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攒钱养老」栏目。
这两天早起刷新闻,嚯,不得了!双11大战又来刷屏了~
某猫这边,号称今年要做“全网最低价”;某东这边,官微一边承诺“买贵退差价”,一边表示现货开卖,根本不用等。
这满满的诚意,让身为“双11尾款人”的俱乐部成员们都感动了。要不是经历过十五年的大场面,差点还以为要花钱的是他们~
(图:京东官方微博)
不过,吐槽归吐槽,该买还得买。毕竟这么多好东西、这么多平台和福利,作为一名社会人,即使攒钱也要有底线~
都说花钱一时爽,一直花钱一直爽!但别忘了,双11包裹的背后,是还账单的痛苦。
为了不让自己下个月流泪,一个纠结且重要的问题就值得提前思考:如何才能“防手”反击,科学花钱?
为此,我们俱乐部内部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攒钱派认为,双11再香,也要以攒钱为重,量入为出;而花钱派认为,双11该花就花,买到就是赚,双方僵持不下~
就是这样的battle,在众人和谐友善的相互讨(tu)论(cao)下,最终还是总结出3个“防手”锦囊,供大家参考。
01 3个“防手”锦囊
锦囊1:请量量自家房子,看看囤货面积有多大。
双十一购物,主打一个量大优惠。平时按包卖的,现在都是按箱按捆,而且买的越多越划算。
很多忍不住剁手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就在家里囤了好几年才能用完卫生纸、衣服、护肤品等等。结果就是东西堆成山,家里变仓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很简单,在囤货前看看“锦囊1”就好了!请记住:
双11囤货花销 = 占地面积 * 房子单价
这样一来,我们赋予了囤货应有的库存价值,看起来是不是更值了?
锦囊2:请算出自个工资,看看购物价格贵不贵。
如果你经常看直播,肯定会听很多主播说“今天这东西真便宜!”特别双十一,买的什么不知道,但总感觉自己赚到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评价一个东西贵不贵呢?
其实很简单,打开“锦囊2”一算就清楚!请记住:
双11购物价格 = 打工时长 * 自己时薪
友钱提示:每天工作8h,月薪5000元约29元/h,加班越多时薪越低哦~
怎么样,现在还觉得东西便宜吗?
第3,请打开自己账户,看看收益还款够不够。
双11总有各种满减加赠,搭配一双剁不完的手,让我们轻松刷爆银行卡,欠下了某呗债,可谓招招致剩。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很简单,请用“锦囊3”试一试:
双11清空购物车 = 账户收益 - 账户亏损
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毕竟今年的市场,懂的都懂~
如果以上3个建议你都试了,相信今年的双11一定能攒下钱!
02 成员们的双11省钱指南
小莱:被抓壮丁的无辜文字码农
我的建议就三句:只买必需品,不刷省钱攻略,远离直播带货。
曾经我在《我是怎么一年存下10万的?》的文章中写过,自己是个存钱脑,日常消费频率极低的,双11想剁我的手是不太可能的,hhhhh。我只会在双11或双12囤好家庭需要的消耗品,比如纸巾、洗衣液等,其他不需要的一概不看。
除此以外,自己不会特别去刷什么省钱攻略,毕竟买的不如卖的精,与其研究各种满减玩法,不如买够需要的就关APP来的省钱,反正自己感觉便宜就好,情绪价值起码有了~
鱼塘主:才华朝气又迷人的宝妈
防剁手的第一准则是,合理预估自己的使用周期。
这三年口罩原因所致,我的忧患意识会让自己喜欢囤足够甚至过多的食品和生活用品,连制氧机我都备上了。
然而,很多东西至今仍未拆封,也常常在家里搜出很多过期的食品,着实大浪费。有时为了买二送一、满300-20而多买凑单的东西多半都是用不上的。在我给小朋友做财商教育时,一本《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对我触动很大,希望我与小孩共勉吧。
培根:磨磨也无文的内容撰稿人
不得不说,作为一名男生,双11并不是我的菜。
个人习惯是根据收益大小来消费,如果有能升值的东西一定会狂买;其次是日常消费的折扣,比如3个月会去的团购,半年内能消耗的纸巾、洗护用品等,只要优惠能覆盖持有成本,我都会考虑。
但是,有些数码消费是我的盲区。比如运动相机,买来只用过一次就放着吃灰,心痛ing。如果你也要买,建议先去某鱼刷刷二手市场,也许会有小惊喜哦……
2023-11-08 17: 31
2023-11-08 17: 22
2023-11-08 17: 18
2023-11-08 17: 14
2023-11-08 17: 14
2023-11-08 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