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君投资笔记丨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市场不按套路出牌?

汇丰晋信基金 2022-10-27 19:56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情况,那就是当市场上出现负面消息的时候,相关的指数或者个股不下跌或者上涨。抑或是出现正面消息的时候,相关的指数或者个股没什么反应或者是下跌。

为什么市场会出现这样“不按套路出”的现象呢?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股价反应的是交易者对股票价格的共识,而这种共识反应的是对未来的股票价格的预判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price in(定价)。虽说price in这个词语的直译是“定价”,但其实也没有一个特别合适的表达其意思的翻译,具体说来,它的意思就是“目前股价已经隐含了对某事件的反应”。


01

先看一个简单直接的例子。

目前A公司在市场上交易的价格是100元。

媒体公开发布了一个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A公司的某重要订单可能要被取消,将大幅影响今年的盈利。

看到这个消息后,市场上的许多投资者们,包括一位持有大量A公司股票的个人投资者大张,开始大量卖出手中的股票,A公司的价格下跌到了80元左右。

次日,平时不太关注盘面消息的股民小明才刚刚看到了这个消息,他也持有了一部分A公司的股票。于是他马上到市场上以80元左右的价格卖出了手中的股票,并希望在股票价格大跌后再买回来。

然而小明发现,他卖出后,A公司的价格并没有像他设想中那样大跌。小明很奇怪,为什么明明出现了负面消息,股价却没什么反应呢?

这件事没什么玄妙的,就是小明没有及时关注相关消息,不知道在他看到消息前,股价已经由于其他投资者的大量卖出而从100元下跌到了80元,已经反应过了负面消息的影响。所以站在小明的角度看,股票就是莫名其妙的该跌不跌。

而这其中股价从100元到80元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A公司的股票价格“price in”了负面消息,也就是通过下跌,完成了对负面消息的反应。目前的股价80元,相比原先100元的股价,已经隐含了负面消息的影响。


02

好了,现在我们来把这个例子复杂化一下。

还是A公司,目前在市场上交易的价格是100元。

媒体公开发布了一个报道称,A公司宣布,取消在某沿海城市的新工厂建设计划。

而此前,一位持有大量A公司股票的个人投资者大张,通过自己对公开信息的持续跟踪研究,了解到A公司在该沿海城市建设工厂可能是为了完成一个重要订单。于是,看到取消在该沿海城市的新工厂建设计划这个消息后,大张推测,新工厂建设的取消,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订单出现了问题。

大张决定卖出手中的股票。当然市场上也有不少像大张这样推测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们大量卖出后,A公司的价格达到了80元左右。

后面的剧情就和之前差不多了……不,也有一点不同。一周之后,媒体公开报道,知情人士透露,A公司的某重要订单可能要被取消,将大幅影响今年的盈利。

持有了一部分A公司的股民小明听说了这个消息后,马上到市场上以现行的80元左右的价格卖出了手中的股票,并希望在股票价格大跌后再买回来。

然而小明发现,他卖出后,A公司的价格并没有像他设想中那样大跌。小明很奇怪,为什么明明出现了负面消息,股价却没什么反应呢?

其实,这次剧情的不同在于,股价price in的不是上一个例子中的负面消息本身,而是包括大张在内的一些投资者们,对负面消息的“预判”

这更接近于市场上大多数时候的真实情况。有时候股价的提前变动,不完全是因为消息传递的时间差,甚至也不完全是所谓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息差,而是判断能力有别而导致的“预期差”

当然,包括大张在内的那些投资者们,也有可能预判错误。例如A公司取消建厂不是因为订单取消,而是因为公司计划收购当地现有的厂房来替代建厂。那么当这个情况明了后,他们有可能会赶紧买回A公司的股票,A公司的价格可能就升回100元了。

那么此时站在小明的角度,是不是就觉得A公司莫名其妙地跌了又涨了?


03

那么回到我们的问题。为什么有时候发出利好消息后市场下跌,利空出尽了市场反而上涨?

