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执笔:
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 金达莱
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基金经理 潘李剑
金鹰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 吕雅楠
权益观点
随着后续美联储紧缩节奏的缓和,及当前A股市场估值仍在过去10年中的底部区间而呈现出的较大安全边际,未来国内经济预期的不断改善,或有望逐步提振市场情绪,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前,美元已呈现快速走强后的企稳态势,随着美国房价、服务业等核心通胀环比企稳,美国通胀压力未进一步加剧或能促使美联储货币政策迎来缓和,国内基本面在前期稳增长政策落地后延续修复态势,为A股市场提供支撑。近期关于防疫放开讨论出现升温,重要大会过后重回优化精准防疫常态,但冬季仍是流感易发期,疫情或仍会波动反复。国内汇率政策工具充足,国内货币环境有望保持宽松。
行业配置上,短期关注安全发展和防疫预期变化下,受益的科技和消费领域,中期维持均衡,关注“科技+消费+稳增长”。科技方面,新能源、军工等科技行业景气度依然较高,科技安全仍是未来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政策抓手,信创、航天航空、半导体、医疗器械等是自主可控发展的重要领域。消费方面,优先关注政策优化方向(医药),另外冬季流感疫情,疫后复苏主线(酒店/餐饮/免税/航空机场)改善空间或有限,但常态化/精准化防疫的持续优化仍是大趋势,届时可给予关注。
固收观点
货币市场方面,本周跨月后公开市场逆回购大幅净回笼,但大行整体维持适当净融出,整体资金面维持平衡;下周缴税缴款压力均不大,资金面扰动因素较小,关注大行跨月后融出情况。
利率方面,本周利率债收益率全线上行,目前市场资金成本抬高,但欠配行情延续,经济基本面仍然不强;经济处在修复区间,后续政策刺激、海外通胀等多重利空因素压制债市情绪,预计期限利差或仍将维持高位。
转债方面,本周转债跟随权益市场上涨,建议保持均衡。
信用方面,本周信用债收益率短上长下,受利率债调整影响信用利差收窄,当前利差保护整体偏低,需谨防尾部风险。
1)财政部:10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深圳在全国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发挥好深圳的改革开放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作用,聚焦打造制度创新高地,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税收改革工作和研究课题,继续当好改革排头兵、试验田,努力为全国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证券时报)
2)银保监会:银保监会近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系统上下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中国证券报)
3)11月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同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提出自2022年1月1日起,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银保监会也同步公开《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表示将确定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名单。同日证监会发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等具体规定,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正式落地施行。(中国证券报)
市场回溯
A股:近期疫情管控政策放松预期刺激市场情绪高涨,官媒刊文强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也进一步强化做多信心,A股、港股携手大涨,其中创业板单周涨近9%创下今年以来最大周涨幅、恒生指数创2011年10月底以来最大周涨幅,而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创有记录以来最大单周涨幅。本周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沪深300和国证2000涨跌幅分别为5.31%、8.92%、6.38%、7.60%,市场赚钱效应较强,交投情绪明显回暖。
