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基金一季报陆续披露,明星基金经理们的调仓动作和仓位变化也成为基民们关注的焦点。而在每一份定期报告背后,也隐藏着这些优秀管理人的“投资秘籍”。基金君将继续为大家更新人物库专题【调仓风向标】,解码明星基金产品持仓变化及其管理人的投资理念。
作为一名新锐基金经理,施成自2019年3月起先后担任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国投瑞银新能源、国投瑞银进宝、国投瑞银产业趋势、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的基金经理,主要聚焦于新能源、制造业和TMT等新兴成长领域的投资。
2021年二季度起,随着新能源板块行情展开,施成管理的基金业绩水涨船高,一度创造三只基金全数净值翻倍的佳绩。不过,此后随着锂电板块的回调,这三只基金净值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
伴随着一季报的披露,这位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一季度操作也浮出水面。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施成管理的4只有季报可披露的基金合计规模仍维持在200亿元以上。
这4只基金股票仓位均比较高,但相较于去年底有所下降。基金持仓集中度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主要投向新能源赛道,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投资方向仍然聚焦于新能源上游。
展望后市,施成仍然坚定相信,未来是属于成长行业的,只有长期的行业增长,才会带来长期的投资回报。
本期「调仓风向标」,基金君将为大家详解国投瑞银施成的一季报及其调仓变化。
在管基金股票仓位略降
今年一季度,施成管理的基金仍然保持高仓位运作,但与上一季度相比,在市场连续调整之下,基金股票仓位略微有所下调。
具体而言,施成目前在管基金合计5只,全部为混合型基金,除上个月刚成立的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外,其余“老”基金均已发布一季报。
作为施成在管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产品,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一季度末股票投资市值为71.75亿元,占基金总资产比例89.04%,较去年四季度末92.83%的比例下降3.79个百分点。
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是施成管理时间最久的一只产品,该基金一季度末股票仓位91.15%,比上季度末降低1.42%。
此外,国投瑞银进宝、国投瑞银产业趋势两只基金同样于今年一季度降低了仓位,分别略降1.07个百分点和1.17个百分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一季度末,这两只混合型基金的股票仓位仍然在9成以上。
今年一季度,沪指一口气跌了10.65%,创业板跌幅更是达到19.96%。尤其是3月初受到美联储加息以及地缘冲突的双重冲击,A股市场出现较大回撤,在高层政策注入信心后V型反弹,随后又处于弱势震荡状态。
从持仓集中度来看,上述四只基金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占比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6成左右。
一季度仍聚焦新能源上游
从基金规模变动来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施成管理的四只基金合计规模达203.39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末末的211.66亿元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平稳。
就具体持仓来看,四只基金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基本一致且环比变动不大,依然主要聚焦于新能源上游。
其中,以其代表产品为例,国投瑞银新能源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天齐锂业、江特电机、永兴材料、融捷股份、华友钴业、盐湖股份、盛新锂能、东岳集团、北方稀土、藏格矿业。相较于去年底,藏格矿业新进前十大重仓之列,西藏矿业则退出,同时华友钴业取代合盛硅业成为基金组合第五大重仓股,其余成员未发生变化。
但从持仓数量看,国投瑞银新能源加大了对天齐锂业、江特电机、盐湖股份、盛新锂能、北方稀土的配置,对永兴材料则进行了减持。
而以其另一只代表基金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来看,持仓方向与变动情况也大同小异。今年一季度,该基金减持了永兴材料,加仓天齐锂业、盐湖股份和盛新锂能。
事实上,在年初接受采访时,施成就曾表达过产业链上游的看好。而他在季报中,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也解释了为何继续聚焦上游。
他写道,“具体来看,新兴产业内部的盈利转移,正在沿着我们之前预测的方向演变。盈利在持续向上游转移,中下游其他环节的盈利在被压缩。”
“很多人总是担心这是尾声,但从我们来看还只是开始。我们预计未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会呈现这一状态。直到最后的瓶颈环节解除后,产业链的高附加值会向下游或终端应用转移。”施成表示。
今年的市场有两大主要矛盾
在“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一栏,施成认真写了一篇长约2000字的“小作文”。在阐述所看好的具体行业板块之前,他先对自己关于目前全球能源局势、今年市场的主要矛盾的观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施成表示,2022 年一季度,地缘军事冲突让全球能源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大部分人的视角在于未来地缘冲突的缓解,是否会让全球的能源危机结束。施成认为,地缘冲突是能源紧张背景下的一个体现,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并非产生能源问题的核心因素。
