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基金副总经理、量化及指数投资部总经理黎海威拥有19年海内外证券基金从业经验、近15年基金管理经验,曾任职于美国穆迪、贝莱德、香港海通国际,2012年8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在当前充满波动的市场环境之下,黎海威带来了他的新布局——瞄准目前炙手可热的ESG投资。他直言,早在4年前就看准了这一方向,并在ESG数据、量化模型等多方面做足了准备工作。
在黎海威看来,ESG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投资方式。在中国人均GDP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后,自然会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个人生活的幸福感,这也必然会反映到资本市场上来。当前,经济转型和ESG“基建”逐步完善,正是ESG投资值得布局的时刻,黎海威和其团队则采取主动量化的形式参与其中。
谈及后市,黎海威表示,目前宽基指数的波动率逐渐下行,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影响因素逐渐缓解之后,预计市场波动将持续减小,中长期布局机会已显现。未来一段时间,随着估值泡沫被挤出,投资将会更多回归本源,会更关注业绩稳定性、现金流等因素,市场短期难再现单一行业或赛道股暴涨行情,这也将更有利于量化投资策略,相信其比较优势会逐渐显现。
近四年的“大布局”
ESG成为近年来市场布局热点,众多机构投身其中。黎海威早在2018年就开始瞄准这一主题,并带领团队持续为此做足准备。
“ESG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投资方式,在中国人均GDP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后,自然会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个人生活的幸福感,这也必然会映射到资本市场上来。”黎海威认为,盈利增长水平并非评价一家上市公司唯一、最核心驱动因素,对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参与和推动也将成为评价和投资筛选企业的重要因素。
“这正是ESG的起源。它涉及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核心要素。”黎海威进一步阐述,“E”是指在环保方面或许短期存在一定的成本压力,但中长期坚持对社会发展有益;“S”则更关注社会溢出效应的平衡,如对劳工保护、妇女团体保护、员工福利等的重视;“G”则是指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质量、股权激励等方面。
早早看准了这一风口,黎海威和他的团队也开始了行动。据他介绍,景顺长城量化及指数投资部专门设立了ESG小组,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去勾勒、导入ESG众多因素,并建立了ESG的量化框架,亦遇到不少挑战,如ESG基础数据来源、ESG概念的本土化革新等。
黎海威称,受益于近两年“双碳”的推行,国内相关ESG数据提供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有200多家数据提供商;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信息披露也从纯自愿往半强制转化;各大研究机构、学术机构也迅速参与其中,团队近年来也和国内一些知名大学开展了紧密合作的研究项目。
一路走来,黎海威及其团队稳打稳扎,逐一攻克难关,例如,综合考虑技术能力、平台稳定性来筛选数据提供商,做数据清洗、梳理量化ESG投研框架、研发相关因子等,用自然语言NLP的方式进行处理、筛选,处理非结构化、非数字化的文本信息,等等。
源自海外的ESG投资在国内是一个值得挖掘的“金矿”。黎海威分析,在中国ESG领域,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方向的因子超额收益更为明显,环境友好(E)的因素则相对较为平淡,这可能是因为前两者因子在目前市场重视的股价评估体系中权重较高。另外,从因子表现的周期来看,结合当前国内量化基金平均三到六个月的持仓周期,ESG类因子在这个周期中产生的正贡献也比较稳定,总体来看,ESG量化策略在一年左右的“中周期”里可以产生相对稳定的超额收益。
数据亦显示,ESG相关概念的投资,长期表现相对更稳定。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ESG基金,在过去几年市场大幅震荡之际,都体现出了较强的防御性,配置价值明显。
用主动量化掘金ESG
