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君带你看年报|科技股才是未来?这些科技感超强的基金经理,透露了这些信息……

基金君 2022-04-05 20:47

2021年基金年报披露已结束,作为与持有人沟通的重要窗口,基金经理们通常会在年报中总结自己过去一年的投研策略、投研思路与最新研判。

然而基金经理年报众多,除了关注大佬级别的明星基金经理之外,投资者该如何从年报中获取对投资“有用的信息”,从看个热闹向看个门道转变呢?

这个年报季,基金君带你看年报!

本期,基金君以科技行业为主题,选取了市场中一批市场中关注度较高的基金经理的年报,看一看他们当下对于科技行业的长短期看法以及2022年的投资思路。他们分别是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博时基金肖瑞瑾、宝盈基金张仲维、富国基金李元博和交银施罗德基金郭斐。

回顾2021 新能源无疑是“最亮的星”

回顾2021年,A股市场表现极端分化,全年基金收益率头尾相差巨大。国内经济冲高回落,顺周期的大市值白马均值回归、表现疲弱,小市值公司表现活跃。

报告期内,沪深300指数下跌5.2%,创业板指数上涨12.02%。双碳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包含新能源(电动车、光伏和风电等)和旧能源(化工、有色、煤炭和钢铁行业等)均表现亮眼,而新能源赛道在强劲爆发的产业趋势下表现一枝独秀,成为A股市场最亮的那颗星。 

行业上来看(以中信一级行业),2021年涨幅最大的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基础化工板块,分别上涨50.41%和48.05%;跌幅较大的行业为非银行金融、消费者服务,分别下跌20.41%和24.45%。 

迎来宏观上最不确定的一年 ?不改中长期乐观预期

尽管2022年开年来A股主要宽基指数呈现一定调整,并延续了四季度以来的逆向分化结构,肖瑞瑾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流动性和基本面三大要素后,对2022年A股市场整体依然呈结构性积极看法,“相信那些优质成长企业具备穿越宏观经济周期的潜力。”

李元博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或许是宏观上最不确定的一年,机会与风险并存。海外流动性的收紧很可能扩大到全球范围,当前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展望2022年,交银施罗德基金基金经理郭斐表示,尽管逆周期的政策正在徐徐展开,当下需求的继续走弱以及依然高位运行的成本压力使得盈利下修的周期正在到来,郭斐依然相信稀缺的、强劲的盈利增长前景是能够抵抗估值向均值回归的地心引力的有力武器。

虽然面临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以及全球流动性宽松政策难以持续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张仲维对A股市场中长期依旧保持乐观态度。“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将顺利转型,新兴行业将持续蓬勃发展。”

杨锐文:地产是阶段性机会 但投资要选择未来

对于2022年的行业配置思路,几位基金经理主要集中在高景气成长与科技创新等方向。

其中,肖瑞瑾主要围绕新经济成长和旧经济复苏两条主线进行配置。新经济方面,重点关注智能汽车、新能源、半导体材料、消费电子创新等成长方向;旧经济方面,重点关注居民消费修复驱动的投资机会,长期看好中国消费的“新四化”:消费中国化、智能化、虚拟化和老龄化。

李元博将重点关注消费电子、物联网、传媒行业,以及政策自上而下鼓励的方向进行投资。自下而上选择细分行业龙头,特别关注政府支出受益的方向,回避地产产业链下行受损的方向。

张仲维表示,未来主要围绕科技产业创新趋势来挖掘新的投资机会,自上而下选择高景气成长行业布局,辅以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来组成投资组合。

其实开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政策暖风频出,行业颇有乍暖还寒之势。据Wind数据显示,申万一级房地产指数年初至今涨幅已达10.77%,近20日涨幅达到10.93%,位列28个行业涨幅首位。对此杨锐文表示,稳增长相关的行业会出现阶段性机会,地产及相关产业链或许也将会有一定的估值修复。但是,这些都是阶段性机会,都不是未来。

“我们投资依旧要选择未来,因此,我们认为优质的科技龙头白马股以及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市值龙头的机会更大。”杨锐文在年报中分析,尽管2021年大市值股票均出现大幅调整,部分严重高估和长期透支的白马股的下跌可能是一去不复返,但是他依然相信,普跌的过程一定会存在不少错杀的机会。另外,中小市值公司经过多年估值消化,已经出现一批估值合理且高成长性的标的,这里面蕴藏着很多机会。

就具体的制造业来看,杨锐文指出,2021年几乎是制造业成本压力最大的年度。随着能耗双控一刀切的政策的纠偏,资源品价格大概率是回调的态势。“预计2022年的制造业企业的业绩将很好看,市场的聚焦点会偏向于科技与制造相关的股票。”

引用杨锐文在年报中的一句话,“科技股可能已经不是投不投的问题,而是怎么投的问题。或许,如果忽视今天的中国科技股,就犹如十年前忽视美国科技股一样,时代的抛弃连一声再见也不会有。”

