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股市反复震荡,为什么“现金为王”仍然并非好策略?

2022-10-13 19:45

2022年前9个月股市行情令人不太愉快,谁能踩对风口,谁能绝地反攻?研究过往的经验,你会发现,面对未知的市场,大家都是踩着石头过河。一些曾经无比坚定、乐观的投资者,可能在考虑“现金为王”的策略,但或许当投资者经历质疑、转身、放弃后,又会发现市场渐渐走出低谷,迎来胜利的反转。

最近市场的动荡很大一个因素被归因为美联储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9月21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3.00%至3.25%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创自1981年以来的最大密集加息幅度。对此,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表示:“这远远没有结束。”达利欧认为,利率要达到4%-5%左右甚至更高,才能稳定下来。而在接下来的2023年-2024年,经济会持续恶化,滞胀会在2023年初露头角。

桥水达利欧:现金是“垃圾” 长期做多中国市场

尽管如此,达利欧从个人的投资经验出发,仍强调“现金是垃圾”。


1971年,达利欧还是一名纽交所的职员。美国总统尼克松宣称停止美元和黄金之间的自由兑换,这导致了美元大跌和1970年代的持续印钞。我们现在也正处于类似的情况:之前政府创造了大量信贷,中央银行印了大量货币,但是持有现金的动力不大。


为什么说“现金长期看是垃圾”?达利欧认为,如果你持有现金,不仅没利率,还要面对每年2%左右的通货膨胀率,以及税收等支出。“现金终将流向别处,因为现金是‘垃圾,实际回报会为负。”达利欧表示。达利欧所谓的“垃圾”即长期回报为负的资产。


达利欧非常钟情中国市场。最近一次的访谈,他再次表明:“我长期做多中国市场,现在的情况是中国资产的价格很低。”


看好中国,认为现金是垃圾,这就是达利欧。那么如果说现金长期实际回报为负,那么有哪种资产能真正穿越周期?

权益类资产:长期抗通胀能力最强

首选来看股票类资产的抗通胀能力。


长期来看,偏股型产品是非常好的保值增值的工具。美国沃顿商学院的西格尔教授统计了美国自1802年各个大类金融资产的表现,如果持有1美元现金,204年后只值0.06美元,意味着贬值了99.4%。如果持有黄金,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后值1.95美元。而债券值1083美元,股票约值75万美元。这说明长期看,黄金只具备保值增值功能,债券具有一定增值功能,而股票类资产增值功能最明显。


权益类资产收益高,是因为股票代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代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股票收益长期看是企业发展的收益,是整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十年维度: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明显

权益类资产收益长期看如此可观,那么在A股长期能不能赚钱?我们再来研究一下A股机构投资者的赚钱能力。


国元证券《基金持仓,认知的边界》研报表明,2010年至2022年7月底的近12年里,上证指数涨幅15.85%,权益基金平均涨幅152.27%,年化超额收益率7.0%。投资A股大盘可能不赚钱,十年来上证指数在3000点上下反复震荡,但是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非常突出。近年来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基本面研究派走上舞台,研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如何看待短期的波动和长期的收益?投资者应持有与其财务目标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组合,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合适的资金找到合适的投资。对于投资时间期限相对较短的投资者,如退休人员,一定程度的现金持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对于市场波动容忍度相对较低的投资者,情况可能也是如此。但对于更广泛的投资者来说,需要意识到持有现金是有代价的,因为在任何有意义的时期内,现金往往是各类金融资产中投资回报最低的。

我们面对的市场始终是反复无常的,那么是否持有现金就是最有解?长期的投资经验已经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对于普通投资者,不要假设自己在博弈上有超人的能力,而是要做能力范围内做事,更多地从长期视角来考虑问题,这样大概率能赚到科技带动下经济长期向上发展的红利,企业长期发展的红利,成为真正跑赢通胀的赢家。

本材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司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前瞻性陈述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依赖于该内容而采取的行为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