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本面投资专家范晶伟:专注大类资产和行业配置,打造良好持有体验

2023-09-06 15:22

范晶伟简介

范晶伟,拥有7年证券从业经验,从2021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范晶伟于2016年加盟鹏华基金,曾担任高级债券研究员,目前在稳定收益投资部担任基金经理。本期,范晶伟将为我们带来“固收加投资策略及下半年展望”的深度分享。


范晶伟金句



1

落实到投资上,考虑到股债的协同联动,甚至对冲效应,在特定环境下,股债有明显跷跷板效应。债券的长短久期和股票的价值成长风格组成的四象限背后,我个人理解这是不确定性环境下考虑对冲的结果,也是确定性环境下的一个最优解,所以固收+并不是所谓股票+债券的简单拼接。

2

现实中很少有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每一个科目都做到优秀。如果做不到,我认为可以退而求其次,专注于产品定位和客户诉求,我就是专注于做好大类资产和行业配置。

3

整个高估值可能是目前市场上大家比较担心的一个常态,如果后面经济出现明显企稳复苏,带来债券收益率上行,我认为估值可能会有一些下杀的压力。这样潜在的影响可能会带来一些顺周期行业,甚至是和中国经济比较相关的行业机会。

4

我定位了一个三低品种。第一,正股估值比较低。第二,转债价格比较低。第三,转债溢价率比较低。我认为这类品种非常适合在左侧进行转债布局,因为整体容错率较高,即便行业下行可能受伤也不是很大。

5

我尤其看重回撤这个指标,因为我认为良好的持有体验是持续获得客户依赖度和信赖度的基础。我个人理解投资收益的上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我所做的是希望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下限。

6

我们通过各类指标分析,目前或是权益市场中长期的底部。我认为在这个位置继续大幅下探的概率较低,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走出底部需要积极因素的累积和配合。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这个位置其实可以逐步地介入布局,获取中长期权益市场回暖反弹带来的收益。






Q

固收+产品“+”的这部分到底投资的是什么?是单纯的债券+股票吗?可否请您帮助我们从本质上解读一下这个基金品种?

范晶伟:从字面上来理解,固收+就是以债券作为底仓,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权益仓位进行组合的收益增强。如果搭一个大的弹性图谱来看,最左边可能是只能用转债做增强的一级债,最右是权益仓位可能到50%、60%的灵活配置型产品,中间可能就是二级债,还有一些20%、30%、40%权益仓位的偏债混。


落实到投资上,考虑到股债的协同联动,甚至对冲效应,在特定环境下,股债有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债券的长短久期和股票的价值成长风格组成的四象限背后,我个人理解这是不确定性环境下考虑对冲的结果,也是确定性环境下的一个最优解,所以固收+并不是所谓股票+债券的简单拼接。






Q

固收+产品既涉及债券投资,又涉及股票投资,您在管理固收+产品时,会如何进行投资决策和精力分配上的调整?

范晶伟:在我的投资操作过程中,股票占的时间精力会多一些,债券投资反而相对简单一些,因为不必做一些信用下沉去精选信用,所以债券部位我更看重久期带来的收益。我所管理的组合中的债券主要以利率债、银行次级债、存单以及超AAA的信用债为主,主要通过自己的宏观判断确定组合久期,然后直接配置。而且以上所说的债基本都是流动性非常好的资产,在这类资产上进行久期调整非常容易。


我80%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权益部位,主要进行一些资产配置和行业轮动。这项工作需要比较多的宏观和中微观数据分析和判断,在这样的分析之后,我会找内外部更专业的研究员进行交叉性验证,基本可以确定组合大概的仓位和行业选择,并在投资过程中进行一些微调。








Q

在管理固收+产品过程当中,您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能力?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大类资产配置以及行业择时中,您认为哪种能力最重要?