风格方面,消费>成长>周期>金融。具体到行业层面,本周市场对疫情放松政策有所预期,极大提振两市情绪,消费板块全面走高,汽车、食品饮料、社会服务、商贸零售以10%以上的升幅领涨两市;成长板块内部有所分化,信创软件炒作热度降温下计算机行业涨幅落后于大盘,但半导体涨价的消息刺激电子板块大幅走高,风险偏好回暖下前期跌幅较大的电力设备也有较好表现;周期板块中,煤炭、建筑装饰、公用事业、石油石化行业表现相对较差;大金融板块依旧弱势,地产、银行继续领跌两市。
海外:本周FOMC会议继续偏鹰、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依旧相对强劲,导致联储加息预期有所强化,十年期美债利率再度回升至4%以上,而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财报则确认了科技股增长放缓的趋势,美股结束反弹再度下跌,欧洲股市整体表现好于美股,其中道琼斯指数下跌1.40%、纳斯达克指数下跌5.65%、标普500下跌3.35%。欧洲股市中英国市场领涨,其中英国富时100上涨4.07%,德国DAX上涨1.63%,法国CAC40上涨2.29%;亚洲股市中大中华地区大幅领涨,恒生指数创下十年来最大单周涨幅,台湾加权指数上涨1.86%,而韩国综合指数与日经225分别上涨3.53%、0.35%。
债市:本周利率债全线上行,其中1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4.03BP至1.77%,10年国债活跃券上行3.70BP收至2.70%。本周跨月后公开市场逆回购大幅净回笼,但大行整体维持适当净融出,整体资金面维持平衡;截至周五隔夜R001加权收至1.47%,较上周末上行5.61BP;R007加权收至1.68%,较上周末下行30.08BP。
基本面
海外方面,11月1日,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PMI降至50.2,创2020年5月以来新低;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0.4,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预期49.9,初值49.9,9月前值52。分项来看,除就业指数小幅回升和生产指数仍扩张以外,其余指数均出现下降。美国10月ISM和Markit制造业PMI均接近停滞,说明随着美联储预计持续激进加息,美国经济衰退压力进一步增大。
11月4日,美国10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26.1万,尽管这是2020年12月以来的最小增幅,但仍超远预期值20.5万,前值被上修为31.5万。失业率升至3.7%,高于预期值和前值3.5%。员工平均时薪环比上涨0.4%,高于前值0.3%。分行业来看,医疗保健行业贡献最大,10月新增岗位5.3万个,专业和商业服务、休闲和酒店行业以及制造业行业就业也有所增长(增幅小于5万个),但休闲和酒店行业今年以来平均每月新增就业人口7.8万,不及去年平均值19.6万的一半,显示经济收缩的压力进一步传导至服务行业。综合来看,新增非农就业人口远超预期,薪资上涨趋势仍对通胀构成压力,预计今年底至2023年,非农就业人数或将继续放缓。
欧洲方面,10月31日的数据显示,19个欧元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2%,高于此前预期的0.1%,但较前值0.8%大幅下降。三季度GDP初值同比增长2.1%,符合市场预期,远低于前值4.1%。欧元区经济前景所面临的衰退风险逐步得到验证,市场预计欧元区四季度GDP将出现收缩,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央行实行货币政策的关注点有望向经济偏移。此外,随着通胀率飙升至远超10%,欧洲央行或将改变货币政策的关注点,并优先考虑价格稳定并继续加息。
国内方面,10月31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7%和49.0%,比上月均下降1.9个百分点,落至临界点以下。三大PMI指数均跌至荣枯线下意味着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尚不牢固。制造业的产需两端均有所放缓,价格指数连续回升,而服务业市场活跃度减弱,建筑业位于较高景气水平。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景气程度明显回落,小型企业低位企稳,说明制造业产需两端有所走弱。分行业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面总体稳定,但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等服务行业业务总量下降,说明疫情的反复对服务业市场活跃度仍有冲击;建筑业仍保持较高景气水平,其中基建是建筑业回暖的主要支撑,且建筑业企业整体信心继续增强。综合而言,10月PMI重回线下,主因季节性、疫情多发、环保限产;往后看,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叠加季节性回落压力、环保限产压力可能边际缓解等,后续经济或有望弱修复,疫情、地产、各方积极性或仍是关键扰动。
