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周报
2022.12.19-12.23
一周行情回顾
一周行情回顾
截至上周五收盘,沪指周跌3.85%,深成指周跌 3.94%,创业板指周跌3.69%。板块方面,板块全线收跌,消费板块分化,领涨板块轮动至数字经济方向,而赛道成长方向在基本面转弱和市场风格转换等环境下延续杀跌格局,半导体、光伏、新能源车产业链均出现集体大跌。资金方面,两市日均成交约6440亿元,年换手率224.75%。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 43.53 亿元。全周来看,传媒板块主力净流入居前(+34.06 亿),医药生物板块主力净流出居前(39.25 亿)。具体来看,市场再度走弱,以七连跌报收,沪指快速回补前期的跳空缺口,持续的地量或表明下跌动能已逐渐衰竭,KDJ指标走出圆弧状,加上赛道方向连续大跌,空头情绪加速释放,短期内回调空间有限,市场或迎来修复。
数据来源:wind,嘉合基金
重大事件解读
周期板块
事件: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同意两地交易所进一步扩大互联互通股票标的范围,方案将在约三个月后正式实施。
【点评】沪深股通标的范围调整为:市值5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且符合相应流动性标准等条件的上证 A 股指数/深证综合指数成份股,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A+H 股公司的 A 股。本次调整将原本 60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要求放松至50亿元人民币,并将“上证 180、上证 380 指数成分股、深证成指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成份股”放宽至“上证 A 股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成份股”。
基于12月20日数据,调整后沪深股通标的数量为 2532 家,增加1039家;标的总市值达74.5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5.78%;标的ADT(基于年初至今数据,包括A 股ADT和陆股通 ADT)的总和为0.76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0.12%。
符合条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股票将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将在现有的港股通标的基础上,纳入符合条件(即属于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份股或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份股,或市值 50 亿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股票。此举在便利内地资金投资海外资产、提振南向交易的同时,也有助于吸引已在内地建立品牌的国际公司,能助其实现品牌效益。
随着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港股流动性和换手率将持续提升,且长期有望吸引更多的优质外国公司在港上市。
本文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
本文件中的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合基金”)或嘉合基金的相关部门、雇员不就本文件涉及的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或收益担保,也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文件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嘉合基金在本文件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嘉合基金在本文件成文时的观点,嘉合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本文件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若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嘉合基金的立场,嘉合基金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文件的著作权为嘉合基金所有。未经嘉合基金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此文件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修改或发布。如转载、引用或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嘉合基金",且不得对本文件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2022-12-26 15: 55
2022-12-26 15: 54
2022-12-26 15: 54
2022-12-26 15: 53
2022-12-23 21: 24
2022-12-23 2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