范晶伟:这三种能力中如果任何一项能够做到在行业内出类拔萃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现实中很少有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每一个科目都做到优秀。如果做不到,我认为可以退而求其次,专注于产品定位和客户诉求,我就是专注于做好大类资产和行业配置。我基本放弃掉了进行一些信用方面的挖掘,所以就不会去过度关心债券类的票息。我个人认为判断对一次久期可以大幅弥补票息上的损失。


另外,对于我们固收出身的人而言,深度自下而上进行个股挖掘,一方面不是我们的所长,毕竟我们不是做股票出身。另一方面,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可能也得不偿失。所以,我可能更看重资产配置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Q

您是怎么看待固收+产品通过不同权益仓位划分的分类?对您而言,在投资过程中对于这种分类会有不同偏好吗?

范晶伟:这种分类这两年越来越多,本质是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一方面通过权益仓位来表达风险偏好,另外一些相同权益仓位的组合当中也能看到明显的差异化定位,比如低波红利、小盘成长、大盘价值等等。甚至市场上已经非常成功的产品,它的权益部位是以偏量化的思维去做指数和风格增强,这种产品多样化其实对应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行业发展客户需求也在变化,我们在产品设计和投资中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我管理的组合也有这样的分类,有10%权益上限的二级债和20%权益上限的偏债混,也有可以投更高比例可转债的二级债,这些产品都是适应不同客户在不同阶段的需求。








Q

您有一只大家非常熟悉的产品叫鹏华稳健恒利债券,可否介绍一下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固收+?以及它的投资策略是什么?您平时是怎么运作的?

范晶伟:鹏华稳健恒利是今年1月新成立的一只二级债,权益上限是20%,而且这个组合当中可转债算作权益,所以基本上股票+转债的上限不能超过20%。


在成立之初,我对这个产品的定位是偏低波的,所以在管理之初,我希望按照10%的股票上限加10%的可转债上限这样一个差异化投资思路和想法运作这只产品。并且,其中持有的股票整体以一些偏低波的大盘价值或者红利股为主。在转债方面,我自己是做转债出身,我在这个组合中有自己的转债投资策略和思路,也希望这个组合在有10%上限的转债约束下,能够提供比较好的回报。








Q

目前您怎么看待可转债市场?后续会有比较大的机会吗?

范晶伟:可转债的大发展始于2017年,当时卡了一个定增,大力鼓励可转债的发展,我预期到年底整个转债市场余额可能会超过一万亿。作为市场不能忽略的一个大类资产,从2018年到2022年无论从市场上主流的中证转债指数,还是我们内部制作的转债加强指数来看,这5年时间转债都提供了非常可观的回报,而且在回撤控制上也要远远好于很多宽基指数。


目前整个转债市场规模很大,而且很多固收+基金涌入市场,造成整个转债市场的价格和溢价率比较低。当然,这是从整体层面来看,但是一些微观结构上能看到一些非常有性价比的转债类别和品种。整个高估值可能是目前市场上大家比较担心的一个常态,如果后面经济出现明显的企稳复苏,带来债券收益率上行,我认为估值可能会有一些下杀的压力。这样潜在的影响可能会带来一些顺周期行业,甚至是和中国经济比较相关的行业机会。


目前这个位置,我们可能会规避一些估值较高的品类,把时间、精力更大程度投入到目前被市场抛弃的一些品种上。


我定位了一个三低品种。第一,正股估值比较低。第二,转债的价格比较低。第三,转债的溢价率比较低。我认为这类品种非常适合在左侧进行转债布局,因为整体容错率较高,即便行业下行可能受伤也不是很大。所以,从目前的市场而言,我会更关注这些标的。






Q

购买固收+基金的大部分是稳健类型的客户,因此做好用户整体持有体验非常重要。您在管理基金过程中会关注回撤这个指标吗?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是怎么进行回撤控制的?

