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精神是什么?
对于工匠,是创作时精雕细琢;对于科学家,是大胆假设严谨求证;而对于资产管理行业来说,是以专业方式、持之以恒地去锻造专业投资能力。
一群由专业人士秉承着专业精神打造的基金公司,天然拥有“专业”底蕴,未来能演绎不一样的精彩。博远基金正是这样一家公司。
公司总经理钟鸣远是市场公认的固收领域“老将”,因此,去年底博远基金获准设立就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钟鸣远表示,目前资管行业竞争激烈,新设立基金公司发展不易,在发展战略上必须走精品化路线,打造一家能真正以持有人利益至上、以投资业绩而非规模为导向的精品资产管理平台。结合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市场环境,博远基金拟选择可适当参与股票市场的二级债基作为首只公募产品,期待能打造出一只有“高辨识度”的产品。
【关于创业】
22年从业感悟凝结创业初心
中国基金报记者:去年11月21日,博远基金获准设立,也是一家由专业人士组建的基金公司,您近一年来做了哪些工作和规划?
钟鸣远:我的投资生涯经历了中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的壮大和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严格的监管框架、专业化运作导向、投研体系建设以及市场化薪酬和激励机制为特点的顶层机制设计,是公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而人才的培养与聚集则是行业快速成长的推进器。不过,公募基金行业也一度产生了偏离资产管理本源、专业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过度追求规模增长的情况。因此,产生了打造一家能真正以持有人利益至上、在目标上以投资业绩而非规模为导向的精品资产管理平台的想法。
正是这一想法激励我,从2016年中起就全职筹备博远基金,战略上会以“固定收益、稳健回报、全天候产品”为特色,这三年时间主要是从各个方面具体落实这一设想。
最核心的是投研能力方面,我们梳理了过去成功的投资框架,并落实到投研体系设计中。产品线布局上,初期计划尽快布局固收领域主流产品线。此外,也将充分发挥博远基金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的优势,发展“固收+”和混合型产品。
结合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市场环境,我们拟选择可适当参与股票市场的二级债基作为首只公募产品,希望能打造出一个“有辨识度”的产品,体现我们较好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规模是“水到渠成”
中国基金报记者:展望未来五年或者十年,您对博远基金有什么期许和目标?
钟鸣远:从最开始的投资管理时代、资产管理时代,发展到目前的财富管理时代,包括银行、券商在内的国内资产管理机构都在着力打造财富管理业务。我们要做的是,业务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未来努力的方向是基于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全天候管理的资产管理机构,因此,发力点就是这些领域,希望能在重点投资品种上体现出优秀的管理能力,充分参与到财富管理时代之中。
至于具体规模和行业排名,我们并没有那么在意。打造好主动管理能力,公司口碑深入人心,公司规模自然会“水到渠成”增长,不必刻意去做。没有投资能力的规模,也是短期的、不可保持的。
【关于业务】
从良好的业绩辨识度出发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作为公募基金固收领域的资深人士,战略布局会打造哪一方面竞争力?您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钟鸣远:对于管理规模的定位,我们的认识很清晰:博远基金的主要目标是把产品做好,让产品体现我们的专业管理能力,以专业属性带动规模提升是我们要走的路径。
从战术上讲,公司计划在未来1至3年打造出适合自身的市场辨识度,其中的关键在于专业性被市场认识和认可的程度。前期,公司的发展重点是布局核心的固定收益类基金品种,将陆续发行二级债基、纯债基金、中短债基金、混合基金、可转债基金等,通过鲜明的风格和良好的业绩体现专业管理能力,为投资人提供实现资产配置需求的专业产品。
从长期战略上讲,公司的目标是成为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全天候策略资产管理机构,希望可以跨越不同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为客户提供稳健的回报。
在红海竞争中做“精品店”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不少次新基金公司增资,运作压力很大,您认为新成立的基金公司该如何运作?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钟鸣远: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激烈,不做出精品是难以获得客户认可的,因此,新基金公司必须走“精品店”之路,将核心产品做出特色,才能在“红海”竞争中立足。相比大中型公司雄厚的综合实力,小公司很难竞争也难以赶超,需要更深入地打造好自己擅长的投资能力,“以点带面”去做。
比如养老目标基金对公募行业意义重大,博远也看好未来居民养老金业务大市场,也会努力布局此类产品,在合适时机推出。此外,目前博远基金着重发力“固收+”的专户产品,未来将在公募及专户上“两条腿”走路。
在基金销售渠道布局和销售方式上,我们也会在传统渠道、机构客户、直销客户三大方向同时发展。新基金公司在与机构合作时,有一些准入门槛要求,前期我们的准入推动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未来我们的重点还是努力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投资回报,让更多的客户、合作机构了解我们、信任我们。
【关于公司治理】
赋予人才以好的机制
中国基金报记者:业内评价,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更符合资管行业以人为本以及更专注长期的属性,有助于更好地为客户获取回报。作为“个人系公募”的发起人,您如何看这一观点?专业人士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有哪些优势?
