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心泉意
三百年来,科学尽管发达,技术尽管昌明,却并没有发达与昌明到人的身上来,即虽或偶然涉猎及之,不是迂阔不切,便是破碎支离。结果是,我们窥见了宇宙的底蕴,却认不得自己;我们驾驭了原子中间的力量,却控制不了自己的七情六欲;我们夸着大口说“征服了”自然,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行为,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
——潘光旦
《说童子操刀——人的控制与物的控制》1946年
我们身处科技爆炸的时代,和自己达成和解却越来越难。
几个月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做客【泉果无限对话】,以“《论语》中的社会学”为题,追根溯源,分享了他多年以来对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剖析“将心比心”之道。他引用了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潘光旦(费孝通的恩师)的论述,说明自己正在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很多时候我们掌控外部的力量越强,管理自己的能力越差。在讨论人时,人本身反而不见了,而《论语》对于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一条不同的思路。”
周飞舟提到,社会学就是发现人与人、人与群体、人的行为事件之间深层的潜在关系,说白了,就是“一眼看不出来”的关系,要了解这种关系,就有必要读读《论语》,因为它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人社会关系的总的纲领性文献。与西方社会学的结构视角不同,儒家文化中的“仁”,强调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规则。“反求诸己”而后“推己及人”,才能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正确的认识。
周飞舟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特聘专家。他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得过教育部第七届、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引 子
100年前,潘光旦先生就写了一系列文章探讨这个问题,其中一篇叫《童子操刀》,来源于《左传》中的典故,一个小孩儿拿了一把特别好使的刀,但就是砍不对地方。你得反过头去讨论这个孩子本身的问题,而不能只讨论方法的问题。
《论语》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一条不同的思路。
大家好,我在北大教书正好20年。我是2002年博士毕业回到北大教书的。前10年一直在做政府行为研究和地方财政研究,关于分税制、土地财政、土地金融这方面,我是去实地调查,用我们前辈费孝通先生的话叫“从实求知”。现在很多社会科学是“从数求知”,从数据里面找背后的规律,这和“从实求知”,用事实来说话还是很不一样的。因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要想用数字概括人跟人的关系,其实不是很容易。
2012年之后,我的研究基本上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从实求知”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不能丢,每年暑假我都带着学生去做田野调查,最近几年主要做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研究;另一方面,我带着学生读一些中国传统的书,主要是儒家的经典文献,比如礼学。读礼学,看上去是和现代社会离得非常远,里面的字都很难认,里面讲的各种各样的礼器、礼仪,今天都不会用了。但是实际上,你读进去之后会发现,它和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个联系是深层的联系,不读到一定程度是看不出来的。
人的世界很复杂。社会学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两个人的关系怎么样,不是一眼能看出来的,甚至也不是他俩说的那样。社会学就是要发现人与人、人与群体、人的行为事件之间更加深层的潜在关系。说白了,就是无法一眼能看出来的关系,这是社会学的学术训练。
中国人社会关系的总的纲领性文献,就是《论语》。
《论语》是一本综合性的书。不同学科的人都能从中读出不同的东西,古人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大家都能从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我今天讲的题目叫《论语》中的社会学。社会学不是中国的学问,它是一个很“洋”的西方的学问。准确的说,它是西方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资产阶级社会兴起而兴起的一门学问,专门研究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方社会学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一整套认识人和社会的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用“结构”的视角看社会,比如利益结构、阶级结构、文化结构等。
