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继续反弹,各个指数均延续了上行趋势。其中沪指周上涨1.61%、沪深300指数上涨3.29%、创业板指上涨1.57%、中证500指数微涨0.39%。整体上指数表现优于个股,机构对市场的态度发生明显的转变,开始出现回补仓位的迹象,市场震荡上行的趋势仍在延续:
市场出现机构回补仓位的特征
在此前周观点中,我们“预期防疫政策优化后市场大概率会经过三个阶段,一是预期改善,市场反弹阶段;二是短期病例快速增加带来的扰动阶段;三是短期冲击边界清晰后,市场可能趋势性上行的阶段”。市场第一阶段是各个参与主体回补仓位的阶段,但在上周之前我们仅观测到外资、游资、散户等群体有明显的回补行为,机构表现并不明显。由此我们也判断市场大概率会继续延续反弹走势,直到机构仓位回补到一定程度之后市场反弹进入第二阶段。
上周,市场运行出现明显变化,代表机构偏好的新能源、白酒、保险等行业板块走势明显强于中小市值个股(国证2000指数是上周唯一收跌的指数),机构预期更明确的港股走势也继续强于A股,市场出现明显的机构回补仓位行为。导致机构回补仓位的原因大概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强政策和低仓位之间的矛盾带来了机构群体心态不稳定,市场持续性的反弹加重了低仓位市场参与者的踏空担忧,倒逼加仓行为的兑现;二是疫情防控优化“新十条”出台,防控措施优化路径清晰,未来疫情演化和经济不确定性大幅降低,机构投资者对远期定价程度超过对短期快速感染期的担忧,从逻辑上认同未来市场趋势,进而出现明显的仓位回补行为;三是对月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乐观预期强化了加仓心理。
上周与机构加仓不同,前期偏强势的行业和个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这反应的是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并未形成一致性行为,高低切换的博弈特征仍明显。这其实也隐含了市场多头力量并未完全消耗,市场仍处于行情第一阶段的特征。
市场对政策的预期可能仍未充分
过去一段时间,防疫政策快速优化,过去两年压制经济的最大因素临近尾声,对经济的中长期预期得以提振。除此之外,11月中旬以来,包括降准、“金融十六条”、“地产第二支箭、第三支箭”、7500亿特别国债等等托底经济政策密集出台,对市场短期风险偏好有明显正向影响。
上述这些变化是市场持续反弹的核心因素所在,但因为疫情防控优化后阶段冲击的存在,市场参与者眼光更多立足于短期视角,没有给与长期政策变化充分定价。从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政治局会议的措辞看,2023年国家工作的重心更大程度上是对经济的恢复。在疫情冲击三年、年轻群体高失业背景下,经济的快速恢复是恢复整个社会信心的关键所在,这也意味着2023年对经济的刺激力度可能会超过市场的普遍预期。
当前,因为仍处于疫情影响尾端,社会工作重心是顺利度过感染峰值,刺激政策大概率仍有较大空间。月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时间点,而市场的乐观预期大概率形成在感染峰值顺利度过,刺激政策初见成效之时。从时间节点看,大概率出现在春节后一段时间。
综合看: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远期不确定性落地后,机构投资者出现仓位回补行为,但市场仍未出现共振式乐观情形,短期市场上行仍有动力。中长期看,尽管春节前市场可能面临一些波折,但感染峰值渡过后,业绩+流动性双击的环境才是最有利于市场的环境,当前大概率是跨年行情的初始阶段,我们维持中长期乐观的判断。
配置与操作:维持上周观点——市场出现拐点的概率在增加,熊牛转换的思考也会不断深化。从熊牛转换逻辑出发,非银金融、尤其是券商行业会成为未来重要的超额收益方向;从经济复苏预期转好的逻辑出发,此前受损行业的逻辑会不断强化,消费和服务行业机会也将更加明显;从机构持仓再平衡逻辑出发,部分低估值医药和科技行业也存在修复的要求。行业上看,证券、保险、消费、部分医药和科技子行业是主要配置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硕士。12年资本市场研究、投资经验,对资本市场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现任安信资管权益产品投资经理。
风险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安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安信资管”)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安信资管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安信资管认为可靠,但安信资管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信息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投资咨询意见。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安信资管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安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安信资管所有,安信资管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安信资管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2022-12-13 18: 00
2022-12-13 17: 59
2022-12-13 17: 57
2022-12-13 17: 22
2022-12-13 16: 52
2022-12-13 16: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