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周观察】市场下行空间有限,静待时机
诺安基金 2022-10-09 20:11
上周(9月24日-9月30日)5个交易日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各主要指数均有所下跌,日均成交额6341亿元,市场热度小幅下降。涨跌幅方面,万得全A跌2.52%,上证指数跌2.07%,沪深300指数跌1.33%,创业板指跌0.65%,中小板指跌2.51%,中证500指数跌2.98%,中证1000跌3.75%,科创50跌2.24%。北上资金在净流出三周后,节前一周净流入58.38亿元。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医药板块逆势上涨4.69%,或因财政贴息支持医疗机构采购医疗器械,强化了医疗新基建主线,同时政策导向上利好国内企业,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消费者服务和食品饮料板块分别上涨3.30%和3.12%,或因行业利空出尽,以及市场对政策预期有所上升;石油石化和有色金属板块在国际商品价格快速下跌的背景下,分别调整5.85%和7.24%;国防军工板块或受市场风险偏好持续下降影响,节前一周下跌7.82%。美国核心PCE反弹,体现较强粘性。租金价格涨幅扩大,机动车、交通出行等环比涨幅均回升,通胀体现出较强的粘性。租金PCE价格环比上涨0.7%,前值为0.6%;8月PCE机动车价格环比上涨0.5%,前值为0.3%,其中新车价格上涨0.9%,前值为0.6%;PCE交通价格环比上涨1.9%,其中机票价格环比回升3.8%。尽管需求已有明显走弱迹象,但涨价预期仍未完全得到控制。往前看,核心PCE环比和同比都难言见顶,我们仍认为未来一年都可能明显高出联储的目标值——在联储的鹰派基调驱动下,美元流动性可能进一步收紧,美元指数以及美债短长端利率都可能继续上行。近期中央密集出台3项松地产组合拳,覆盖范围较广、信号意义较强,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居民预期。央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央行决定下调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分类看,本次对首套房支持力度较大,但限制多;对二套房支持力度较小,但限制少。政策要求在2022年底前,符合条件的城市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个人所得税返还政策时间范围截止2023年底,相对于2008、2015年减免契税、营业税及增值税力度略小。公积金贷款在房贷中占比较小,预计刺激效果有限。本次并非全面放松,中央仍有定力,“房住不炒”的大基调没有改变,单纯依靠稳地产政策可能难以推动地产景气出现大幅反弹。我们预计,稳增长离不开房地产,四季度地产进一步放松可期,但大概率仍是弱修复。9月制造业PMI较8月上升0.7%至50.1%,升至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下行2%至50.6%。制造业景气度总体回升,但可持续性仍待观察;消费活动景气度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51.5%,较上月上行1.7%,高于去年同期的49.5%。行业方面,食品等必选消费,黑色、水泥等基建相关行业,以及中游设备制造业表现较好。受基建投资增长较快提振,制造业需求边际回升。新订单指数从上月的49.2%小幅回升至49.8%,。在手订单指数从上月的43.1%上升至44.1%。原材料价格指数再度上行。PMI分项中的原材料购进价格环比上升7%至51.3%的扩张区间,出厂价格上升2.6%至47.1%。非制造业PMI下行2.0%至50.6%。中秋假期对旅游行业拉动有限,服务消费景气度有所下行。9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下行3.0%至48.9%。受疫情扰动中秋假期对旅游业景气度提升有限,9月住宿、餐饮、航空运输等线下接触性服务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45%。但另一方面,建筑业则保持较快扩张态势,9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2%,上行3.7%至高景气度区间,表明盘活专项债结存限额及各类政策性金融工具等稳增长政策对基建的托底效果较好,基建项目落地速度明显加快。向前看,制造业景气度主要取决于出口、基建及地产投资的走势。近期海外衰退风险持续上行,外需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可能在4季度持续退坡;从基建的角度看,地方财政专项债结余限额及政策性金融工具能否为基建投资增长提供进一步动力有待观察;此外,全国多地出台地产稳需求政策,四季度地产投资能否触底回升同样值得关注。近日举行的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局第四研究组(以下简称ITU-R SG4)全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牵头制定的《5G卫星无线电接口愿景、需求和评估方法》国际标准正式获得通过,标志着我国在5G卫星通信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5G网络当前已经步入成熟的商用阶段,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地区用户的需求。但在偏远地区、远洋海域、孤岛沙漠等区域,由于地面网络难以部署或建设成本高昂等原因,还无法实现全域覆盖。卫星通信具备连通空、天、地、海多维空间的能力,未来有望成为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风险提示:以上市场数据来源wind。本材料为诺安基金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对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