资金面
本周美元指数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企稳升值。截至11月4日,美元指数收110.7839,周涨幅0.1%,基本维持稳定状态;美元兑离岸人民币(USDCNH)周五收于7.1780,离岸人民币单周升值1.27%。本周外资流出速度环比继续放缓,北向资金单周累计净流出50亿(前值净流出127亿)。
本周央行开展7天逆回购操作1130亿元,到期8500亿元;周一央票三个月互换到期50亿元,等量续作,全周公开市场净回笼7370亿元。本周跨月,跨月后7天资金有所回落,但隔夜价格先降后升。本周跨月后公开市场逆回购大幅净回笼,但大行整体维持适当净融出,整体资金面维持平衡;跨月后隔夜价格持续下降,周五略有小幅回升,7天资金价格维持下降趋势,截至周五隔夜R001加权收至1.47%,较上周末上行5.61BP;R007加权收至1.68%,较上周末下行30.08BP。本周市场杠杆小幅回升,但相较于此前的高水平已有明显回落。
下周央行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到期1130亿元,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700亿元、150亿元、180亿元、70亿元和30亿元。下周政府债发行规模不大,整体缴款压力一般。下周国债计划发行1930亿元,另有三期贴现国债、两期储蓄国债未公布具体计划,净融资-72.6亿元;地方债计划发行932.29亿元,政府债合计净融资48.53亿元;缴款方面,下周国债计划净缴款177.4亿元,地方政府债净缴款22.48亿元,合计净缴款199.88亿元。11月报税期截止日为11月15日,下周缴税缴款压力或均不大,关注大行融出情况。
估值面
近一周各宽基指数估值水平全面回升,中小创的估值升幅更高,其中创业板50、创业板指与中小板指估值分别上涨9.76%、8.92%、8.27%;大盘权重板块的估值水平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其中沪深300与上证50涨幅在6%左右。横向比较看,除中小板指数外,当前主要宽基指数的估值分位水平处于20%以下的低位区间。
分板块来看,本周各板块估值水平均实现回升,其中消费、科技表现抢眼。具体来看,消费板块中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社会服务、汽车等行业估值水平上涨幅度均超10%;科技板块中的成长型赛道方向领涨,电子、电力设备行业的估值均涨超8%,而信创方向的计算机、通信估值升幅次之,国防军工估值涨幅最小;周期板块中,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环保行业的估值涨幅较大,而煤炭、石油石化等上游能源型行业估值涨幅落后;大金融板块估值保持相对稳定,房地产、银行涨幅均在2%以内。
注:1)单元格越红,代表同期数值排名越高,反之越低;2)历史分位取自2005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表现当下估值所处历史的位置,数值越高,所处历史估值越高。
情绪面
本周市场交易活跃度继续上升,A股日均成交额回升至0.98万亿的水平(前值0.88万亿),日成交额突破1万亿;三大指数换手率全面回升,其中上证综指换手率77%、沪深300换手率52%,创业板指换手率198%。
投资展望
财经风向标
随着后续美联储紧缩节奏的缓和,及当前A股市场当前估值仍在过去10年中的底部区间而呈现出的较大安全边际,未来国内经济预期的不断改善,或有望逐步提振市场情绪,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前,美元已呈现快速走强后的企稳态势,随着美国房价、服务业等核心通胀环比企稳,美国通胀压力未进一步加剧或能促使美联储货币政策迎来缓和,国内基本面在前期稳增长政策落地后延续修复态势,为A股市场提供支撑。近期关于防疫放开讨论出现升温,重要大会过后重回优化精准防疫常态,但冬季仍是流感易发期,疫情或仍会波动反复。国内汇率政策工具充足,国内货币环境有望保持宽松。
投资策略
关注行业上,短期关注安全发展和防疫预期变化下,受益的科技和消费领域,中期维持均衡,关注“科技+消费+稳增长”。
科技方面,新能源、军工等科技行业景气度依然较高,科技安全仍是未来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政策抓手,信创、航天航空、半导体、医疗器械等是自主可控发展的重要领域。
消费方面,优先关注政策优化方向(医药),另外冬季流感疫情,疫后复苏主线(酒店/餐饮/免税/航空机场)改善空间有限,但常态化/精准化防疫的持续优化仍是大趋势,届时或有机会。
稳增长方面,地产依然是政策层重点考量,地产、银行等稳增长主线仍值得关注,后续“因城施策”用足用好,地产销售有望在政策支持下稳中向好,加之“保交楼”利于施工/竣工,地产链后周期品种依然受益(家居/厨电/消费建材)。
