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安盛债市观察 | 稳地产措施加码,资金面重回宽松

浦银安盛基金 2022-11-30 20:10

11.23-11.29


1

债市焦点

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2

证监会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加大权益补充力度,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

3

2022年11月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较上月维持不变。


2

债市走势回顾

受到外需转弱、疫情散发等因素的影响,11 月内公布的各项统计数据仍然偏弱,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出口增速均较前值下滑。11 月中下旬以来,银行间资金面也重新转松,Dr001 回落到了 1.0%附近的低位。不过,以房地产领域“三支箭”为代表的稳增长政策近期密集推出,债市已在提前反映政策效果释放对后续经济数据的提振预期。11月全月,国开收益率曲线全面上行,中债国开 1Y、3Y、5Y、10Y 收益率分别上行 41BP、30BP、25BP、19BP。

图:国开债10Y活跃券收益率

单位:%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29


3

债市策略

基本面方面

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影响,11 月内公布的各项统计数据仍然偏弱,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均比前值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勉强与前值持平;而月内公布的 10 月出口增速同比也从前值的正增 5.7%滑落至负增 0.3%,显示外需也在受到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及地缘冲突的日益严重影响。

政策方面

11 月内各项有利于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密集落地。房地产领域,央行、银保监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支持房企融资的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均已离弦射出。疫情防控领域,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指导更加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货币政策方面,国常会部署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宣布与 12 月 5 日全面降准 0.25 个百分点。

流动性方面

此前从 10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中旬,银行间资金面呈现逐步收敛状态,并带动债市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形变。不过,在 11 月中旬出现固收型理财产品净值明显回撤问题后,银行间资金面重新转松,截至目前 Dr001 已连续一周维持在 1.0%-1.1%之间的超低水平。展望后续,如果近一周的流动性再宽松与维稳理财净值波动有关,那么后续随着理财净值表现的企稳,则资金面也就有可能重新向 OMO 中枢靠拢。 


4

后市展望

利率债方面

近期以房地产领域“三支箭”为代表的稳增长政策密集推出,虽然现时经济数据仍弱,但债市已在反映政策效果释放对后续经济数据的提振预期。近一周来资金面再度转松,但不排除是为维稳理财净值波动问题的暂时措施,后续关注资金利率重新向 OMO 靠拢的可能性。展望后续,债市收益率在经过 11 月份的上行调整后,12 月有望进入震荡整理阶段,中长端收益率可能将在波动中找到下一阶段的新中枢,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波动性预计仍将较大,投资组合仍需做好风险防范。


信用债方面

一级市场方面,11 月信用债取消发行数量显著增多,以高等级主体为主,中短期限取消发行占比较高。11.14-11.18 信用债收益率整体大幅上行,短端调整幅度高于长端,各期限各等级信用利差整体走阔。11.21-11.25 流动性缓释下市场情绪好转,信用债收益率微幅下行,高等级短久期表现较为明显,但较前月相比整体仍居高位。 

信用策略上,建议配置仍以高流动性高等级短久期信用债为主。城投债方面,坚持区域优先,回归经济、财政实力较强的区域,回避高负债率及失信区域,重视主体信用分析,城投属性强,区域重要性高的平台仍有较好的配置价值,关注一级发行、二级折价交易及估值波动风险,此外,关注地产相关风险对城投的传导。 

地产债方面,近期稳地产政策频出,但需求端暂未见改善,对于民企地产债投资依然保持谨慎,并加强对相关房地产产业链企业的信用资质变化观察。特定债券品种方面后续可持续关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进度,根据二级资本债、永续债流动性以及相对信用利差走势进行配置。


可转债方面

股市聚焦政策线索。短期市场领涨板块迅速变化,但围绕政策催化选结构的思路未变,市场风格从前三季度的聚焦高景气赛道切换至低位困境反转品种,建议均衡配置安全、地产链和疫后修复三条主线。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