用结构的方法认识社会,很有洞察力,会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但过度强调结构的视角,就导致从对人的讨论转向了对结构的讨论。认识一个人时,把一个人拆分成性别、年龄、民族、教育程度、家庭出身、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等维度,人变成了结构的傀儡,会使得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有一些盲点。
100年前,潘光旦先生写了一系列文章探讨这个问题,其中一篇叫《童子操刀》。童子操刀来源于《左传》中的典故,一个小孩儿拿了一把特别好使的刀,或者你教给他一套特别凌厉的刀法,但他是个孩子,刀再好,刀法再高,这孩子可能就是砍不对地方。你得反过头去讨论这个孩子本身的问题,而不能只讨论方法的问题。
而《论语》对于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路。
《论语》里认识人、认识社会的总纲,可以用《中庸》里孔子的这句话来概括:“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第一,认识别人或认识自己,有一种根本的方法,就是“仁”。“仁”这个字,单人旁加一个“二”,就是两个人。“仁者,人也”意为,说到人的时候,你心里不能只是你自己,必须有另一个人,否则就不能叫“仁”。
第二,“别人”有很多,该怎样排序?排序的原则是“亲亲为大”,将精力放在离自己最近的人身上。
01
忠恕之道:
反求诸己 推己及人
《论语》首先是一本观察人、看人的书,里面很多道理都是关于“仁者,人也”、将心比心的问题。
费孝通先生提出,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人在社会中怎样做人的问题,就是“仁者,人也”。学会做人,就是先让自己有“仁”,心里有他人,然后通过面对他人反过来认识自己。社会学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就是“我看人看我”。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引入《论语》中另一个重要的道理,来帮助大家理解“仁”字的含义。
《论语》里很出名的一段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说,老师教的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忠恕”。
“忠恕”是什么意思?
宋代理学家朱子说:“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忠恕”两个字,下面都是心。中,是在心的正中间;如,是“到那里去”的意思,恕就是你的心到那里去。
朱子又进一步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就是“反求诸己”,指唤醒自己的良知,叫做“忠”;“推己”就是“推己及人”,是说把它用到别人身上,叫做“恕”。“忠恕”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
你可能会疑惑,“反求诸己”和“推己及人”不是两件事吗?为什么孔子说“一以贯之”呢?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是说这两件事完全分不开。借用朱子的解释,“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
反思一件事情,一定是回到自己本身,这叫近取诸身;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的处境连接起来,设想自己在类似的处境下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虽不中,不远矣”。
人最核心的就是“忠恕”的问题。比如,人不能偷东西,这是一个道德教条。如果你因为怕被人骂、会遭报应或进监狱而不偷东西,这都算不上“仁”,因为你没有“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忠恕之道是你能够知道被偷的感受很不好,因此不去偷别人的东西。即使你自己没被偷过,你也应该能想象被偷之后有多么难受。一定是自己有一个感受,这个感受能和别人的感受相通,这叫做“仁”。
再举个例子,我父母岁数很大了,有的时候坐公共汽车,一到公共汽车上,我心里想谁能给我妈让个座,心里很着急。这和平常说的让座是美德就很不一样。有了这种经历,下次我再坐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别的老人上来就会让座,这个让座就不是出于纯粹的道德义务或道德责任,而是之前的感受驱使你让座。
02
中国强调具体的人
不是抽象的道理
在中国社会,一个人和别人打交道,一定要从具体的感受出发,一定把对方看成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不能从抽象的原则出发。
再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比如在飞机场候机室,有几个人说话声音特别大。如果你过去跟他说,这是公共场合,说话不能这么大声,就很容易吵起来。你会觉得那帮人素质很低,那帮人会反唇相讥说,这是你们家?
按照孔子《论语》里的方法,中国人去劝别人的时候不应该这样做。和别人互动,一定是在具体的情境中。
如果你对对方说,我想休息一会儿,或者我的孩子想睡会儿觉,你能不能小点儿声?这个时候他们很可能不但会闭嘴,还会跟你说两句“你孩子多大了?”
