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股市债市表现不佳,截止10月13日,沪深300指数较年初下跌14点,受股票市场下跌影响,部分偏股混合基金、偏债混合基金、二级债基表现均不达预期。但与此同时,股票市场估值很低,多数估值指标处于历史低位区域,宏观经济的复苏预期也在不断加强。在这种情况下,股债混合类公募产品以追求稳健收益为目标,是投资者一个较好的选择。近日,记者专访了中信保诚瑞丰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提云涛和杨立春,之前他们两位已共管中信保诚至瑞、中信保诚至选、中信保诚新旺回报多年。
提云涛,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博士、数量经济学硕士、数理统计学士。1998年便开始从事量化投资研究,是行业里最早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之一,拥有25年数量金融从业经验,23年证券从业,7年基金管理经验。曾任中信证券研究部门金融工程总监、平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数量投研部总经理、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总监首席分析师、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曾7次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并获 Asia Money亚太区量化最佳分析师”。现任中信保诚基金量化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杨立春,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11年7月开始固定收益研究工作,12年证券从业经验,8年基金管理经验。2011年7月加入中信保诚基金,历任固定收益分析师、基金经理。
量化思维在资产配置方面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
“固收+产品的资产配置一是股票二是债券,要通过历史数据的统计和研究得出如何配置才能降低风险,以追求较大性价比的收益。”
提云涛表示,有人认为历史数据是刻舟求剑,未必能解释当下市场或者预期未来,但是所有的投资其实都假设在一定的条件下,历史是在不断重复的。以股票和债券的配置比例为例,如果以年统计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历史数据显示随着权益配置比例的提高,固收+产品跑输市场的概率会增大,当二级债基权益配置比例突破了上限20%后,产品获得负收益的年份就会增加。
“这种长期的统计非常有用,它表明了该类产品权益的上限应该是多少。”提云涛还补充说,在估值、经济基本面、市场的环境、政策等投资要素的分析上,也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评估,他以估值为例说,假设权益配置中枢设定为管理资产的15%-20%,那么就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判断何时的配置比例应该高于或者低于权益中枢。“通过量化研究发现,历史上沪深300指数创两年新低后,虽然短期可能会继续下跌,但今后半年或者一年上涨的概率特别大。”
量化投资方法可以运用于风控
在风险控制方面,量化方法也能起到很大作用。“其实量化方法最早就是用来控风险的。”两位基金经理表示,可以根据统计不同股债比例的历史回撤情况,总结出投资中必须遵守的纪律,他举例说,去年底债市调整,其所管理的产品回撤并不大,正是因为严格执行了风险控制的成效。
负责固收的杨立春表示,在债券投资方面,量化方法对控制更有帮助,在此基础上争取提高超额收益。“在市场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风险,量化投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分散,要求标的之间的相关性尽可能低一点,要考虑到行情极端波动的情况下,控制回撤的办法。”
杨立春表示,自己在债券收益率相对较高位、杠杆资金成本比较低时,可能会考虑适当加一些杠杆,但不会加太多,团队会视情况选择是否根据一些既有统计规律又有逻辑的量化指标,加上主动的调节,使回撤减少,改善客户的体验感。提云涛则表示,团队会考虑更长期的主动管理逻辑。
“止损或者择时加仓不是主要的。”提云涛表示,在量化投资中,自己更偏向于做有逻辑的量化。“量化不只是数学,也不只是计算机,它是做金融的逻辑,如果指标既呈现了统计规律,又有长期正确的逻辑,那是合适的。”
提云涛的这种投资理念属于量化中的少数派,过往来看,换手率较低、喜欢长逻辑、更侧重于公司基本面。他认为,虽然投资永远是看结果的,但是方法要适合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获得超额收益。
(以上内容不代表投资承诺,也不构成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请以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为准)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具体信息请以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公开披露的法律文件为准。如果您购买的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本资料如涉及观点的,仅为当前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也不构成未来中信保诚基金旗下产品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行业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基金管理人所提及观点对市场未来走势不构成任何保证。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信保诚基金不承担更新义务。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等级评价与基金法律文件中风险收益特征的表述以及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风险等级的评价均可能存在不同,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需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匹配检验,并在了解基金产品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行业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3-10-23 08: 50
2023-10-23 08: 44
2023-10-09 07: 31
2023-10-09 07: 31
2023-09-25 11: 13
2023-09-25 07: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