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行至微笑曲线的右侧 要不要换个打法?

DM 2023-02-24 21:35

如果从A股最近的底部(2022年10月31日上证2893点)算起,大盘指数已经反弹四百多点,接近3300点,涨幅14%,股票型基金中57%的产品区间回报超过10%。我们发现,对于始终坚持扣款的定投者来说,真实的心情是喜忧掺杂的。

喜的是定投的基金可能转向盈利或者逼近回本解套。忧的是不知道未来如何操作:如果市场积极的预期已经兑现,是否应该落袋为安?如果未来还有修复空间,是继续定投还是一次性买入?

适时止盈 保持在场

对于当前是否需要落袋为安的忧虑,我们在《定投反弹超10% 及时止盈or按兵不动?》提示过,对于短期涨幅较大,比如说超过20%甚至更多的基金,可以采用“净值上涨20%+最大回撤5%”的组合方法进行监测,适度止盈,锁定阶段收益待调整回踩时继续新一轮定投。

是的,继续新一轮定投,对于普通人来说,定投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分摊风险、平滑波动、以纪律性操作克制情绪干扰的利器。当然,资金有其他用处(比如说消费、买房)另当别论。

上述建议源于以下几个逻辑:

一、回溯过往,A股素来震荡波动为主,更积极的应对能够提高投资的获得感、增强长期持有的信心;

二、着眼当下,“弱实体+强预期”组合因素之下,一蹴而就的“大牛市”过于乐观,2023年“结构性行情”、“慢牛”的预判更符合实际,用滚动式定投保持在场方能徐徐图之;

三、展望未来,结合目前市场的整体估值、股债性价比来看,市场仍处于熊市末端的底部区间,近期出炉的社融数据、制造业数据颇为提振信心,未来支持市场继续修复的有利因素可能会逐渐浮现。

客观来说,能坚持定投到现在的投资者,也值得拥有“熊市”的馈赠。一方面他们在选择长期定投的基金上肯定没少费工夫,前期做的功课往往是后期坚持的底气,另一方面过去市场震荡下跌时的每一次扣款,都是一次摊低成本的过程,这种纪律性的坚持是反弹时加速回本盈利的加速器。

回归本源 淡化择时

既然保持在场是上策,继续定投or一次性买入,哪种方式更好?

很多投资者对这个问题的纠结其实是基于一个假设,假设未来市场持续反弹,一路向上。在这种情形下继续坚持定投,那每次扣款都会抬升持有基金份额的成本,虽然净值也在上涨,但收益肯定是不如一次性买入的。

如果给与这个假设足够长的投资时间,上述推论大概率是成立的。因为,当前市场仍处于历史相对底部区间,从现在出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复苏、越来越好,市场也会蒸蒸日上,在大级别行情中,定投和一次性投资的收益都会不错,尤其是低成本建仓的一次性投资。

但是依然会有很多投资者抵达不了这样的理想状态,一、很多投资者坚持不了那么久(比如说资金临时有消费、买房等别的用途),二、很多人扛不住中间的波动,中途下车。

那如果把投资的周期缩短呢?坦白说,即便是专业投资者也没有办法精确地预测市场的短期走势,他们能做的其实是基于宏观大势产业发展的前瞻研究、企业价值和盈利能力的深度挖掘去做长期投资。正如巴菲特所言,短期投资就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打赌,对股票和债券价格所做的短期预测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市场的涨跌只是一种结果,投资收益最终得回归企业的内在价值。

那“继续定投or一次性投资”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标准答案?小编觉得,因人而异,更重要的决策因素应该是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意愿和能力、可投资资金的性质。

举个例子,如果某投资者手握30万“闲钱”——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暂时用不着的那种,可以精心选择一只中长期业绩不错、偏股型的基金一次性买入或者大额定投都可以。从熊市的底部出发拉长时间来看,任何短期的波动都犹如大海航行中的小波浪,可以淡然处之。

如果投资者只是普通的工薪族,风险承受能力有限,可投资资金来源于薪资扣除各项刚需开支之后的结余,那天然可以继续选择定投——定投分批建仓,对应工薪族的资金流固定的特征;分批建仓具有的分摊成本和风险的特点,也能平滑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情绪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工薪族定投的节奏可以结合市场不同时期的特点优化调整一下,拿现在来说,虽然经过了一波反弹,但市场远未过热,整体仍处于从底部开始攀升的阶段,可以采用周定投或者双周定投收集更多便宜的基金份额,如果遇到有年终奖等额外收入时,还可以加大单次扣款额度或者参考大额定投的建仓方法。

最后用嘉实基金成长投资总监归凯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做投资,是把一个公司中长期的基本面放在短期的边际变化之上,而不是本末倒置。中长期的基本面更多是由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是否符合大的产业趋势等“慢变量”决定的,像行业景气波动、投资时钟等“快变量”更多只会对阶段性的股价表现产生影响。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有效理财方式。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