看好半导体高端化进程  智能汽车将铸就下一个10年的繁荣

在年报中,基金经理会就看好的细分方向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而半导体、智能汽车与元宇宙也成为本次基金经理们讨论的重点板块。

1)半导体

李元博指出,半导体产业链在经历了 2021 年产品缺货导致的价格上涨后,出现了库存的积压,2022 年将面对持续的去库存和芯片代工成本的持续抬升,盈利能力将面临重大考验。

尽管2021年下半年以来,半导体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杨锐文称之为“市场仍停留在把半导体视为炒景气度的方向“,但同时,杨锐文依然坚定这次半导体的机会不是一次性机会,而是长期的机会。“这次半导体不仅仅是缺芯带来的量价齐升,更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半导体企业走向高端化的进程在加速。”

杨锐文表示,不同于2021年半导体普涨的情况,2022年将清晰可以看到哪些公司实现了产品和领域的突破,哪些公司只是缺芯涨价带来的鸡犬升天。半导体产业的景气度肯定走向分化。

就具体的投资方向而言,杨锐文主要长期看好功率半导体和汽车半导体。过去,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增长相对稳定,主流晶圆厂和IDM企业的扩张同样是缓慢的,然而,碳中和的突然爆发成为前所未有的强驱动力。

随着汽车的电动智能化的推进,汽车半导体将呈现倍数级别的增长,整个车规级半导体市场最终可能达到将近万亿级别。从供给角度,由于车规半导体主要是以海外IDM企业为主导,考虑到海外企业的扩产效率和速率较低,车规半导体的供给释放速度将不容乐观,车规半导体的紧缺可能将长期存在。“无论从供给角度还是需求角度,未来十年的车规级半导体必然精彩纷呈。”

2)电动智能汽车

不同于市场上的普遍看法,李元博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或许已经过了最黄金的时期,各个环节产能的瓶颈逐渐被打开,竞争加剧,需求增速边际的下降,因此在这一阶段需要自下而上选择竞争格局足够好、壁垒足够深厚的公司进行投资。

张仲维则表示,智能汽车市场将迎巨大变革,铸就下一个10年的繁荣。结合目前行业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及各大主流厂商的积极布局,张仲维认为,未来好的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功能等,那些能够给予消费者截然不同的驾驶体验、能够帮助车企更好的梳理品牌形象、刺激消费者付出溢价购车的功能将更为重要。而这些功能也正是苹果、华为等科技巨头所擅长的领域。

杨锐文指出,相对2022年的电动化,自己更看好2022年的智能化的发展。此外,他也对于智能化2021年表现相对平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杨锐文看来,2021年汽车严重缺芯对智能化带来较大的冲击。智能化实际上是与汽车整体销量挂钩的,并非只挂钩电动车。然而,随着ST等大厂的芯片受马来疫情的影响基本消除,芯片短缺问题在逐步缓解,汽车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缺芯过度消耗库存以及累积大量待交付订单,一旦有所缓解,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增长将重回高速通道。

3)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在过去的一年中高频次地出现,并阶段性带动了一波相关的热点板块,尤其是TMT四大行业:电子、通讯、计算机和传媒。从去年开始,随着Roblox正式在美国纽约上市,Facebook宣布更名Meta,同时苹果、微软、英伟达、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等国内外科技巨头或高调进军或低调布局相关产业,元宇宙的发展也随之来到了重要的节点。

具体涉及到的应用场景,张仲维将其主要归为三类:第一类是生活场景,包括游戏社交及购物,未来可能会出现下一代主流社交及购物平台;第二类场景是学习应用,比如未来在进行地理及历史学习时,我们可以在元宇宙中通过虚拟3D直观地看到对应的地貌、人物,学习的速度将大大提高;第三类是在工业中的应用,通过数字场景提升各类流程效率和精度。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在任何场景,元宇宙都将通过极致沉浸的交互体验带给人们远超2D时代的体验和效率。 

在具体的投资机会上,张仲维将重点关注以下领域,包括:电子行业涉及与VR、AR相关的芯片、模组、光学器件、整机代工等,通信行业涉及基础设施包括设备商、运营商、光通信器件等,计算机行业涉及边缘计算、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传媒互联网行业则涉及到元宇宙生态建设、内容与场景领域的开发扩展等,具体包括虚拟数字人、NFT、游戏、社交、数字版权和内容等。后续伴随着元宇宙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延伸,相关的投资机会有望进一步扩展到其他行业和领域。

杨锐文表示,如果元宇宙要成功,首先需要载体的出现并爆发式增长。就现在认知而言,AR/VR/MR设备很可能作为载体的出现,那么,苹果于2022年推出的MR设备将备受关注。拭目以待苹果的MR设备的创新能否开创元宇宙载体的起点,这或许又是一场科技革命。

注:文内材料均来源于2021年基金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