长假和诸多不确定性影响,难以出现大级别的上行。国庆前市场大概率在区间波动中度过,等待重要会议的落地。中长期看,市场具备出现一轮较大级别行情的基础,但仍需要一些破局因素出现。我们维持短期震荡、长期偏乐观的判断。也坚持机会主要来自低位行业和个股的判断,并重申对非银金融,尤其是券商行业的看好。
配置与操作:维持上周判断——2022年市场机会主要来自三个逻辑链条,一是政策对冲带来的新基建机会(房地产托而不举),包括工业互联网、医疗信息化、科技等;二是疫情常态化机会,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存在困境反转机会,国内消费、旅游等疫情受损板块也存在阶段性机会;三是低估值带来的修复机会,包括通信、传媒、券商等等。综合比较,2022年我们看好非银金融、电子(Miniled、面板)、餐饮、医疗信息化、化工部分细分等行业的机会。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硕士。12年资本市场研究、投资经验,对资本市场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现任安信资管权益产品投资经理。
风险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安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安信资管”)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安信资管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安信资管认为可靠,但安信资管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信息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投资咨询意见。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安信资管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安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安信资管所有,安信资管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安信资管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2022-09-16 14: 12
2022-09-16 14: 09
2022-09-16 14: 07
2022-09-15 18: 58
2022-09-15 18: 33
2022-09-15 18: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