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素投资, 我们秉持开放式架构(Open Architecture), 真正实现全市场优选管理人。通过挑选优秀的管理人、资产配置及组合动态管理,以追求长期稳定投资收益为目标,致力于帮助全球投资者提升财务安全。”最近罗素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谭颖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说。
公开数据显示,罗素投资(Russell Investments)在全球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3301亿美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资产咨询规模为2.9万亿美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是全球领先的基于多资产、多管理人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解决方案供应商。
作为全球知名FOF/MOM管理人和投资解决方案提供商,罗素投资在2007年就开始研究中国的A股管理人。其后,通过面向海外机构投资者发行的罗素中国股票基金,以及和中国金融机构的一系列深入合作,进行了在中国FOF/MOM投资领域的开创性探索和实践。2020年2月其在上海的外商独资公司(WFOE)罗素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并在同年12月发行了其在中国的首个私募基金。
关于明年的资产配置,谭颖表示,罗素投资对国内A股的观点更加乐观,会更加积极布局。团队目前更加关注中小市值及低估值领域,重点关注消费、金融、受益进口替代及国产升级的制造类企业、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医疗服务及科技类公司。还有对商品CTA策略和市场中性策略中期展望并不悲观,但对国内债券总体比较谨慎。
基于开放式架构 积极践行主动管理型FOF
谭颖表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罗素投资都专注于FOF/MOM这一领域,并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多管理人的模式已刻进了公司的DNA之中。其秉承的基本理念就是:没有任何资产或策略能够永远胜人一筹,也没有任何管理人能够无所不精。因此团队坚持全市场开放的架构,致力于寻找市场上优秀的管理人,并通过资产配置与智慧分散的投资理念,提升全球投资者的财务安全。
关于主动管理型FOF的特点,谭颖称,罗素投资本着“我们不管理管理人,我们管理敞口”的原则,在优选管理人的基础上,将底层管理人能力和罗素定位策略相结合,自上而下(资产配置观点)和自下而上(管理人选择)相结合,全面检视组合在价值、动量、质量、规模、波动性、信用、久期、杠杆等多种因子上的敞口,尽量避免“无意识”风险,并将投资团队的观点充分地反映到投资组合中。总之,利用基础风险数据分析、压力测试、市场敏感度分析、回测等方式多维度检测、衡量、掌握组合风险,动态调整管理人、策略、因子、资产等应对市场的变化,是主动管理的核心。
“可见主动管理型FOF既不同于拼盘式的明星FOF组合,更不是一个底层产品销售的通道。”谭颖强调。前者由于缺乏“有效分散”,往往会出现风险敞口的集中和叠加,或者不必要的敞口对冲,长期来看,未必能达到FOF平滑组合风险和通过“复利效应”帮助投资者实现中长期收益目标的效果。
定性研究比定量研究更重要 挖掘创造持续可观阿尔法的管理人
早在1969年,罗素投资在美国开创了投资管理人研究先河,首推养老金投资咨询服务。11年后,罗素投资研发了市场上第一个多元管理人(MOM)产品。随后,其MOM产品开始覆盖多个资产类别,研究的管理人亦包括对冲基金、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和房地产等另类投资类别。
谭颖告诉记者,寻求能创造可观、可持续的超额收益的底层管理人是FOF/MOM策略的一个起点。罗素投资选择管理人,讲求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且特别看重定性方面的研究。“因为定量研究仅是根据历史业绩的外推,但是我们更想要未来的、前瞻性的看法。我们的研究员,包括我们的客户,关注的是实施投资后,底层管理人未来能否创造可观的阿尔法,且这个结果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因此定性分析是管理人研究的关键,而做好定性研究,需要有久经市场考验、反复实践的逻辑和投资流程,并由经验丰富、视角多元的研究团队实施。研究团队亦会从众多维度分析每个策略的历史持仓和业绩,但这主要是为了验证他们定性分析的结论,因为投资工作往往面临‘知易行难’,只有真正优秀的管理人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从这个角度,历史业绩在整个投资尽调过程中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她也表示,“管理人尽调过程中罗素投资海外专家团队的参与给整个管理人研究带来了独特的全球视角。他们作为本土团队的‘回声板(sounding board)’,在管理人的最佳操作(Best Practice)、投资研发的行业趋势等方面,带来了跨市场和跨周期的观点,帮助在岸研究员不断检视观点,避免潜在盲点。