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行业,韩庆是为数不多的制造业实业出身的基金经理。
多年来深耕A股大制造领域,韩庆尤为擅长通过产业链比较,深度挖掘盈利驱动的优质公司。目前他已形成一套逻辑完整的产业链投资框架:寻找产业链上最具价值分配优势的公司。
在他看来,行业或产业链是不断动态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链各环节的上下游议价能力、竞争格局、相对强弱是动态变化的。通过深度研究产业链动态变化趋势,及其背后价值分配变化,大概率可以找到产业链上未来价值分配的高地,进而挖掘投资标的。
作为一名成长风格基金经理,韩庆的投资理念是寻找那些顺应经济发展趋势,能不断成长的公司。投资过程中,他会尽量淡化短期、外部的影响,更关注上市公司自身长期的逻辑。他认为,基金经理的专注和勤奋是或许是降低组合回撤冲击最好的办法。
站在当前时点,韩庆对于明年A股的投资机会充满信心。他认为,明年或将是中国经济新周期的起点,也可能成为A股新一轮周期的起步之年。根据行业或产业链景气度的驱动逻辑,他未来相对看好技术进步、渗透率提升、国产替代等三大方向。
韩庆担纲的泰康基金旗下泰康新锐成长混合基金于近日成立,该基金将重点专注“专精特新”方向,努力把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专注A股大制造领域
产业链投资框架三步走
转身公募行业前,韩庆先在一家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从事海外市场工作,2010年底进入证券行业历任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投资经理等岗位。在此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制造业领域研究和投资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制造领域涉及细分行业众多,此前的实业工作经历让他对产业链的理解更为深刻细致。
作为一名成长风格基金经理,韩庆的投资理念是寻找那些顺应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能不断成长的公司。
多年来深耕A股大制造领域,韩庆尤为擅长通过产业链比较,深度挖掘盈利驱动的优质公司。目前他已形成一套逻辑完整的产业链投资框架:寻找产业链上最具价值分配优势的公司。
在韩庆看来,行业或产业链是不断动态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链各环节的上下游议价能力、竞争格局、相对强弱是动态变化的。通过深度研究产业链动态变化趋势,及其背后价值分配变化,大概率可以找到产业链上未来价值分配的高地,进而挖掘投资标的。具体而言,韩庆的产业链投资框架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选取景气度处于上升趋势的行业或产业链。“我自己的偏好是做右侧趋势投资,所以更加倾向于配置景气上升期的细分行业。”
第二步是做产业链梳理及定位。通过对产业链的深度研究,判断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并定位哪些环节可能在未来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价值曲线高位。
第三步是选择公司。通过产业链定位,选择对应的公司。韩庆一般从差异化、管理层治理及发展战略、竞争优势这三个维度分析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
对于成长风格基金经常面临的净值波动挑战,韩庆认为,投资过程中短期的波动很难避免,这也是权益投资必须面对的挑战,他在投资时会尽量淡化短期、外部因素的影响,更加关注上市公司自身长期的成长逻辑。
“从我自身投资经验看,基金经理的专注和勤奋或许是降低组合回撤冲击最好的办法。把组合的持仓深度研究清楚,并保持高频跟踪,一旦发现重要边际变化时,及时做出应对和调整,降低持仓公司发生风险的影响。”
韩庆同时表示,市场受各种变量影响,会呈现出风格轮动的特征。这些投资流派和方法论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分别适合不同的市场环境。中短期,每个人都会受投资风格和市场风格吻合度的影响;但长期来看,只要把投资框架演绎好,将自己的风格发挥出来,相信大家都有可能从市场上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美国定位理论创始人艾·里斯(AI Ries)在《聚焦—决定你企业的未来》中提出,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精准定位,专业、专注,持续的学习、更新、迭代,在某一细分领域成为佼佼者,才是我们能够长期生存,保持自己独特竞争力的关键。”这一观点不仅成为韩庆的指路明灯,也在他的投资实践中不断得以印证。
明年或将是A股新一轮周期起步之年
看好“专精特新”的未来投资机遇
回顾过去的投资生涯,韩庆坦言通过产业链选股的框架,曾精准把握住很多机会,选出一批机械、半导体、光伏、汽车等行业中的优质公司,当然也会有遗憾的错过。未来,他会继续完善优化投资框架,希望把这个框架越做越好。
站在当前时点,韩庆对明年A股的投资机会充满期待。他认为,明年或将是中国经济新周期的起点,也可能是A股新一轮周期的起步之年。
目前,根据行业或产业链景气度的驱动逻辑,他认为明年三大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技术进步。一些正在发生技术进步或变革的细分行业或产业链,比如新能源新技术,包括光伏N型电池片产业链、4680大圆柱电池产业链等;汽车智能化产业链相关的自动驾驶产业链(传感器、芯片、控制域等)、空气悬架、一体化压铸、智能底盘等;虚拟现实,如VR/AR产业链。
二是渗透率提升。一些将进入高速成长期的行业,或行业发展可能将加速,比如大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产业链。
三是国产替代及自主可控。比如,行业信创、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科学仪器、高端数控机床及自动化产品。
“我多年来研究制造业,体会最深的是中国制造业不断地进步和提升。记得我刚入行时,我们虽然做出了很多的成套产品和设备,很多企业收入规模很大,但仔细去看,其中的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很多都依赖于进口或外资品牌。经过多年来不断地努力,越来越多的关键部件和技术被我们所掌握,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不断提高。我相信,未来这一趋势将延续,我国将形成自己的全球独特竞争优势。”韩庆表示。
韩庆担纲的泰康基金旗下泰康新锐成长混合基金于近日成立,该基金将重点专注“专精特新”方向,努力把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在韩庆看来,“专精特新”作为A股大制造领域的一大方向,代表了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对于“专精特新”的投资思路,韩庆表示,将从产业链升级和价值链重构两个角度出发。
其中,产业链升级是指建设新型工业化体系,发展符合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新兴行业。价值链重构则主要通过自主可控、国产替代、能力提升等方式实现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任务,尤其是在基础材料、关键设备和系统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2022-12-19 08: 15
2022-12-19 08: 14
2022-12-19 08: 14
2022-12-19 08: 12
2022-12-12 08: 33
2022-12-12 08: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