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破段子 | 听巴菲特聊“犯错”

文/鲁资资 2023-02-27 20:19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周末,小编的朋友圈再次被巴菲特的2023年致股东信刷屏。


没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业绩固然耀眼。但更受市场所关注的,显然还是股神一年一度的亲笔信。


尽管这一次信的篇幅变短了,但92岁高龄的股神依然风轻云淡,把他认为重要的内容逐一阐释给大家。


每一位读者阅读股神的信,都会有自己的体会。而作为一家基金公司的小编,让我感触颇深的,可能是这些段落(以下摘录内容源于“聪明投资者”的翻译版本)

“我们持有公开交易的股票是基于我们对其长期业务表现的预期,而不是因为我们将它们视为巧妙买卖的工具。


这一点很关键:查理和我不是在买卖股票,我们是在选择企业。”

赚什么钱、不赚什么钱,开门见山。


条条大路通罗马,投资中有不同的致富路径。作为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理应清晰地向持有人呈现自己的投资框架。同样,作为投资者,也有必要在关注产品过往业绩的同时,更了解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的投资框架。


业绩会有阶段性的起伏,但基于对框架、理念的信任与契合,就能避免在巅峰时慕名而来、在低谷时离去的投资遗憾。

“未来,伯克希尔公司将一直持有大量现金和美国国债,以及一系列各式各样的业务。我们还会避免出现任何可能导致现金流出现意外的不当行为,包括在面临金融恐慌以及前所未有的保险损失时。”

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投资者成为我们的持有人,但我们更希望大家是用闲钱来投资的。


投资有风险不是一句空话,经济周期带来的难以回避的波动,还是黑天鹅带来的意外回撤,都需要用时间来抚平。只有当钱的属性是“闲钱”时,才能等得到抚平波动,而不是因受迫交易蒙受更大的损失。

“野草只会凋零,花朵才能盛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只需要少数赢家就能创造奇迹。而且,是的,早日开始并活到90多岁会帮助你取得成功。”

谈及投资秘诀,巴菲特在信中列举了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两家公司的例子。许多人看到的重点词是“少数赢家”,毕竟股神早有20个打孔位的规则。



但我看到的关键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从1965年到2022年期间,伯克希尔公司的年复合收益率19.8%。1.198的20次方约等于37;1.198的30次方约等于225,而1.198的50次方则已然超过8372。时间的魔力是随着时长而展现的。


图片

早在周末,小编也已经向中泰证券资管的基金经理姜诚约稿,请他谈谈读信感悟。姜诚这一次的关注度,是股神谈犯错。


今年的信最能打动我的是下面这句:“这么多年来,我犯了很多错误。”


意外么?不意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打动我的不是意外,而是这份实在。在投资这条路上,不犯错是mission impossible。人无法准确地预知未来,因为未来是一系列概率事件,受多重因素影响,充满复杂性,还有随机性。这意味着只要在投资这条路上走得久一些,犯错就是迟早的。


一方面,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做出的尽可能正确的判断,却可能获得坏结果。因为好公司也会遭遇意外,也可能变坏,如果它活得足够久,可以说迟早会变坏。


另一方面,我们由于疏忽大意做出的一些糟糕决定,却可能取得好结果。因为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偶尔会中一张彩票。老巴也说:“在一些情况下,我下的昏招也依靠了大量的运气得以挽救。(记得我们在全美航空和所罗门兄弟的灾难中逃生吗?我当然记得。)”回顾我自己的投资经历,也有过买错了却赚到钱的小幸运。幸亏彩票不常有,否则小幸运可能变成大灾难。


“资本主义有两面:这个系统会生产越来越多堆积成山的失败者,同时也能生产越来越好的商品和服务。”背后是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进化是一个随机的幸存过程,而非有目的的优化过程,这意味着我们很难建立把握度很高的“优秀公司”筛选器。


老巴说:“我们目前庞大的企业集合仅包含了少数具有真正卓越经济价值的企业、许多经济价值非常高的企业、以及一大部分普通的企业。”这正是股神厉害之处,我觉得现实中第一类企业寥若晨星,第二类企业屈指可数,第三类企业才遍地都是。


我自认远没有股神的火眼金睛,所以依赖安全边际,以能够容忍它的缺点为重仓一只股票的前提。读完老巴的信,不知大家对我们常常“认怂”的自我剖析是否更能感同身受?


对我来说是更正确的价值投资打开方式,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尽可能好的企业,而慎谈伟大企业。不是我们对质地的要求不高,而是要求太高,绝大多数公认的好企业,在我们眼中总能挑出毛病。


长期看,我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收益,一定只会来自极少数的决策,大多数标的终将沦为平庸。而对价格的苛刻,是抵御平庸企业伤害的缓冲器。


读信感受是什么,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图片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