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宾
12.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6年投资经验;
成长老将;
现任万家基金经理。
其次,我们看好新能源产业并不只是看好新能源这一个产业。因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非常多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革命和发展。
举个特高压技术的例子:我们知道,中国的新能源资源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从目前来看,经济性非常好的项目绝大部分处在一些交通相对不是特别方便的地区。这些地区本身对能源的需求是非常有限的。怎样能够把一些富裕的能源给输送出来,怎么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新能源资源?在特高压这个技术领域,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案。我们会看到,特高压技术在全球范围之内得到发展和建设,全球的标准是由中国企业来制造的,这个行业相关的一些文献、参考说明书都是由中文来书写的。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另外,新能源不是一个“非常规律”的能源,比如光伏在白天转换率会比较高,而风电也受制于来风的起伏。所以往往在我们需要能源的时候,供应却跟不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发展高效、低成本的储能技术来补上这个短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新能源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发展,它更多是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持续的革命。
李文宾:相对来说,我国对风能的利用是比较熟悉的。工业革命前,我们通过风车去带动一部分的农业生产,但总体来说,它的使用效率是比较低的。不过,国内风电行业的发展,在过去20年间应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2022年中国风电行业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左右,相比之下,光伏行业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4%左右;也就是说,风电贡献的发电量是光伏的两倍。
我们再看一下装机的情况。2022年,风电的累计装机量是光伏的95%;也就是说风电行业用了与光伏相当的装机量,贡献了两倍以上的发电量。当然从背后来看,这是因为风电有它本身的资源优势——光伏可能只有在太阳在的时候才能发电,但风电可以有条件24小时发电。另一方面,我个人认为,我国海上风电这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去年整体的风电发电量增量。
Q3:2023年是海风交付大年吗?发展前景如何?
李文宾:对于终端消费者来说,他其实并不在意所使用的电是来自于光伏、陆上风电还是海上风电,他最根本的诉求是需要获得一个稳定的、同时低价的能源。我们为什么说2022年是风电爆发的原点,主要原因在于:如果新能源的发电成本开始接近、甚至快速低于传统化石能源,相信对于终端消费者来说,他一定是乐于接受这样一种廉价的能源的。
海上风电这个行业,其实从产业研究的时间来说是不短的。但是它的确也面临很大的一些技术方面的难题,比如自然条件、施工方面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其实也在过去十几年间,使得海上风电的成本居高不下。
为了化解这些导致高成本的因素,我认为国内自上而下从政府端、产业界都给出了非常好的努力方向。从政府层面来说,我们看到从中央政府到各级政府,不管是选址还是资源勘探等领域,给到了风电行业大力的技术支持和资源导入。同时我们非常关注,每个省份如何具体落地这个产业规划。从2022最新的产业规划来看,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省市对十四五期间的新能源新增装机的产业规划中,尤其突出了海上风电相关的规划。我国海上风电比较丰富的省份,比如山东、江苏、福建、海南以及广东等大约10个省份,规划到“十四五”末期,也就是2025年,整体海上风电的装机量将会达到100GW。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刚才我也谈到了去年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元年,总体来说,去年海上风电的新增装机量只在个位数,其实是非常少的。今年预期国内新增装机在13-15GW之间,同比增长100%。到2025年,我们需要接近100GW的装机量,可见这个行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趋势在新能源领域是非常突出的。
Q4:相比海风,陆上风电有哪些不一样的特点?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把海上风电简单按照风电场离开大陆架的距离分成近海跟远海,那么作为海上风电,无论是近海还是远海的风电资源,它来风的风速都要高于陆上风电场;其次,它的方向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可能不会受到陆上风电地理环境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在这个方面,它有非常高效的发电能力。从专业上来看,也就是说每年海上风电场的可供发电小时数其实是远高于陆上风电的。通盘来看,海上风电的成本高,但产出和收入也高于陆上风电,把这两者做一个合理的测算的话,我认为2023年我们就能看到海上风电平价上网。
去年是国内海上风电有享有政府补贴的最后一年,今年我们将看到平价上网的海上风电项目出来,我相信一旦出现平价上网,所谓的低价上网,也就是说“海上风电成本比传统化石能源更低”这种情况出现的速度和可能性就会提前。
Q5:2023年是海风交付大年吗?发展前景如何?
李文宾:新能源领域的降本增效最根本的核心来源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是来自于新的技术、材料和产品不断地应用到具体项目中去。刚才我们也谈到,海上风电在过去一年报价降低了50%,其中重要途径就是风机大型化的趋势。
风机大型化不仅在海风当中是一种趋势,在陆风当中也是一种趋势,只是在海上风电它的应用领域和它所能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海风来风非常猛烈,风能的资源优势好于陆上风电,这种自然条件就非常适用于大型风机。大型风机要配备相应的大型叶片,举例来说,对于陆上风电,风机叶片长度在50~60米可能就已经非常极致了,但对于海上风电,像海外出口的项目已经超100米。
海上风电所处的环境非常复杂,比如需要去面临比较复杂的海上气候条件、像海风和海雾其实是带有腐蚀性的,同时风力的强度也非常高,这就要求叶片材料高刚、高强、耐疲劳的同时兼顾轻量化。海风大风机100多米的(碳纤维)叶片从重量这个维度与现在相对主流的玻纤材料做的叶片来比较,在相同长度下重量可以减轻40%,叶片重量的减轻同时也可以增加上网定量的水平,更为高效。这一块目前来看,我觉得大丝束的碳纤维是一个非常对口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领域,中国无论是设备类公司还是制造类公司,技术都已经领先于全球的同行。
Q6:在风电产业链中,对于上中下游的投资机会,您的选股逻辑是否会发生变化?看好哪些细分领域?
第一方面,需求爆发一定会对风机、对核心零部件带来非常好的增量市场,这也是第一步;第二步在一些新的技术、材料领域,比如说大丝束的碳纤维。碳纤维用在军工、交通等各个方面,小丝束碳纤维目前相对来说在军工这个领域的应用广阔,大丝束的碳纤维未来需求爆发的话,将主要来自于海上风电。我初步做了一个测算,到2025年,国内的大丝束碳纤维约40%-50%的需求来自于海上风电,所以海上风电一旦发展起来,一定会对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带来很大的拉动作用;最后一点,来自于关键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的提升。比如说海上风电需要用更大的风机机组,在这个背景之下,希望继续实现降本增效,那就会驱使我们在主轴轴承、变桨偏航轴承等一些目前国产化率并不是特别高的领域提升自主可控的比例。中国制造业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来自于全产业的成本优势,比如说主轴轴承目前国产化率可能不到40%,偏航和变桨轴承国产化率在50%左右。如果我们能够在海风领域继续提升国产化率,相信其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同时也会反过来推动一些企业和产品的需求量及收入利润的大幅增长。
第二方面,海上风电的运营业主方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这两年中国发电企业饱受原材料,比如煤炭价格上涨的困扰,如果未来海上风电的运营成本显著下降,越来越多的资本将会涌入到这个行业。目前来看,陆上风电的IRR差不多在7%~8%左右,海上风电随着技术的推进,加之本身的风能资源也非常优秀,它的IRR完全有可能接近甚至超过陆上风电。到那个时间点,对于运营类公司来说,它可以以更少的资金来撬动新的项目,同时运营更多的风电场,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我认为当一个行业进入到了一个爆发式的成长周期当中,这个行业中每家独特的企业、每个独特的领域都能够获得非常好的发展。
声明及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2023-02-24 21: 31
2023-02-24 21: 29
2023-02-24 20: 13
2023-02-24 20: 00
2023-02-24 19: 59
2023-02-24 19: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