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话投资 | 惊蛰:春雷阵阵 万物成长

2023-03-06 15:29


二十四节气


传统


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农谚有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正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耕种如果错过时节,一年都很难有好收成。同样的,投资如果错过相对的好时点,也很难有好回报。证券市场牛熊转换,如同一年四季一样周而复始,只有在经济回暖趋势明确,但市场依然“有点冷”的时候布局,才能以更便宜的价格种下“丰收的种子”。


1

海内外机构看好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持续回暖


2023年开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各项政策不断落实落细,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积聚增强,海内外专业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速


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23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呈现前后低中间高的倒“U”形态势,全年GDP增速为6.0%左右。海外知名机构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野村证券近期纷纷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期值到5.7%、5.5%和5.3%,整体看好中国经济2023年走势。


从社融数据看,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预期5.68万亿元,2022年同期6.18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创历史最高,M2同比增12.6% ,1月新增社融超预期,为单月历史次高(仅低于2022年1月),彰显了经济的活力。


金鹰基金自主研发的金鹰基金宏观经济晴雨指数显示,1月晴雨指数从1小幅回升至2,2月维持在2,股市的宏观环境为晴,晴雨指数和企业盈利后续改善可期


2

市场温度忽冷忽热  

正是“耕种”好时节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在经历了1月的快速反弹之后,市场再次陷入震荡格局。忽热忽冷的市场,让投资者也左右为难,加仓怕做错,减仓怕错过。不过,股神沃伦·巴菲特说,当你听见布谷鸟叫的时候,春天已经过去。


所以,虽然当前的证券市场忽冷忽热,但整体估值依然处于相对低位,或许正是布局好时点


WIND数据显示,2月24日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1.87倍,低于13.16倍的中位数水平,处于近三年20.08%的分位点。


沪深300指数点位和市盈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截至2月24日 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不作为投资建议。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收益预测。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此外,兴业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市场温度为33度,距离30度低估值分界点十分接近。



机构投资者开始跑步入场。截至2月24日,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为1537.71亿元,近3个月净流入更是超过2000亿元达到了2084.34亿元,大幅超越去年全年900.20亿元的总规模。


国内部分知名基金经理也纷纷放开限购,彰显了机构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看好的态度。


3

惊蛰春雷惊百虫  

惊蛰日更是“除虫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后意味着春耕的开始,然而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虫害必然会乘机而入,细菌也会因此滋生。因此,除了春耕前要充分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还要把家里的卫生清理干净,用艾草等驱虫。古人称之为“除虫日”。


市场震荡不止,投资者投资情绪也开始起伏不定,一些有害的投资行为,将会大大降低投资收益。所以,在震荡的时间内,也要驱除心中躁动的“害虫”


第一:满仓追涨。正所谓,三根阳线改变信仰,在忽冷忽热的市场中,投资者往往被短期市场快速反弹所吸引,认为牛市已来,赶紧满仓。


第二:悲观逃跑。面对震荡的市场,部分投资者投资信心降到冰点,加之对海外市场加息担心,对未来经济的担心,开始赎回止损。


第三:短线交易。市场永远有上涨或者下跌的股票,如果能够抓住短线机会,就是暴富的捷径。部分投资者希望凭借快速交易,战胜市场。但是,没有人能够总是成功抓住机会,不断的短线交易,确实有赌对的兴奋,但更多的是亏损的懊悔。试想,如果能够凭借短期交易盈利,那么多投资大师为什么还要坚持长期投资呢?


正确的做法是,基金定投。无论市场涨跌,始终坚持定投的节奏,底部区间越长,你收集的“便宜筹码”就越多。


风险提示: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标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