范晶伟:我尤其看重回撤这个指标,因为我认为良好的持有体验是持续获得客户依赖度和信赖度的基础。我个人理解投资收益的上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我所做的是希望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下限。


我将回撤控制分成三个维度。第一是仓位控制,如果能够正确判断对市场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回撤和亏损;第二是行业选择,有些行业天然就是低波,比如银行、公共事业。另外,我也会尽量看一些偏左侧,有一定风险释放的行业,然后去判断相应的概率和赔率。第三是要有纪律性,具备严格的止损机制,因为我的投资思路偏自上而下,看宏观多一些,逻辑被证伪就是天然的止损机制。


另外,从交易层面来看,我们能够得到各种各样市场过热或者市场拥挤度很高的指标,这些数据很容易获得,我认为还是尽量避开这些过热或者高拥挤度的方向。


此外,可能由于我自己性格方面的一些因素,我很少去碰一些大开大合的题材性投资。回避这些可能会错过最陡峭的一部分上涨,但是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深度回撤,本质上还是盈亏同源。






Q

您在做权益投资时会有一些自己的衡量标准吗?选股方面是更倾向于自上而下来选行业,还是自下而上选择一些个股?

范晶伟:我整体的风格偏自上而下,纯个股选择占比组合权益仓位非常低。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我认为共性大于个性,包括一些周期行业,如金融行业、地产行业,甚至包括一些消费行业等等。当行业出现机会时,我认为只要有仓位就足够了,我并不追求能够选到涨幅最好的个股。


但是对于部分行业,像医药、化工、电子等,我个人理解是个性大于共性,其中的细分子行业就有6、7个,这种机会更偏自下而上,所以对于这些行业我更愿意投入更多时间精力进行深度研究。除了传统的行业格局、估值水位、经营前景,这些市场上比较通行的分析思路,我更关注这类公司和细分行业在未来的可能变化。






Q

您觉得和普通的权益投资基金经理相比,您在权益投资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

范晶伟:因为我的思路偏自上而下,所以我的权益仓位大部分都是自上而下的行业选择,只有小部分是留给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因为每个季度都要披露季报,从组合前十大来看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可能在这十个股票当中很少能够看到差异化个股。


这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我不是做股票出身,这种自下而上的深度个股挖掘不是我擅长的领域和方向。另外,每个人因为出身、经历、性格等方面因素不同,纯自下而上选出的个股很难避免一些共线性的问题,即你纯自下而上选出了一些个股,很容易对单一因子敏感,在特定环境下不利于控制回撤。




Q

您和您的团队之间是如何进行分工协作的? 

范晶伟:团队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提供不同的分析视角和看法,以此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投资决策,让自己避免过于偏狭。我们整个团队每周都有周例会,例会上除了市场回顾和经济展望外,大家都会对过去一周的投资操作进行复盘和解读,提供不同的思路和逻辑。因为信息源不同,即便大家接受相同的信息,输出的结果也不一定相同,所以每个人都在以共享意识服务团队,完善自己。





Q

今年国内经济修复和市场信心恢复比较明确,但是复苏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曲折,您如何展望今年全年的宏观经济环境?

范晶伟:全年完成5%经济增长目标没有太大难度,但这个过程确实非常坎坷,我们基本上经历了7个月非常坎坷的市场。一季度整个宏观数据非常亮眼,但是3月份两会的定调明显压低了市场预期。进入二季度后,宏观数据出现明显的超预期下滑。当然,还有一些地缘政治方面的担忧, 6月后出现了超预期降息,7月时政策有一定转向,政治局会议表达了对于稳增长的诉求,在过去几天内我们又看到一个超预期降息的动作。


我认为目前基本可以下这样一个判断:整个经济下滑最快的阶段基本上已经过去了,从最新的宏观数据,比如PMI、PPI中能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展望三四季度,伴随这种逆周期调节政策逐步出台、落地,经济会逐步经历企稳复苏的过程,期间还会有一些反复,但整体会保持复苏趋势。






Q

您如何看待今年下半年的债券市场?您认为还会有比较大的机会吗?

