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3]264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就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持续震荡起伏的市场环境中,成立一岁有余的北交所,作为专精特新潜力股的摇篮,正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新方向。
那么什么是专精特新?专精特新现状如何?北交所为何被称为专精特新的“主阵地”?未来有哪些可能性?
根据工信部的解释,“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
截至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培育约9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小巨人企业总量快速提升、主导产业更加聚焦,专业化优势进一步凸显。
证券时报统计,截至9月底,北交所114家公司中,属于国家级专新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有39只,所占比例为34.21%。从所属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科技、新材料、医药生物等新兴成长板块,具备良好成长空间与发展潜质。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中金策略研报指出,从企业中报业绩来看,整体盈利能力高于A股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7.3%,远高于A股上半年整体增长3.3%。流动性方面,开市以来,北交所日均成交金额13亿元(占A股市场成交金额的0.12%),日均换手率2.4%;估值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P/E(TTM)中值为18.5X,均值22.1X。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创新的发源地,而集中在北交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是将诸多新经济与高科技行业囊括在内。借助北交所,一批茁壮成长的中小企业在上市后的成长空间也同样令人期待。也有望在更长期的时间维度中,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恰逢北交所成立一周年之际,“北证50成份指数”正式发布,标志着北交所正式进入指数时代。根据指数编制方案,北证50作为北交所首只宽基指数,其成分股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 50 只上市公司证券组成,以综合反映市场整体表现。
对于投资者而言,北证50指数的适时推出可谓意义深远。一方面,北证50指数可以更加及时清晰地反映北交所二级市场的运行状况,便于投资者更好进行投资决策;另一方面,指数的推出也将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品种,跟踪北证50的基金有望接踵而至,有助于提升投资便利性并降低投资门槛,同时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也将持续释放专精特新企业的市场活力。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2-10-21 17: 38
2022-10-21 17: 38
2022-10-21 17: 32
2022-10-21 17: 22
2022-10-21 17: 22
2022-10-21 17: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