因为利好或者利空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出现前往往有一些前提,体现为一些蛛丝马迹,那么对该投资标的持续关注、有足够判断能力的投资者,可能会先于其他投资者,按照他们预判的该利好或者利空出现后的价格交易,走在别人前面(当然他们的判断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例如所谓“利空出尽是利好”的现象,就是大量利空已经被提前预判、提前反应到了股价中。股价已经相当低,来到了一个相对比较有吸引力的位置,而后续也确实没什么足够有力的利空消息了,股票因此具备了较高的性价比,投资者就愿意在这个价位大量购入并持有。而由于投资者的大量买入,可能导致股票的价格又开始出现回暖。

(当然,如果真的是凭空出现的利好或者利空,例如突发的自然灾难,其他投资者并没有办法提前反应,我们就可以看到股价在利好或者利空出现后才进行相关表现了。)


04

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这个现象再说的深一点。

目前A公司在市场上交易的价格是100元。媒体公开发布了一个报道称,A公司宣布,取消在某沿海城市的新工厂建设计划。

在大张以外,还有一个对A公司研究更加深入的、但未持有A公司股票的个人投资者老王。他深入研究A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后认为,此前该公司计划在该沿海城市建设工厂可能是为了完成一个重要订单,该订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的订单,而且A公司具备完成该订单的实力。即使不通过新工厂来完成订单的生产,他认为该订单也是一定会执行的。老王认为A公司现在100元的价格是较为符合其实际价值的,而该利空消息会导致A公司下跌并创造买入的机会。

的确,在媒体发布A公司新工厂建设要取消的消息后,大量投资者卖出A公司的股票,A公司的股价开始下跌,而老王却开始买入A公司的股票,买入价格在80元左右。

之后,媒体公开报道,知情人士透露,A公司的某重要订单可能要被取消,将大幅影响今年的盈利。再之后,媒体又公开报道,A公司取消建厂不是因为订单取消,而是计划收购当地现有的厂房来替代建厂,A公司的价格又升回了100元。

而老王由于认真的研究,在A公司因为利空消息的影响下跌时能够买入并持有,从而取得了股价从80元到100元的盈利。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N+1层预判”。我们作为投资者,需要尽量准确判断出股票的当前价值。而准确判断股票当前价值的前提,就是在对公司基本面大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尽量准确搜集所有相关消息,并且通过自身的判断,来尽量确定它们对股价的影响。

重点来了:其他投资者对相关消息的判断,以及他们因此会做出的反应,也是相关信息的一部分。如果有一个全能全知的视角可以把所有投资者的判断都考虑在内,这个视角就可以准确预测股价了。

当然,这个视角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我们由此可以理解到的是,其他投资者也在影响股价,在判断相关消息影响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判断其他投资者的判断这更加接近于投资那复杂的全貌。

另外就是,虽然我们上面举的是一个单独的公司的例子,但是对整个行业乃至整个市场来说,这个逻辑也是同样的。只是由于参与者更多,相关因果更多,预判和预判的影响会更加复杂,有时候会复杂到看似随机的地步,但背后一定还是有逻辑的。

例如现在的大盘从3200点左右下跌到了3000点左右,这200点之差可能price in了什么呢?疫情的影响,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都在其中。那未来会如何呢?

我们可以回过头看看今年4月的低点,那时一个主要被price in的原因就是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有消除之势时,加上其他经济相关指征的向好,大盘就出现了全面的回升。

当然,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买入的目的是长期持有,不会以市场短期的走势来影响投资决定。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尽量分析出目前这200点主要price in的因素,并且关注未来的走势,我们对自己的投资就可以多一分自信。


05

看完上面这些是不是觉得特别头疼啊。那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要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呢?

相对于更加专业的投资者,我们在信息的获取,在对相关标的的研究、跟踪以及判断上,可能缺少专业的团队支持、知识储备,经验可能也相对较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抓大放小”的方式来减少这种影响,那就是不要过分关注市场短期的涨跌,不要通过短期股价的波动进行投资判断,而坚持通过基本面和估值进行投资判断,坚持长期投资,分享公司成长的收益,而非参与短期波动的博弈

当然,即使有“抓大放小”这个方法,投资也依然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们还可以让专业的投资者帮忙投资,例如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基金经理,持有ta的基金,让ta来帮我们想破头地思考“N+1”吧。


风险提示(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本文件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不属于基金的法定公开披露信息或基金宣传推介材料。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敬请投资人在购买基金前认真考虑、谨慎决策。

本文件的著作权归汇丰晋信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者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对本文件进行复制、发表、引用、刊登和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