如何掘金ESG这一风口?黎海威采取了他最擅长的主动量化方式。他即将掌舵的景顺长城ESG量化股票基金正是以符合ESG要求的股票为投资标的,采用量化多因子及ESG因子模型进行投资。
据介绍,截至目前,景顺长城基金的ESG主题库已有600~700只候选标的储备,可以充分满足宽基覆盖和分散的投资需要。
如何筛选ESG投资标的?黎海威表示,目前全球做ESG的主流方法是两个:一是做负面清单的“排除”,把不符合ESG标准的公司排除或降低权重;二是正面清单的“叠加”,把符合ESG标准的公司的权重提升上来。景顺长城会将两者综合一起用,既有排除,也有加权。
“定期的监管处分名单、环保、舆情、公司治理风险事件等会被列为考察对象纳入负面清单。若二级市场出现异动,除了量化团队,我们还会结合公司研究部的调研来了解更多企业的情况,再对其进行评价和筛选。”黎海威表示,正面清单是通过多因子投资框架,在符合ESG理念维度上超配一些有超额收益潜力的品种,如知识产权保护、股东权益保护、高管激励等。
不过,任何一个舶来品,都有本土化的过程。黎海威表示,ESG在中国实践和海外定义稍微有点区别,主要是考虑到本土化过程、机构接受度以及业绩,如对于白酒、煤炭等行业的看法,中国有自己的标准。
“与指数增强策略相比,主动量化策略利用量化模型主动进行全市场选股,股票池不局限于标的指数,股票选择范围相对更大,操作空间更为灵活。”黎海威表示,在风险控制上量化也有优势。
据黎海威介绍,抗风险能力方面,ESG基金整体的防御性比较强,不太容易踩中风险事件。这与ESG策略中大量使用“负面清单”剔除潜在风险公司有关。另外,从Alpha角度来看,ESG因子与传统量化因子相比,整体表现并不逊色。
在“黑天鹅”事件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量化投资的优势也非常明显。黎海威表示,他们的量化团队内设有专人持续跟踪“黑天鹅”事件;同时,由于量化持股分散,单一个股配置比例低,因此,即使是单一公司发生“黑天鹅”事件,对基金影响也较小。据他介绍,会尽量从事前风控角度去防范风险,同时,通过大数据等方式,对市场的风险点动态跟踪和处理。
“相对来说,我们在ESG这块的策略会更均衡一些,换手率也会比较低,这也是符合国家和产业中长期的发展路线以及ESG理念,因而,中长期来看,这种策略的Alpha也是相对稳定的。”黎海威说。
A股到了适宜中长期布局时刻
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一度被市场追捧的“黄金赛道”也受损严重。一直深耕量化投资的黎海威对A股也有自己的看法。
“今年A股市场确实出现相对超预期的跌幅,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国内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下,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和压力,叠加俄乌冲突、上海疫情等偶发因素影响,打击了市场信心,导致市场对经济下行风险、企业成长性非常担心,投资风险偏好快速降低。”黎海威表示,上半年指数波动率一度上升较快,目前宽基指数的波动率逐渐下行,一些影响因素逐渐缓解之后,市场也逐渐反弹。
黎海威表示,对后市相对谨慎乐观,目前是一个震荡磨底的过程,短期或有起伏,中期来看,市场信心开始逐渐企稳,配置价值逐渐显现,但后续若想继续有所表现,核心要关注宽信用落地情况。2022年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市场需要看到相关政策落地及效果,才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美股市场进入6月份面临加息可能或有震荡,此后海外因素所带来的冲击高点大概率会过去。从中长期看,目前布局是比较合适的时机。
谈及看好的赛道,黎海威表示,短期关注“稳增长”带来的投资机遇,看好超跌反弹、困境反转等板块,如航空、运输、旅游等;中长期看好新能源等成长性较强的板块。未来产品布局上会重视长期有发展、有稳定超额收益的行业。
对于量化策略在未来的表现,黎海威也相对乐观,一方面,随着市场估值泡沫被挤出,投资思维逐渐回归到投资的本源,业绩稳定性、现金流等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相对理性的行情对量化投资更有利;另一方面,短期不太容易出现单一行业或风格的赛道股暴涨行情,投资宽度比之前好,而这对量化这种概率投资也是有益的。
在黎海威看来,未来一段时间量化投资的比较优势会逐渐显示出来。今年以来,全市场大部分量化基金表现比较稳健,正是这一优势的体现。在这一背景下,黎海威表示,将会结合宏观面和风险偏好的演变,对量化模型进行动态调整。
2022-05-30 08: 19
2022-05-30 08: 14
2022-04-18 08: 24
2022-04-11 09: 27
2022-04-05 17: 46
2022-03-28 09: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