钟鸣远:得益于行业的发展演变,公募基金公司从“以资本为本”逐渐转向“以人为本”,出现了员工持股和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
由专业人士发起持牌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行业公司治理上的重要变革,我们十分珍视这样的历史机遇。目前股权结构以发起人和员工持股平台持股为主,员工持股平台股份占比在同类机构中较高,所有股东均在公司任职,核心团队由具备公募基金行业资深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人士组成,运作效率非常高,沟通成本比较低,会高度重视客户利益。
由专业人士发起持股的法人治理机制使得持有人利益、股东利益、公司利益以及员工利益几方面协调一致,从而保障骨干员工最大程度地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也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能力,换句话说,赋予了优秀的人才以优秀的机制,能极大程度释放活力。
【关于行业发展】
值得关注的三个趋势
中国基金报记者:作为在资产管理行业从业超22年的资深人士,您如何看待未来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前景,将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钟鸣远:自2018年国家正式发布“资管新规”以来,资产管理行业整体面临的关键词是“回归本源”“打破刚性兑付”“净值化管理”。与此相适应,要求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由短期、刚性兑付向长期、市场化运作的方向转变,由规模导向向业绩导向转变。在此过程中,优秀的机构更需具备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能力。另一方面,信用风险市场化和低利率时代是未来几年内的趋势。两种因素叠加,资产管理业的竞争更加纯粹、难度系数更高,优秀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同时,未来AI等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工具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我们未来需要加紧布局的方向。一方面是国内股票、债券等市场都在发展壮大,广度和深度都会加强;另一方面,市场参与者也逐渐增多,长期机构投资者、海外投资者都在不断涌入,带来新的投资模式、投资思路及理念,更多借助AI是行业大势所趋,这样才能更好了解市场、了解主流机构操作,让投资更具前瞻性。
第三大趋势是被动投资正在兴起。2018年被市场称为ETF大发展元年,这一品种近两年获得迅猛发展,而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产品发展目前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银行子公司带来机遇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银行子公司逐渐开始运作,您认为这对公募行业有怎样的影响?博远基金做了哪些准备?
钟鸣远:银行子公司加入竞争,对公募基金行业肯定会带来一定影响,不过背后也有很大机遇。我们也在寻找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做业务“互补”的机会,相信银行理财子公司也会寻找市场上优秀的管理人合作,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于人才】
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实施股权激励
中国基金报记者:基金行业人员流动性很大,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如何吸引优秀人才?
钟鸣远:新设基金公司的管理运作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寻找和吸引优秀人才正是其中一项,也是我投入最多精力和时间的事情。
一家创业公司的负责人,必须对投资者负责、对公司负责、对团队负责,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只要在这个平台上专注做事就能得到能力的提升。
2016年公司筹建之初,就有了一批价值观和我一致的资管行业资深人士跟我共同走上这条创业之路。此后通过不断明确目标,完善股权结构、公司组织架构、投资决策机制,又不断地有资产管理行业的资深人士加入。目前公司共设有5个专业委员会、11个一级部门,员工近40人,固定收益、权益投资投研团队都已搭建,尤其对TMT、医药、消费等重点行业均有布局。人才结构上,高管团队以业内知名的优秀专业人士为主,部门管理人员也全部是资产管理行业的资深人士。
为了吸引人才,公司也会给予优秀人才具有市场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同时,公司股权结构中有员工持股平台,会根据中期考核对公司骨干及优秀员工以持股计划等激励。
对投研人才更看重“聪明+专注”
中国基金报记者:基金公司最核心的是投研团队搭建,应该如何培养投研新鲜血液呢?
钟鸣远:对投研人员的培养重点分为选人、用人、培养人三个环节。
在选人方面,在专业素养基础上,我更关注团队成员是否具备聪明和专注这两项基本素质,聪明的人能向着目标不断提升,而专注的人能不被各种噪音干扰。在用人方面,要充分尊重基金经理的个人判断,但必须是经得起讨论甚至争论的判断。在培养人方面,不仅要有好的机制保障,还要有好的做法,不能是指令式的教导。
我一直认为,没有所谓的“资产荒”,只有“能力荒”。在任何市场环境,总是有策略和品种能跑出良好的回报。一个优秀团队,每个人都要有能超出同行的过人之处,团队会特别鼓励并帮助每个人挖掘并发挥他的自身强项。对于投资经理,基于自身的专业领域去做主动管理,在市场风格与之吻合时把握住机会,在市场风格不符时耐得住寂寞,做防守策略投资,长期来看,业绩自然会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