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 | 结构性通胀压力暂缓,社融有望维持韧性

兴银基金 2022-10-17 17:57


市场情况

2022年10月10日-10月14日,上证综指上涨1.57%,创业板指上涨6.35%,沪深300指数上涨0.99%,科创50指数上涨1.65%,恒生指数下跌6.50%。海外市场,道琼斯指数上涨1.15%,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11%,标普500下跌1.55%。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2个实现上涨,其中,计算机(8.34%)、电气设备(7.81%)、医药生物(7.70%)上涨幅度较大;食品饮料(-4.97%)、休闲服务(-4.95%)、银行(-1.45%)下跌幅度较大。

流动性

2022年10月10日-10月14日,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出62.52亿元。2022年10月10日-10月14日,央行共有16笔逆回购到期,总额为9850亿元;7笔逆回购,总额为290亿元;净投放(含国库现金)共计-14560亿元。2022年10月10日-10月14日,R007(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下跌56.28BP至1.6123%,SHIBOR(隔夜利率)下跌94.80BP至1.1330%;期限利差上涨0.60BP至0.9126%;信用利差下跌4.82BP至0.4500%。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4.39BP至1.79%;3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2.34BP至2.26%;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4.75BP至2.70%。

市场点评

2022年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物价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8%,前值2.5%;PPI(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前值2.3%。CPI方面,食品价格同比上涨8.8%,涨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6个百分点。猪肉、鲜菜、鲜果影响的食品价格是推动CPI增速上行的主要原因:食品中猪肉消费需求受季节性影响回升,加之看涨预期下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价格上涨36.0%,涨幅比上月扩大13.6个百分点;受高温少雨影响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7.8%和12.1%。非食品价格继续疲软,上涨1.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PPI方面,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6%,涨幅回落1.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同比价格上涨1.8%,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PPI同比增速低于预期主要受生产资料拖累,随着国内建筑业需求回暖,地产“保交楼”项目推进、基建实物工作量逐渐落地,以及海外大宗商品跌幅趋缓人民币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有望一定程度上推升PPI同环比增速。展望后市,尽管猪价变化仍可能对CPI读数造成扰动,但央行更为关注的核心CPI低位下行、PPI中枢移至负值区间,体现了国内消费需求低迷的态势,意味着政策仍有必要进一步宽松,而国内面临的结构性通胀压力暂缓,也为货币维持宽松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2022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9月份社融及金融统计数据,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广义货币(M2)余额26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同比多增6274亿元;其中信贷贡献多增7964亿元,是最核心贡献项目;其次非标融资多增3555亿元,两者均与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投放有关;政府债如期退坡,专项债限额在9月尚未集中发行。总体而言,社融增速超预期,人民币贷款支撑力强,政府债持续退坡。结构方面亦有改善,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政府项目支撑企业中长贷多增6540亿元,“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发挥了重要的头雁作用,6000亿元的政策性工具已经投放完毕;二是票据冲量明显削减,9月票据利率达2%以上,与票融多减2180亿元相互印证;三是居民中长贷同比收缩的幅度减少,已经基本上恢复至往年“金九银十”的85%。本轮信用扩张的特殊性在于政府托底的社融反弹力度有限,且企稳多依靠政府资金先行对经济的实际效果弱于以往,传导到经济的时滞也会延迟。展望后市,在经济弱复苏,社融结构性企稳,流动性边际缺口大的情况下,四季度降准仍有空间。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国内经济处于疫后复苏的中期,下半年GDP增速有望实现逐季上行的趋势。四季度地产承接基建,制造业继续发力,出口有望维持韧性。下半年围绕全球通胀和国内经济复苏看好两条主线:

1、能源链【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煤炭】:俄乌冲突和美国通胀的宏观环境下,能源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各国关于新能源的政策有望持续超预期,新能源需求的增长与传统能源供给的约束共同抬升能源价格。

2、国内消费疫后修复链【汽车、家电、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交运等】:疫后在消费方面汽车和家电的政策刺激力度相对较大,疫情管控放松后有望拉动快递、航空、旅行需求修复。除上述两条主线之外,军工成长的确定性较高,建议持续关注。


(上述市场情况、流动性中引用的相关数据和内容均来自Wind公开信息)
风险提示:需注意海外疫情与中美关系仍存不确定性,合理配置资金的同时应注意潜在风险。在任何情况下,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不就点评中的任何观点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投资建议。本点评内容和意见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使用前务必请核实,风险自负。本点评版权归我公司所有,未获得我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点评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点评不代表我公司产品观点,不构成对我公司旗下产品实际投资行为的约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