利率债:本周利率债全线上行,其中1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4.03BP至1.77%,10年国债活跃券上行3.70BP收至2.70%。本周公布10月PMI数据不及预期叠加各地疫情仍较严重,周一债市延续下行;周二起A股大幅走强,压制债市情绪;同时美联储议息会议中鲍威尔表态偏鹰,周五资金价格略有上行,全周利率债偏熊。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在于疫情反复背景下基建拉动和消费恢复情况,关注地产企稳窗口及出口韧性,同时应考虑央行应对态度以及财政和地产企稳情况。经济恢复方面,本周公布10月制造业PMI较9月下降0.9个百分点至49.2%,降至荣枯线以下,弱于三年季节性均值49.93%,制造业修复仍显薄弱,生产与需求指标均下降,需求收缩仍然是当前最大压力。近期一些地区疫情加重,各地疫情风控政策仍很严格,11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表示,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在总结各地疫情防控实践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根据病毒的潜伏期、传播力、致病力的变化,不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强调规避层层加码等疫情防控要求,后续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动仍是经济恢复重要影响因素。
信贷方面,9月信贷数据大幅好转,企业短期、中长期贷款同比均多增,但信贷结构变差,体现当前政策推动作用仍较强。受信贷拉动影响,社融超预期高增,同时信托贷款、委托贷款表现均较好。截至9月中长期贷款增速已经连续实现正增长,且票据融资同比增速也持续回落,信贷数据表明需求修复表现较好。10月票据利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月底冲量情况预计仍较明显。
本周地产政策放松持续,因城施策持续推进,930政策之后新房认购情况仅小幅回升,市场信息恢复不足;针对停贷、烂尾、逾期等风险事件,前期已出台了纾困基金、专项借款等措施,后续需持续关注保交楼进展及市场销售情况。9月信贷数据显示新增居民贷款继续下降,体现出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疲弱、信心缺失。
出口方面,海外需求大幅回落,9月出口延续下行,出口金额当月同比5.3%(前值7.1%),其中对欧美出口走弱明显,机电、纺服出口持续承压。10月韩国中上旬出口继续下行;国内受疫情管控影响10月上旬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负增长,CCFI运价指数下行幅度放缓;在海外高通胀、紧货币、疫情反弹背景下外需承压,考虑去年基数效应,10月出口同比预计或将继续走弱。
通胀方面,10月猪价小幅上涨,蔬菜水果价格均季节性下降,食品项涨价压力不大;原油价格受供给扰动小幅上涨,但需求不足钢铁、有色价格继续承压。美国9月通胀数据仍高出预期,CPI同比增长8.2%,核心CPI同比增长6.6%,为1982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国11月议息会议加息75BP符合市场预期但鲍威尔表态偏鹰;美国20大中城市CS房价指数环比-1.63%,创下近期最大跌幅;美国Q3GDP增速2.6%,内需下滑,住宅投资走弱,经济衰退对后续加息形成一定掣肘,但后续海外通胀及超预期加息仍有可能成为潜在利空因素。
财政方面,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9%,其中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11.2%,2022年前期政策密集落地,财政供给发力基建,基建投资增速出现阶段性回升;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8.4%,支出同比5.36%,财政支出投放规模仍较大;但9月土地出让收入继续延续低迷态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当月同比下降19%,收入不足带动政府性基金支出9月同比大幅下降40%;后续仍需观察前期一系列政策性金融工具和专项债结存限额发行对基建的持续拉动作用。
综上,近期国内工业生产逐步增长,有效需求边际恢复但仍然不足,海外需求承压。目前市场对于后续债市上行的担忧主要来源于后续经济恢复程度,以及资金成本波动情况。降息及MLF缩量续作之后,资金利率上行,流动性回笼及信贷需求回升带来资金面收敛的压力;后续财政支出力度预计不减,实体投融资需求边际改善,资金流动性预计仍将维持整体宽松;但目前杠杆高,市场对于资金成本的敏感度提升,资金价格波动压力大。当前经济处在持续恢复进程中,后续财政基建将持续发力,各地放松地产政策及纾困资金推动下,地产销售和投资底部区间仍需关注。目前市场资金成本抬高,但欠配行情延续,经济基本面仍然不强;经济处在修复区间,后续政策刺激、海外通胀等多重利空因素或压制债市情绪,预计期限利差或仍将维持高位。
