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涨超13%,信创为什么这么火?

欧厂长 2022-11-09 19:56

最近一个月,上证指数一直在3000点上下盘桓,但有一个板块却异军突起,赚足了关注度,那就是——信创万得信创产业指数(8841644.WI)近一个月大涨了13.12%!(数据来自wind,2022/11/9)

不少小伙伴来问厂长,信创到底是个啥?为什么最近这么火?今天厂长就带各位好好捋一捋。


什么是信创?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通俗来讲便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一系列信息化创新技术。信创产业的本质是发展国产信息产业。


跟这两年在很多产业都在进行的国产替代大发展一样,中国的信创产业发展也是中国信息产业乃至全球信息产业的一次格局重构,过程就是中国基础软硬件的崛起,发展中国IT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和核心竞争力,大家都在期待未来中国的微软、英特尔、亚马逊等公司的崛起。


从具体产业链分布来看,信创产业包含了IT基础(物理硬件)基础软件(底层系统)应用软件(工具软件)信息安全(防火墙)四个大类。

信创四大类产品

来源:安信证券,《科技自立自强,信创筑基护航》,2022/10/26


信创最近为什么这么火?

搞清楚了信创产业到底是个啥,咱们再来看看,信创最近为什么突然成了“市场里最靓的崽”。


厂长总结了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是外部事件倒逼。

自贸易战以来,海外多次的技术限制行为,反复向世人强调了科技自立对于未来中国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建设的重要性。


而就在近期,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等先进技术的制裁还在加码,试图进一步限制我国制造先进半导体的能力,相关产业的自主可控逻辑进一步加强。与硬件环节相比,软件环节的被制裁风险较小,国产替代的确定性更强。


科技强国与自主可控在2022年被国家高层高度重视,信创产业已成为我国持续大力发展的战略产业。

其次就是政策层面的强驱动。

信创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而是基于上述地缘政治冲突延续下的产物,早在8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自主创新计划,并在随后的时光中,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出改进。

信创发展阶段

来源:艾瑞咨询,兴业证券,《信创全面复盘:螺旋向上,加速蜕变-行业周报》,2022/10/31

今年以来,咱们最高领导人多次发表了“科技强国”主题文章,强调科技攻关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发展路线,为信创产业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指明方向,希望中国在这一领域上做到独立自主。


其中,有两份非常重要的文件,直接提出了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倒计时。9月底,国家下发79号文件,要求到2027年央企国企100%完成信创替代;10月28日,国务院再度发布文件,要求2023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来源:ifind,2022/10/31)


如此明确的支持政策,赚足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信创行业的未来空间如何?

从现阶段看,细分到具体行业,当前我国的信创产业国产化率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如云计算及信息安全等优势产业方面,其国产化率可达60%以上,同时应用软件与数据库等方面也能做到接近一半的独立自主程度。(来源:前瞻研究院,太平洋证券,《信创的替代空间和招标进展》,2022/11/01)

2019-2020年信创产业细分行业国产化率情况

来源:前瞻研究院,太平洋证券,《信创的替代空间和招标进展》,2022/11/01

这两年疫情给大家的线下出行办事都造成了很大不便,大家应该也都发现了,很多以前必须去窗口、柜台办理的业务,现在通过政府热线和线上的小程序、APP就能直接操作办理了。这其实背后就是植根于党政信创产业的快速发展。那从空间来看,目前党政信创产业的规模在逐步增加。


东吴证券预计,2023年行业信创或将迎来大规模放量,党政、行业、国央企有望形成放量共振,预计总替换规模达到年千万台套。(《东吴证券计算机行业点评报告:信创的空间有多大?》2022/10/23)


如何把握信创产业投资机会?

信创概念下包含了广阔的科技软硬件技术,以及内行人才能轻车熟路的专业知识,一般的非对口理工科人才实在是难以全面了解。


一般而言投资者可以通过关键字检索相关ETF,如:“计算机”、“通信技术”、“大数据”等,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聚焦投资于信创产业的相关指数基金。


但信创产业也像其他科技赛道细分产业一样,有着非常明显的周期性和波动性,其实通过一些主动权益基金,让专业的基金经理代替我们去投资相关板块是更加省心、省力的选择。


下一期,厂长就给大家好好扒一扒,有哪些基金正在重仓信创产业。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