能源问题的产生在于全球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一方面,新能源占整体能源的比重目前仍然较低,其增长对于整体能源的供给拉动仍然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未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的一致预期,传统能源的资本开支出现了大幅回落,并且可以预期未来不会有大幅的增加。
总体来看,施成认为,“能源的供给在未来几年都会比较有限。从需求来看,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逐步削弱,可以预期全球经济有可能出现复苏,对于能源的需求仍会持续增加。那么,可以预期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全球能源的供需可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
因此,他认为全球的地缘政治演变,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其演绎往往会加剧已经存在的矛盾,而不是缓解。未来也可能出现其他的推动因素。
回到投资上,施成总结道,今年他理解市场的矛盾有两个:一是中国长期结构转型和维持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二是新兴产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产业链短板供给无法满足的矛盾。以上两个矛盾之间也有关联。由于新兴产业受制于供应链扩产速度,导致其增速受到限制,从而无法通过新兴产业的迅速增长,来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
因此,他认为2022 年,可能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蓄力、过渡之年,长期和短期难以达成较好的结合。对于投资,无非是选择传统行业阶段性的反弹波动,还是将目光着眼于更长的产业趋势。他直言将会继续选择未来有巨大成长空间的行业,毕竟存量只能博弈,而增长带来共赢。
未来是属于成长行业的
对全年市场矛盾加以展望外,施成还介绍了自己对设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各个行业板块具体领域的观点。同时他坚定表示看好成长行业,将沿着这一方向持续深入挖掘优质公司。
具体行业来看,设备制造业方面,长期将持续受益于光伏、锂电、半导体等产能扩张,保持较快的复合增速。但由于产业链短板环节的制约,从中游制造的盈利能力减弱,和潜在增速预期放缓导致的扩张意愿减弱,都可能会对资本开支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施成表示仍然是继续观察后续变化,以及更加集中投向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制造业领域。
新能源汽车方面,他依然看好电动汽车的销量较快增长。很多人担心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施成认为核心矛盾还是在供给。从一季度的演变情况来看,由于成本上升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公司都提高了终端售价。但对于汽车公司来说,销量的重要性远高于价格,如果提价后顺利放量,那么对于需求的担忧就解除;如果提价后订单有所影响,那么可以预期,车企会用其他变相补贴的方式来推动销售。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焦点还是要放在供给之上。
另外,电池企业新的提价订单的执行,将从 6-7 月开始,这个时间产业链的整体利润增厚,生产意愿会再度加强,可以预期年中附近行业景气度会有显著的提升。
新能源发电行业方面,他认为目前行业的增长仍然受制于硅料产能的释放。按照目前的产能投放速度,预期在三、四季度,供需矛盾会逐步缓解。展望 2023 年,光伏行业内部将不存在明显的产业链瓶颈,光伏制造成本将会出现再次的迅速下降。这个时间,由于硅料的供应充足,导致全产业链产能过剩,竞争有加剧可能;另外,超额利润将会向产业链之外转移,主要是储能和电网。因此,他认为新能源发电的最大受益者可能会是储能行业,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布局。
TMT 行业方面,他对智能汽车的判断依然没有变化。电动汽车的市占率在持续提升,但是由于未来一段时间,成本上行会持续(动力电池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在这个时间,智能化的快速渗透逻辑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各种智能化设备的快速推广,通常还需要其他成本端快速下降的配合。他仍然认为,电动车中上游都出现产能过剩后,汽车智能化的速度将加快。
另外具体到半导体来看,全球晶圆产能紧缺的周期即将结束成为共识,部分观点认为汽车环节仍然会紧张,他倾向于可能也会有所缓解。汽车和非汽车的产能之间,是存在切换的途径,消费电子的产能过剩,迟早会传导到汽车供应链。总体来看在半导体制造产能释放后,各种半导体材料可能会出现投资机会。
施成乐观道,“一季度是全年的开端,也只是刚刚开始。虽然目前不同板块之间的涨跌幅有较大的差异,新兴产业表现并不算好,但我们仍然相信,未来是属于成长行业的,只有长期的行业增长,才会带来长期的投资回报。”
(注:本文图表数据若无特殊注明,均来源于智君科技与Wind数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2022-05-16 09: 32
2022-05-15 19: 46
2022-05-14 10: 32
2022-05-13 18: 58
2022-05-12 17: 09
2022-05-11 19: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