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随着市场快速震荡下行,大多偏小盘风格的量化基金净值出现较大回撤。面对冲击,也有基金经理因始终把风险控制作为重中之重,对风格、行业暴露进行严格约束,回撤控制在较低水平,并在近期的市场反弹中斩获不错涨幅。
东兴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李兵伟便是其中之一,他管理的东兴宸祥量化基金自2022年1月成立以来,累计净值表现在同类产品位居前10%。
在李兵伟看来,尽管短期内由于极端行情的出现,量化策略会阶段性失效。但中长期看,优秀的量化策略依然能够获取稳定的超额。这次风波之后,经受住风波考验的量化产品管理人,有望在行业变化中继续前行。
量化基金史诗级大回撤
敲响行业警钟
2024年,量化基金遭遇严峻考验,虽然近期迎来一波反弹,年内业绩回调幅度依然显著。这轮净值大回撤引发市场关注的同时,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东兴基金权益投资部量化基金经理李兵伟表示,复盘来看,本轮量化基金净值大回撤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伴随着年初股票市场快速震荡下行,从1月中下旬开始,雪球产品大量敲入,诱发市场负面情绪,导致中小盘指数下跌,股指期货的基差扩大到历史极值。之后,不断走阔的基差使得部分量化产品(如股票量化中性产品等)出现平仓需求,进而间接导致中小市值股票被进一步抛售。再之后,稳定资金入市,中小盘指数ETF(主要是中证50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净买入量异常放大。出于避险和套利等需求,市场上各方资金轮番买入各宽基成分股,再度恶化了非指数成分股的流动性,多空力量失衡。在各个事件推演以及多方因素共振下,市场上出现了指数成分股与非成分股之间极端分化的现象。
“作为全市场选股策略的指数增强产品,持股数目较多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而在节前的极端环境下,持仓分散的投资优势恰恰变成了劣势,超额收益出现史诗级回撤。”李兵伟称。
李兵伟分析,在本轮极端行情下,不同的基金产品回撤幅度不尽相同,主要是由于对持仓风格、行业暴露约束的松紧不同。相对而言,基金持仓若出现较大的小市值暴露,回撤幅度更大。在基金运作过程中,如果风控层面更加完善,净值回撤相对较小。
作为亲历这次量化行业大回撤的一员,在基金运作管理中,李兵伟所在团队保持了足够的定力。
据其介绍,东兴基金旗下的量化基金产品采用全市场选股下的指数增强策略。自产品运作以来,始终把风险控制作为重中之重,放在比超额收益更靠前的位置,对风格、行业暴露进行严格约束,同时持股数目也较多(一般超过300只)。
“在这次极端市场环境下,我们时刻密切关注市场环境并跟踪模型表现,但并没有对风控模型参数进行人为干预,而是对量化投资这一投资方法论再一次地身体力行。当然,自2月8日反弹以来,我们也未对风控模型的参数进行人为干预。我们的量化策略经过不断打磨迭代,长期看,能够获取稳定的超额收益。”
优秀量化策略
中长期仍能获取稳定超额
随着投资年限的增加,李兵伟的投资理念也日渐成熟,价值投资理念更加深入灵魂。
在股票组合构建方法中,李兵伟尤其重视基本面因子的应用,运用多种量化手段构建性价比高的股票组合,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
在他看来,股票市场是一个波动很剧烈的市场,但只要坚持按照符合逻辑的方法去构建组合,随着时间的累计,一定会取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李兵伟认为,尽管短期内由于极端行情的出现,量化策略会阶段性失效。但中长期看,优秀的量化策略依然能够获取稳定的超额。而从海内外历史经验看,由于短期交易踩踏引发的流动性危机所导致的alpha大回撤,在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后,往往也会快速恢复。当然,这对管理人的能力与定力考验较大。
“这次的市场冲击,再次提醒我们,要对市场保持敬畏。但是,投资不能因噎废食,我们不应该否认量化这一投资方法本身,而是应该去思考如何更好更稳地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超额来源,同时完善风控手段。”
李兵伟表示,这次风波之后,部分管理人或将出清,但经受住风波考验的量化产品管理人有望在行业变化中继续前行。
结合自身的投资实践,李兵伟认为,在股票量化领域,多因子体系的量化选股模型成熟度较高,投资绩效较好,未来会在这一投资框架下,继续优化与发展。
“从国内外量化发展的经验看,每当出现全行业的大回撤后,部分量化策略的拥挤情况会得到释放,之后的市场环境对量化投资会更为友善。因此,后市指数增强产品的超额水平值得期待。”
对于哪些因子可能成为今年的关键因子,李兵伟表示,量化行业发展至今,能用一两句话描述清楚的,往往不是alpha因子,而是beta因子。最近的行业大回撤,就是最好的例子。这再一次明确地告诉投资者,即使市值因子在过去两年表现出色,依然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当然,现在回头看,最近已经发生了)出现重大回撤。
2024-03-04 08: 45
2024-02-26 09: 35
2024-02-26 09: 07
2024-01-29 08: 30
2024-01-22 07: 30
2024-01-22 07: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