你想让我干什么,需要有个具体的理由,我来用心理解一下,而不能纯粹拿一个抽象的规则去指责对方。你觉得自己大声宣扬的是“道德”,是“仁”,实则为“不仁”。
03
将心比心:
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孔子讲“忠恕”的时候,说自己一定要有个感受,这叫“忠”,你用这个感受去理解别人的感受,这叫“恕”。现代人的话叫将心比心。这个是中国人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先回到自己,检查自己,检查完了自己,然后再到别人那儿去,就叫“仁”。这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方法。先想想发生了一件事儿,我对这件事儿是怎么认识的,我为什么会这样认识?这中间有没有什么偏见?不用“仁”的方法,就得不到准确的认识。
《孟子》里有一句话叫“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你跟一个人打招呼,那人就像面对空气一样,什么反应也没有;你对一个人特别好,释放了很多善意,结果这个人不领情。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经历,这个时候你会觉得特别生气,但在生气之前,应该反求诸己。你需要先想想,我对他好到底是为什么?是不是想让他回报我,才对他好的?古人管这个叫“示恩买好”。你如果是这种动机,别人不领情不是应该的吗?这说明对方是一个很明智的人;如果你只是真诚的想帮忙,而他不领情,说明他是一个糊涂或者比较坏的人。只有反求诸己,将自己的想法放进去,才能清楚认识别人。
04
观过知仁:
做错事的反应更彰显人品
如何辨别一个人是不是伪善?这是我们在社会当中做人的关键问题。《论语》中很多话都在讨论这个,比如,“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的意思是说,要知道一个人的心,你交代给他一件事,他做好的时候你看不出来,没办好的时候反而能看出来。用将心比心的原则就能理解。
人做错了事情的第一反应,说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公司规定不准迟到,他迟到了,你批评他,如果他第一反应是“反求诸己”,说明这个人有“仁”;如果他的第一反应是找一个客观理由,这说明他就不太行。
05
差序格局:
亲亲为大 孝悌为本
亲亲为大,强调从最亲的人层层向外的次序,从父母亲人到朋友同事,从家、国到天下。人与人关系形成的次序,在儒家文献中被称为“伦”。
“差序格局”最早由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用以概括中国社会的结构特征。差序格局讲的就是中国的社会结构观,其实就是今天说的圈层观念。最核心的是父母、老婆、孩子等最亲近的家人,然后依次外推,对亲的人应该更亲,对不亲的人就不用那么亲。
《论语》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可以概括为“亲亲为大,孝悌为本”,意思就是说你在社会上怎样做人和你在家里怎么做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把人比喻成一棵树,“本”就是这棵树的根,树要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最重要的是“本”要稳固发达。《论语》中,“本”就是孝顺父母。
在中国,那些自我吹嘘唱高调的人是不是真的,你看看他是不是孝悌就能准确判断。
《论语》中教我们认识人和社会,是通过“仁”,而不只是通过结构的视角。
所谓“仁”的方法,需要发挥心的主观能动性,发扬自己的心。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良知、良能。良知与良能是可以照彻万事万物的明灯,我们要不断点亮这盏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温暖他人、照亮社会。
将心比心,用自己的人格去认识这个社会。
泉果博物馆
《互联的关系茧房》
装置艺术作品
创作于2012年
艺术家 Nacho Carbonell(西班牙)
“这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互联茧房。当你小心翼翼地把头探入幽暗的洞穴,你会同时感受一种亲近的窒息感和一种私密的安全感。这种混合的体验,就像探索每一段崭新人际关系时的焦虑与新奇。”
在这个装置艺术中,每把椅子的茧状结构都通过一个孔洞连接,形成了互联的关系茧房。
来自西班牙的艺术家卡波纳以社会关系的矛盾情绪作为主题,给人们提供私密的逃避空间时,又突破独立的茧房,强制连接了彼此。这使得每位参与者,都以一种既公开又私密的形式,开启了与周围人的游戏般的社交体验。
互联的茧房正隐喻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坚固的外壳试图自卫,却和其他人有着不可避免的显性连接,但无论自己或者旁人,都无法一眼洞察关系内部的所有真实。
法律声明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代表泉果基金的任何意见或建议,不构成泉果基金对未来的预测,所载信息仅供一般参考。前瞻性陈述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泉果基金不对任何依赖于本资料而采取的行为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
• END •
2022-12-13 20: 29
2022-12-13 20: 28
2022-12-13 18: 00
2022-12-13 18: 00
2022-12-13 17: 59
2022-12-13 17: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