范晶伟:这8个月没有太大波动,持有体验较好。从二季度来看,因为预期和经济现实的巨大落差,收益率出现了明显下行。以标杆型的十年国债来看,下行幅度高达20bp。进入下半年以后,因为一些逆周期政策的出台,经济下滑最快的阶段基本上已经过去了,对应债券收益率下行最顺畅的阶段大概率也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一轮逆周期调节背后还是有一些调结构、高质量增长的约束,所以整个经济的企稳复苏大概率非常温和,对应债券会在一个偏窄的区间震荡。





Q

您怎么看待今年下半年整个权益市场?有哪些行业您会比较关注或者您觉得有一些阶段性机会?

范晶伟:权益市场基本上在政策预期和经济现实之间来回摇摆,去年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来今年可能会遭遇疫后“疤痕效应”,目前在数据上已有所体现,而下半年来看出口可能会边际走弱。整体来看,消费出口可能在下半年都会偏差一些,整个经济内生修复动能比较疲软。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基本面很难出现确定性的企稳修复。


但是在6月份、8月份我们也看到两次超预期的降息,而且7月末政治局会议也表达了强烈的稳增长诉求,政策相比上半年已经转向积极,政策底到市场底或者基本面底存在比较明显的时滞。所以,在这个位置我认为应该积极主动去挖掘一些可能的市场机会。结合目前整个权益的绝对估值、股债性价比、流动性包括下半年的政策预期来看,我们可能对下半年权益市场会更乐观一些。


当然,从数据角度来看,下半年大概率会库存触底,一旦预期有一些改善,整个补库的需求启动,经济可能会有更好的修复动能。另外,目前在整个宏观数据当中,PPI、PMI这种高频数据已经出现了比较积极的变化和因素,经济强修复概率肯定是偏低的,但我认为只要有一些复苏预期,市场风险偏好自然会提升,权益大概率在此期间触底,然后酝酿反弹。我目前会关注一些顺周期板块,包括地产、金融、电力,航空等行业的机会。





Q

关于个股的选择,您认为什么样的公司值得长期关注?或者在当下的时间节点,您的选股逻辑和前两年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调整吗?

范晶伟:我的整体思路偏自上而下,所以自上而下选出来的行业,可能配置其中的龙头就可以了。从投资角度而言,我没有太多长期持续关注的一些公司。从个人兴趣角度而言,我可能会重点关注一些身边的企业,当然也是那些能够不断增加投入去探索和布局的前沿医疗技术公司和企业。利他的本质是利己,如果这些企业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最终能开花结果,自然会在股价上有反馈。美股这两年因为行业政策上的压制,所以表现不太好,但是美股中可以看到非常多,最近几年因为一些爆款单品从而股价上有明显正反馈的公司。


整体选股逻辑没有太大变化,我更注重做一些宏观和数据上的分析,争取不被市场牵引着走,我的任何决策都有数据和逻辑上的支撑,我认为这样的支撑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情绪化操作。





Q

从实际投资出发,在经历了权益市场长时间震荡后,目前这个市场是否适合开始投资固收+?或者对投资者而言,现在是不是投资固收+产品一个比较好的时点?

范晶伟:首先,我认为目前可能是较好的时点和机会。我们通过各类指标分析,目前或是权益市场中长期的底部。我认为在这个位置继续大幅下探的概率较低,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走出底部需要积极因素的累积和配合。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这个位置其实可以逐步地介入布局,获取中长期权益市场回暖反弹带来的收益。





Q

过去25年,中国公募基金规模实现了从0到28万亿的跨越式发展,为投资者取得了良好回报,但依然存在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怪圈。作为一名优秀的投资人员,从专业角度,您认为普通投资者投资基金最大的难点和瓶颈是什么?您对此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范晶伟:因为整个A股市场波动比较大,我们自己在投资过程中或者做基金分析时,经常会碰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我们也在不停进行反思。因为我既是公募行业从业人员,同时也和广大普通投资者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基民。但是相比普通投资者,作为从业者,我可能更能深刻体会到这其中的难处。


从个人出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能够承受的风险类别,去选择对应产品。目前市场上从货币到纯债、偏债混、股基,提供了非常广谱的投资类别,这些类别基本上也适应了不同的风险偏好。