这在私募管理人的研究,尤其是另类策略的研究里,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罗素投资全球管理人研究团队统一运用“4P”的框架,即人员组织(People)、投资流程(Process)、 投资组合(Portfolio)以及业绩表现(Performance),并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和积累,建成了全球管理人研究平台和数据库。“4P”的研究框架过去10多年也在中国市场也得到了充分的检验。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员需要按照每个策略的收益来源、主要承接的风险、策略的风格(比如质量成长、核心价值等)分类,这主要出于组合构建和管理的需要。谭颖说,在构建组合时,管理人层面,组合经理需要考虑备选投资策略的特性,关注和其他投资策略之间的关系,包括风格因子、行业、持仓等多个维度的相关性、互补性,并反复斟酌投资的时效性,以决定资产配置下的具体投资策略的选择。“我们优选的底层子基金管理人主要‘负责’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和市场环境里内创造可观的超额收益。而我们作为FOF策略的顶层管理人,更关注整体组合的风险敞口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在具备较高确信度的场景下,我们会选择适当的市场工具对组合进行主动调整和管理,以提高组合整体的风险收益比。”
投资流程充分本土化 动态资产配置框架助力投资
资产配置是多资产FOF组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维度。一般而言,资产配置分两个层面,战略资产配置和动态资产配置。在多资产组合中,战略资产配置是投资团队从目标客户的给定的收益、风险容忍度、流动性等参数出发,形成的组合的长期资产配置中枢。它亦决定了绝大部分的组合长期回报水平。“罗素投资在全球对数百个资产形成了长期资本市场假设,包括中国股票和债券,这是形成每一个投资策略战略资产配置的基础。”谭颖表示。
在组合中枢配置的基础上,动态资产配置,或者相较中枢的偏离,是组合经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谭颖介绍,罗素投资通过大量的实践验证,形成了基于周期 (Cycle)、估值 (Valuation) 和市场情绪 (Sentiment) 三支柱的CVS动态资产配置框架,用以指导组合具体资产的仓位管理。三支柱中,周期捕捉宏观环境和流动性状况对资产(包括风格)的周期性影响,估值用来衡量资产的长期回报潜力,市场情绪捕捉短期的市场行为偏差和认知错误。罗素投资中国团队在海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本土化,其底层信号既包括全球宏观策略专家和国内团队精选的变量,也包括了由机器学习从海量宏观金融变量中挑选的变量。例如国内的模型中以社融为代表的信用指标是反映经济活动的重要信号,而在海外,通胀指标更为重要。
“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一套稳健的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可以帮助组合经理从市场超级复杂的信息流中整理出有效的信号,区分市场信号和市场噪音;也可以帮助他们一定程度上克服人性的错误与弱点,避免这种行为偏差在极端市场情况下对组合造成强破坏,从而控制组合回撤,帮助达成长期的投资目标。同时,这个框架也是投资团队交流的共同语言,和客户沟通的有效方式。”谭颖强调。譬如,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市场股票风格的演绎非常极致,而股票风格CVS亦持续给出看多中小市值股的信号。具体来看,主要原因一是积极的周期(C)因素(稳健经济增长更加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相对盈利表现);二是颇具吸引力的估值(V)水平。这和投研团队的主观判断相辅相成,高度一致,增强了组合经理在这个因子上承接风险的确信度。
对权益类资产更加乐观 明年会更积极布局A股
关于对权益市场的展望,谭颖表示,运用CVS框架分析,周期方面虽然今年下半年总体经济动能回落,但积极的政策信号越来越明确;估值方面,经过7月份以来的调整,整体股票定价更加合理,股票资产更有长期配置价值;整体市场情绪指标过去几个月以来有所改善。总体而言,罗素投资国内团队对国内A股的观点比上半年更加乐观,明年会更加积极布局A股市场。“在具体投资操作上,我们在今年初1/2月的建仓期对股票配置相对谨慎,但随着CVS信号从‘谨慎’转为‘中性’,组合的股票仓位也在市场调整后提升到了接近中长期中枢权重的位置。”
在股票风格方面,团队目前更加关注中小市值及低估值领域。谭颖解释,在过去几年的机构抱团行情中,大型企业的估值被推到了历史高位,大大降低了未来收益预期。另外,政策变化下部分行业巨头面临业务转型压力,增长强力也受到挑战。相反的,随着全球经济在持续的疫情中逐步复苏,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更高的经营弹性,受益预期更显著,因此年初以来中小盘股票指数表现显著好于大型企业股票指数。虽然三季度以来的限电限产等政策对复苏及中小企业经营带来压力,但相信更多是短期因素。另外,在产业政策仍具一定不确定性,以及国内外通胀预期不断发酵的大环境下,低估值股票或更具安全边际。展望明年,团队对明年国内经济并不悲观,尽管2022年第一季度或仍有压力,但是随着宽信用政策的陆续出台,市场会重启经济增长预期,届时预期差的修复将更加利好低估值股票。
行业方面,团队关注重点是消费、交通运输、金融、受益进口替代及国产升级的制造类企业,以及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医疗服务及科技类公司。
