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基金冀楠:不断拓展能力圈 做高胜率投资

方丽 2021-08-30 10:39

规划清晰、独立思考、极具耐心……女性基金经理特有的细腻和坚韧,都体现在对博时基金冀楠的采访过程之中。

在投资风格上,冀楠也不随大流,她不会去讨论大小盘的风格,不做主动的仓位决策,也不做任何的行业轮动的投资,更不以“赛道”火爆与否进行跟随,她直言自己更愿意专注于做纯粹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出发,寻找真正能长大和能持续长得更大的公司,和这类公司一同成长。

做高胜率投资

2012正式进入证券行业的冀楠走的是“卖方研究员到买方研究员,再到基金经理”的成长路径。而不太一样的是,她过往投研经验更多聚焦于大消费领域,让她天然愿意做时间的朋友,对慢变量更在意。

谈及自己的投资风格,冀楠也直言自己是一个自下而上的选手,她不会去讨论大小盘的风格,不做主动的仓位决策,也不做任何的行业轮动的投资,更愿意专注于做纯粹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出发,寻找真正能长大和能持续长得更大的公司,和这类公司一同成长。

“从投资角度来看,我比较倾向于做高胜率的投资,坚持更深入下沉研究去将决策做对的概率提高。”冀楠进一步表示,她所投资范畴均为一些优质公司,会倾向于用合理价格去买入这类公司,只要不发生质变会尽量避免卖出,持有期会比较长,更期待通过长期持有来获得稳健可积累的回报。

在“拿得住、拿的稳”的背后,是冀楠对风险管理跟组合波动控制的重视。为此,她在投资上设置很多“禁区”——严格不会参与的股票:如不碰任何有太强政策依赖行业、如不碰有非常强宏观经济假设下公司、如不碰任何有治理结构瑕疵的公司,她对于管理层激进的公司也保持谨慎态度,以此来控制风险。

而在组合波动控制上,冀楠有自己一套,她坦率表示波动本身并非风险,但波动会提升犯错误的概率,因此她会尽力控制整个组合的波动。而她选择了控制组合波动的方法有二,一方面是进行适度的行业分散,另一方是是不同风险特征资产不同的配置比例。

“我一般把公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需求增长非常稳定,甚至不增长。在这个领域当中,龙头公司更多依靠竞争力的提高,在存量市场中获取份额增长。风险收益特征体现为稳定增长,估值体系相对成熟,波动区间也相对较窄。这类公司在组合中一般会占五成左右仓位。而第二类是在产业生命周期上处于快速成长期,行业空间还处在扩容过程中。整个行业和公司都呈现出较高速增长,同时匹配较高的估值水平,呈现高波动伴随高增长的特征。这类公司在组合中一般会占三成左右仓位。第三类是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优质公司,因为周期或者阶段性景气原因,出现波动从而处于底部。”冀楠表示。

冀楠反复强调,自下而上做投资,所布局的正是各个领域中能够长大的优质公司,她不强调过分低估或足够安全边际,更喜欢用未来的成长空间大小来做判断。

能力圈的不断拓展 消费-医药-制造业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基金经理的能力圈,而冀楠是沿着“大消费→医药→制造业”的轨迹,并仍在持续拓宽。

其实冀楠并不太喜欢用行业的角度去划分能力圈,食品饮料分析师起步的她,最熟悉的是消费行业,几乎每一个细分行业中的每家公司她都看过,因此她在消费领域构建了较深的能力圈。因消费和医药研究嫁接度非常好,因此她最早是从一些偏消费的医药开始入手,逐渐慢慢拓展到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渗透。目前正慢慢向一些制造业领域去去延伸。

“能力圈其实更多的是对一类公司的认知或是对一类公司欣赏,我自己是一位消费出身的基金经理,这样天然对于需求稳定性高、需求有效性强、需求韧性强等公司更偏好,同时喜欢竞争壁垒、竞争具备优势的公司。”冀楠直言,更欣赏长周期的成长能力强,以及长周期的业绩成长能力强的的公司。

冀楠在采访过程中反复强调,她在做投资决策之前会下很多功夫,研究周期会拉得非常长,对公司研究的下沉度要求非常高。

“不会轻易出手,除非研究深度支撑,才会做相应的投资决策。”冀楠表示。而在具体选股时,需求与供给是我非常关心的两个要素。

冀楠表示,所谓需求,本质上在股票选择中是一个“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近年来,市场中非常强调赛道论,但对她而言,并不会单纯通过把握需求来进行投资。她更希望需求是有效可见的,可以被理解的,是具备内生逻辑的。在她看来,消费、医药还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实际上都进入了需求稳定有效增长的阶段。

而在需求分析完成之后,冀楠更多的精力是聚焦供给端,即行业与企业层面。重点会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是竞争格局相对良好。第二是企业是否持续增强竞争优势。

未来看好三大方向

“在市场波动之中,投资的核心是依赖于最底层的认知和最底层信任。”冀楠谈及市场直言,而在她看来,底层的认知和信任来自于三大领域。

第一是冀楠非常熟悉的大消费领域,她比较看好高端酒、免税等行业。她表示,在2012年之前,消费行业的发展都是靠总需求扩张推动,行业发展有些简单粗暴,然而在2012年至2016年整个行业而经过了一个出清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而2016年之后,消费领域开始启动“消费升级”的新一轮周期,这一轮周期是非常“健康”的。第一,从需求角度来看基础更加健康;第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也非常明显,经历过行业调整期的企业关注增长质量要远远高于关注增长速度,这些公司增长久期是在被拉长;第三,消费升级的动力正在加快。

“从整个消费领域的这一轮复苏,这三个大的逻辑框架下都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冀楠表示,从长周期维度看,因此依然看好受益于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有望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增长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第二个被冀楠看好的领域是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之前,整个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补贴,而2019年之后,随着特斯拉model 3开始国产化和新势力的崛起整个新能源汽车需求进入到全新周期——不依赖于政策补贴而单纯依靠消费者自发需求,这样的需求体现出更强的有效性,新能源汽车公司也拥有较强生命力。

谈及后续,冀楠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整个需求渗透率会进入一个快速提升的阶段,目前新能车渗透率刚达到10%,会进入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中。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其他产业不同,中国这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比较优势。她尤其指出,中国有较强的成本管控的能力、工程师的红利、非常好的高效的研发的配套服务能力,这三大优势决定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也好,也是国内制造业的核心优势,其中会涌现出较多大市值公司。

第三个被看好的是医药行业。冀楠指出,医药是一个“长青”的行业,其实跟消费行业存在相通的地方。从需求角度而言,它所定位的需求其实是每一个人, 一方面,医疗服务相关需求实际上也在受消费升级的推动。另一方面,医疗器械和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相关行业,受益于全球产业向国内迁移的发展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