另外,即便是同等权益仓位的产品,也有非常大的收益率差异。普通投资者对于为自己管钱的投资人要有基本的了解,从公开披露的持仓和2-3年维度能够看出投资人员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否符合自己的风险偏好,是否值得定投。而不是涨了之后就马上追入,跌了之后就进行赎回,轻易投出不信任票,我认为这个行业需要相互成全。





宣传推介材料风险揭示书如下


    尊敬的投资者:

风险提示:鹏华稳健恒利债券、鹏华弘泰灵活配置混合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2,适合C2及以上的投资者。“固收+”并不代表投资于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在带来增厚收益可能的同时,亦使得本基金可能面临因股票市场波动带来的本金亏损风险。“固收+”产品的预期风险、回撤率及波动率一般均高于普通的纯债基金。本基金的风险等级、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及投资本基金可能面临的风险事项请投资者仔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以及基金管理人及销售机构官网产品页面的介绍。以上观点仅代表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代表基金管理人观点,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也不代表基金过去及未来持仓。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基金管理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本基金相关销售机构做出如下风险揭示: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的风险也越大。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四、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1.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产品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2.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货币市场基金,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请您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货币市场基金的特定风险。3.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基金中基金,产品主要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具有与标的基金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如果产品采用绝对收益策略且采用绝对收益的业绩比较基准,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投资力争实现的收益目标,并不代表基金一定实现该业绩比较基准收益。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4.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管理人中管理基金,基金管理人将基金资产划分为两个及以上资产单元,委托两个及以上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担任投资顾问,为特定资产单元提供投资建议,则投资该产品需承担委托投资顾问方式带来的特定风险,例如投资顾问不按照约定提供投资建议的风险,投资顾问不再符合聘请条件需要变更的风险等。请您仔细阅读专门风险揭示书,确认了解产品特征。5.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指数型基金,产品被动跟踪标的指数,则需承担指数化投资的特定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等。如果您购买的指数基金为指数增强型基金,基金可实施指数增强投资策略,即在被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以期获得超越指数的投资回报,但指数增强策略的实施结果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投资收益率可能高于指数收益率但也有可能低于指数收益率。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除需承担上述指数型基金的特定风险以外,还可能面临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基金份额参考净值(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基金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第三方服务机构风险等。请您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指数化投资的特定风险。6.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如果您购买的产品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互联互通机制(“港股通机制”)投资于香港市场股票,还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可能加剧股价波动)、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内地开市香港休市时,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请您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投资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的特定风险。7.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以定期开放方式运作,或者封闭运作一段期间后转为开放式运作,或者基金合同约定了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且在封闭期或最短持有期内不上市交易,则在封闭期或者最短持有期限内,您将面临因不能赎回、转换转出或卖出基金份额而出现的流动性约束。请您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份额的申购与赎回”及“风险揭示”等章节,确认了解基金运作方式引起的流动性约束。8.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约定了基金合同自动终止条款,如连续若干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时,基金管理人应当终止基金合同,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您购买该基金后,可能面临基金合同自动终止风险。请您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基金合同自动终止的特定风险。9.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约定了基金暂停运作条款,即出现基金合同约定情形时,基金管理人可以决定暂停基金运作,基金暂停运作期间,经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可以决定终止基金合同,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并公告,无须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则您购买该基金后,可能面临基金暂停运作直至基金合同终止的风险。请您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的生效”与“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基金暂停运作的特定风险。10. 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是发起式基金,则在基金合同生效日的三年对应日,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两亿元,基金合同将自动终止,因此,您购买该基金后,可能面临基金合同自动终止风险。发起式基金是指,基金管理人在募集基金时,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基金经理等人员资金认购基金的金额不少于一千万元人民币,且持有期限不少于三年。请您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的生效”、“风险揭示”章节,确认了解基金合同自动终止的特定风险。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本基金相关销售机构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六、本基金由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phfund.com)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