谭颖称,对于消费板块,团队认为当前消费受压抑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明年疫情进一步消退,经济活动正常化,消费复苏是大概率事件。特别是随着国家关于共同富裕,鼓励三孩相关政策的出台,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将进一步提升,着眼于大消费的企业将从这些结构性趋势中获利。交通运输行业也是同样道理,频发的零散疫情及各地的管控措施对正常的商旅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行业大面积亏损,经营情况降至冰点。“一旦疫情开始缓解,我们认为行业需求或迎来报复性增长。”
对于金融板块,谭颖认为,其行业基本面的改善仍一定程度上被市场忽视,目前仍是价值洼地,在明年宽信用的预期下,估值修复可期。
制造业方面,她也表示,受益于完善的供应链及技术进步,国内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新型能源等领域建立了领先的竞争优势,也享受了巨大的增长机会及收益。然而,市场主要关注点仍然集中在少数行业龙头及小部分上下游企业,整个供应链中仍然有非常多结构性机会等待投资者挖掘。对于科技公司,受今年芯片短缺影响,电子元器件、芯片半导体板块整体处于高景气周期,经营状况产销两旺。然而,芯片短缺的情况已经得到缓解,2022年将进一步改善。到时候该板块将面临巨大的分化:研发实力较弱的企业市场份额或逐步下降,而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会逐步胜出。
对于国内债券,罗素投资的观点比股票更加谨慎。谭颖说,当前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估值已经偏贵,而股票估值更合理,债券中长期性价比明显低于股票。其次,尽管最近经济回落利好债券,但是展望明年,宽信用的预期和CPI通胀上行可能令债券承压。信用方面,高等级信用价差重新压缩至历史低位,总体看来性价比较低,尤其是弱资质城投债和银行资本债。
另类策略方面,商品CTA策略和市场中性策略近期都出现一定回撤,但团队对上述两大类策略的中期展望并不悲观。谭颖表示,市场中性策略方面,今年高频量化类策略规模的急速扩张导致部分管理人超额收益大幅摊薄。但是中长期,认为这类高频策略对传统基本面投资的管理人仍是极好的补充,丰富了短期超额收益来源,并从投资区间的角度给组合带来了一定的分散。尤其是,团队预期明年市场机会的“广度”将有较大增加,而市场中性策略相较于今年,或更有望受益于其高度分散的投资组合。商品策略方面,尽管目前部分品种的价格受政策面影响有所压制,但商品市场供需格局紧张的局面未见改善,甚至有望随着疫情的消退、经济活动正常化及国内刺激政策的推进而进一步加剧。
主动管理型FOF市场空间广阔 定制化个性化产品是发展方向
海外FOF/MOM策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品形式,背后代表的是养老金管理、机构外包CIO(OCIO)模式,和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以其中的机构外包CIO业务(普遍以FOF/MOM方案落地)为例,过去几年增速明显,一些咨询公司预计美国市场今后会以每年5%的增速发展,而欧洲市场的增速或将更快。这在海外成熟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业务发展机会,也是很多全球资管机构未来业务的发力点和着重点。
国内来看,过去几年,从需求端看,财富管理市场蓬勃发展,居民的理财需求不断深化;另一方面,从市场结构端,基金和策略品种得到极大丰富,市场参与主体的机构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都为FOF/MOM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土壤’”,谭颖表示,“对于FOF/MOM策略,我们认为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是产品体量和市场占比相较海外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从产品类型而言,国内市场早期的FOF大多为通道型或拼盘型的产品,组合管理层面较为粗放,整体上母基金层面的主动管理能力没有很好体现。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强调主动管理,我们认为这是很好的趋势,一方面能进一步优化FOF产品的风险收益比,一方面也能使得第二层管理费的收取更为合理,提高投资者接受程度。”
谭颖认为,基于开放式架构的主动管理型策略也会是国内FOF/MOM市场长期发展的方向。
“即将过去的2021年也可以说是中国FOF策略发展的一个重要年份,投资配置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罗素投资中国团队将继续发挥在这一细分领域所拥有的‘全球视角,本土经验’, 秉持全开放式架构,专注顶层主动管理能力,继续为投资者个性化投资方案的需求提供解决途径,助力我们的合作伙伴提升其组合配置与定制的能力。”谭颖强调,创新一直是罗素投资半个多世纪以来根植的理念,未来通过与国内金融机构更广更深的合作,希望在FOF策略的研发上进一步开拓,例如ESG主题产品,多因子和跨境多资产策略,希望为中国和海外的投资者带来更多更优的选择。
2022-01-21 18: 42
2022-01-20 00: 38
2022-01-19 17: 41
2022-01-18 18: 04
2022-01-17 08: 10
2022-01-16 17: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