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投资关键词

星投顾 2022-12-12 23:33



每一年,总会有一条投资主线贯穿全年,并以“关键词”的形式频繁走进人们的视野。比如,2017年的“外资定价权”、2018年的“金融去杠杆”与“贸易摩擦”、2019年的“科创板”、2020年的 “核心资产”、2021年的“财政后置”与“新能源”、以及2022年的“美联储加息”。展望2023年,哪些因素又将主导A股投资取向辑?哪些关键词又终将为人们喜闻乐见?



关键词1:修复之年




2022年有太多的不平静。展望2023年,第一个映入脑海的也许就是“修复”了。当下已看到针对疫情的修复、地产政策的修复,未来还将进一步看到居民与企业信心的修复,实体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并带动人民币资产和A股的修复,使得A股价值中枢有望上行,走出跌宕起伏的结构性行情。





关键词2:交易衰退



2022年全球市场在交易通胀,2023年通胀见顶回落,全球经济周期逐渐走向衰退,预计“交易衰退”会成为全年的一个主题。从经济周期来看,不管是OECD综合领先指标,还是全球PMI数据,均不同程度指向2023年全球发达经济体走向衰退的进程。在四大经济体中,中国领先于欧美“半个身段”,但“交易衰退”之下,驱动美债、黄金、港股、A股相对价值不断提升。



关键词3:全球利率拐点



伴随全球经济走向衰退,以及美联储激进加息,2023年美欧央行货币收缩将走向尽头。美欧日央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从今年2月份的25万亿美元下行到10月份的22.1万亿美元,11月微幅反弹至22.5万亿美元;同比增速从2021年2月份的高点55.4%逐渐下行至今年10月份的-10.31%,11月则又反弹至-8.94%。尽管幅度较弱,但终将表征了一个周期的逐渐结束。在此背景下,美债、德债、欧债等今年纷纷上行的债券收益率均已出现拐点,预计将成为2023年资产定价的新逻辑。




关键词4:扩大内需



历史上面对内外经济困局的时候,“扩大内需”成为核心抓手。1998年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抓手主要靠基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扩大内需的抓手靠地产。日前12.6政治局会议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标志着历史上第三轮“扩大内需”。本次扩大内需预计将以稳地产、托基建、扩制造业为“组合拳”,既注重经济增长“量”的提升,又注重“质”的提高上。所以,2023年两会关于GDP目标的表述,将是重要的观察视角。




关键词5:价值重估



在海外利率拐点、国内政策支持、经济修复的预期下,港股市场或面临价值重估。看好三条主线:1、稳增长政策加码,针对地产和医疗基建的再加杠杆,或带动金融地产、医疗器械的修复;2、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带动消费重启、估值修复、以及防疫新常态下的免税、餐饮、医疗服务等机会;3、海外流动性反转,国内监管政策缓和,带来科技互联网价值的重估。



关键词6:托底、重建、修复



在政策、预期的共同作用下,A股市场有望走出三段行情:即11月以来的疫情修复抢跑与跨年躁动行情、“两会”预期下的政策主题行情、以及经济与盈利修复带动的业绩修复行情。第一段行情对应的主题词或许在于“托底”,包括疫情防控放松、地产政策加码等;第二段行情或对应“两会”针对GDP的目标、“扩大内需”的政策、以及补短板的预期等展开;第三段行情则寄望于经济基本面修复带动的盈利回升。




关键词7:数字产业化、自主可控、能源安全、消费场景恢复



聚焦年底“红包”行情与长期投资的“公约数”。从行情特征来看,年底“红包”行情承先启后,短期最好的行业或主题,一定程度上或是2023年全年表现最佳的行业之一。考虑到政策驱动和基本面因素,数字经济、自主可控、能源安全、消费场景恢复,或是四个重要的考量维度。




关键词8:市占率+渗透率



从渗透率与市占率的角度看行业,渗透率影响行业增速,市占率决定竞争格局。在渗透率与市占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更好地定位行业,理解投资。2023年,产业层面可以关注市占率和渗透率提升的领域。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富国基金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