转债:本周转债市场全面上涨,其中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上升2.32%。行业层面,本周各行业整体上涨,消费者服务、汽车、钢铁、机械等行业的转债涨幅居前,银行、通信、轻工、非银等行业的转债涨幅相对较小。后续操作方面,建议当前转债择券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分别是政策角度、业绩角度和估值角度。建议关注价格和转股溢价率较低的转债,行业上均衡配置。政策角度,政策支持最为确定的方向是国家安全、自主可控,受益板块主要包括高端装备、新材料、信创等;业绩角度,结合行业的三季报业绩和基本面趋势,关注光伏、汽零、医药等行业中的部分细分领域;估值角度,在低估值的正股和转债中,关注基本面有反转预期的,包括家居家电、消费电子等行业。
信用债,一级方面,本周合计新发行信用债1,904.90亿元,总偿还量1,977.74亿元,净融资-72.84亿元。二级市场方面,本周信用债收益率涨跌互现,其中短端以上行为主,长端以下行为主。信用利差方面,本周信用利差整体以下行为主。具体来看,产业债信用利差下行1.04bp至53.51bp;分等级来看,AAA产业债信用利差走阔0.12bp至48.18bp,AA+产业债信用利差收窄2.40bp至119.83bp,AA产业债信用利差收窄3.44bp至386.17bp。城投债信用利差下行3.05bp至91.78bp;分等级来看,AAA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0.99bp至59.93bp,AA+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0.98bp至88.23bp,AA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5.67bp至252.44bp。
展望后续,产业债方面,煤炭企业在2022年表现亮眼,下阶段煤炭行业或将延续高景气度,但利差或将维持低位震荡,对于弱资质煤企,仍需保持谨慎;钢铁行业基本面受下游地产行业的影响,市场景气度较低,钢企利润水平也均出现下滑,仍需保持谨慎。地产债方面,当前民营地产开发商信用风险事件仍在频繁暴露,建议尽量规避民企地产债。城投债方面,四季度城投债到期兑付压力不减,区县级城投企业兑付压力较大;在财政收入增长承压、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的背景下,部分弱区域、弱资质城投企业经营回款压力加大;当前隐性债务严监管主基调不变,地方积极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未来化债力度或将进一步加强,但具体化债进程及方案执行情况仍有待关注,目前仍需对一级市场投标热情不高、土地财政压力较大地区的尾部平台保持警惕。
最近的消费行情比较极致,跌的时候大跌,涨的时候大涨,前段时间的下跌,核心原因还是经济,第一是外资流出,第二是对经济的持续担忧,第三是对疫情防控下消费品的担忧。市场对行业中长期成长逻辑乃至必要性都有疑虑。这三个因素在这段时间得到了大部分的释放。
沪深300指数在11月份的前四个交易日大幅上涨了7.37%。在这期间,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的利好,只有四处传播的小截图,以及真真假假的传言,大家把这些截图和传言统称为“小作文”,我们甚至可以把这轮行情叫成“小作文行情”。
“小作文行情”反应大家对市场的反应也有所期待,A股、港股的很多消费品公司,尤其是以餐饮、旅游、食品饮料相关的个股反应比较明显,这也反映了市场非常期待疫情的改善,期待有更多的疫苗、政策、精准化的投放。
“小作文行情”的本质是期权价值行情。本质上,“能凝聚共识的话题”的“大作文行情”也是期权价值行情,只不过大作文可能更让大家心里舒服一些罢了。
资本市场的反应总是过于极端的,跌的时候会跌过头,然而一旦形势扭转、预期改善,它的涨幅也可能是超出预期的。我们不确定什么时间会扭转过来,但偏离均衡价值水平的位置时,择价比择时可能更重要!
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基金经理 潘李剑
风险提示: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本基金的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2022-11-06 19: 51
2022-11-06 19: 44
2022-11-06 19: 43
2022-11-06 15: 29
2022-11-05 20: 03
2022-11-04 2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