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的四大心魔,你中了几个?

2022-12-29 18:14
跟所有的烦恼说拜拜~~
跟所有的快乐说嗨嗨~~
在股市持续震荡的今年,基金投资者也许很多都不快乐。其实,即使在牛市,一样有不快乐的投资者。
那么问题来了,基金投资者你为什么不快乐? 

1

“马后炮”和“后视镜”

一些投资者总是看着某只基金过去的走势图懊悔地说:“我要是在某最低点买入,在最高点卖出,这样我就能赚5倍”。低买高卖,努力多赚市场和对手的钱是很多投资者的梦想。
可惜,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大多是后知后觉者,不“低卖高买”就很不错了。据媒体报道,某些十几年涨了十几倍的基金,成立初期认购客户的最终留存度不足1%。投资过程中的考验很多,放手容易,坚守不易。
市场涨涨跌跌。今天的涨,从某个时间段看可能是个低点;今天的跌,可能从某个时间段看还是个高点。高与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过去买入价格合理,未来新高重仓在场,大概率比过程中的折腾管用。如果总是站在当下说过去,很多时候都是悔不当初,当然不开心。

2

锚定效应,预期太高

总拿基金净值的最高点当作锚点,预期太高,结果也只会失落。比如单位净值1元的时候买入某只基金,一年后单位净值涨到了1.5元,按理说是很值得高兴的。但就因为这只基金期间净值曾涨到过1.8元,可能很多人就不开心了。
众所周知,对于主动管理的基金,单位净值几乎没有一路走高的。很多所谓的“画线派高手”,也出现过不同程度回撤。而且如果将投资时间拉长,只需要2到3年,就会发现其实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位“画线派高手”。
 换句话说,净值有涨有跌,有拉升有回撤才是常态,如果基民总是将基金净值的最高点当作心理账户,来对比自己手上基金的现有净值,就会失去快乐。

3

厌恶亏损,忍受不了浮亏

1万元的亏损所带来的心理痛苦等于1万元的盈利所带来的喜悦的两倍。普通投资者都会厌恶亏损。
但在基金投资中,出现浮亏是很正常的现象。而那些在市场火热、行情向好的时候买入基金的基民,更容易在买入后碰上回调,从而格外惊慌,怀疑自己买入该基金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于是为了躲避浮亏,急于“止损”,反复“止损”的结果却是产生了更大的亏损。面对市场刺激,不妨迟钝一些,保持一些距离。

4

攀比心理总往高处比较

比如某基民持有了一只今年收益率有10%的基金。在今年的震荡市本来很值得开心。可是一对比榜单上年收益50%的冠军基,马上快乐就没有了。当前公募基金的信披做得非常好,开放式基金每个交易日都披露净值。投资者能看到每只基金每个阶段的表现,各平台也有各阶段业绩排行榜。一眼望去,很容易让基民觉得别人家的基金更香,在反复比较中失去了赚钱的快乐。
总结:其实这些投资理财中的种种非理性情绪和投资行为,都可以理解为投资的心魔。要克服这些心魔,我们不妨追溯一下投资的目的。显然,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的目的在于将闲置资金通过投资实现财富积累来提高生活质量。投资只是普通投资者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如果天天操心反而影响了生活质量,这恰恰违背了投资的初衷。理性看待市场涨跌,合理设置收益预期,不盲目比较,不频繁操作。坚持定投、长期持有,说不定可以“以拙胜巧”。
注: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风险提示:

本材料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中包含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