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据解析基金经理,深度还原投资画像。”英华人物库推出全新栏目数说人物,用形象的语言解析数据背后的基金经理,为投资者还原立体投资画像。带你探寻基金的收益来源,选基先选人。
权益市场走势波动剧烈,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去年11月,央行重启增持黄金。行至六月,央行已连续六月增持黄金,累计增持总额超620亿元。
5月末央行黄金储备达6727万盎司,环比增加51万盎司。
金价在五月份也创下新高,目前仍在高位徘徊反映至二级市场上,贵金属板块受关注。
在高波动的时段,如何布局避险板块?本期数说人物将为大家介绍交银施罗德基金杨金金,解析他的投资理念与框架,并分享他对后市的研判,以飨读者。
杨金金,因其良好的收益曲线被业内称为“画线派”选手代表。
杨金金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至今已有8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历任长江证券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7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基金经理。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杨金金在任管理2只基金,总管理规模达122.26亿元。
作为新生代中的黑马代表,杨金金在投资策略层面颇有心得。他表示:“将严谨、规范化的选股方法与积极主动的投资风格相结合,在分析和判断未来人口趋势的重大转变对国民消费倾向、国家收入分配政策、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方向等战略决策的重要影响,以及其中所蕴涵的行业投资机会的基础上,挖掘受益其中的优势行业,精选个股。”
从市场表现情况看,杨金金在牛市的市场行情背景下表现优秀。智君科技显示,截至6月21日,其近3月、近6月、今年以来、近1年、近3年的区间收益均位于较高或高位水平。不过,杨金金管理基金的时间为三年,与老将相比,他仍未经过几轮的牛熊考验,还需时间与市场的磨砺。
从投资风格上看,杨金金偏向成长风格。但今年市场波动较大,原来偏成长风的杨金金,在行业布局方面,不盲注跟风追市场热点,反而将组合布局在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基础化工、交通运输、机械设备等领域,力求降低组合波动。
杨金金的投资关键词有:成长风格、自下而上、青睐低估值个股。
杨金金的投资体系较为完善,他对低估值个股较为青睐,通过“翻石头”的方式自下而上挖掘成长股机会。
多年深耕成长股,杨金金总结出成长股的四类投资逻辑:
A类逻辑是隐形冠军;B类逻辑是份额提升;C类逻辑是黑马成长股;D类逻辑是行业变化:
“我们希望系统性地批量挖掘个股投资机会并进行组合化配置,通过持续地在实践中提升胜率来努力实现相对低波动、稳健向上的绝对收益。”杨金金说道。从近两个季度看,他的风格更偏向价值风。
基于上述投资理念,面对市场的风浪,杨金金保持较高仓位运行的同时,仍能较好地抵御波动。智君科技显示,近一年来,其代表产品权益仓位稳定在80%以上,保持中高仓位运行。
杨金金在表现出较强进攻能力时,回撤控制能力突出,稳中有进。截至6月21日,近1年,其代表产品最大回撤为-10.70%,小于72%的混合型基金,表现大幅优于沪深300平均。
过去三年,杨金金代表产品波动率在0.5%至2.5%之间,基本位于低波动、中波动去区间,走势基本与沪深300一致。
智君科技数据显示,杨金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选股。近三年,其代表产品的31.01%的超额收益中,有20.95%来自选股效应,10.06%来自行业配置效应。
截至6月21日,近3年其代表产品年化回报率达36.12%,平均年化收益高于98%同类经理。而另一只自2021年开始管理的产品则取得了11%的任职回报率,排名同样位居同类产品前列。
智君科技数据显示,杨金金代表产品权益仓位中高等,重仓股占全部股票持仓比例中等,持股集中度为43.23%
杨金金擅长顺应时代变化挖掘低估值个股,策略灵活,重仓股持股周期较短。该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平均持有3个季度,其中,持有时间最长的股票为润丰股份已重仓7个季度。次长的为海晨股份、迪威尔、银泰黄金,已重仓4个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基于对贵金属板块的看好,杨金金大力增持黄金股,前十大重仓股里有山东黄金、中金黄金、银泰黄金三只黄金股。同时一些有港股投资资格的产品中,还能发现他也在买入港股的黄金股。
他在一季报中解释了投资黄金股的缘由:经济复苏在三月份之后放缓,看好全球衰退方向下,流动性长期趋势有望反转的贵金属。二季度黄金股有一波强势反弹,尽管目前出现下跌,但黄金板块整体较为稳定的表现也让杨金金管理的基金年内收益仍然为正。
展望后市,杨金金将坚持自下而上的挖掘以及宏观基本面的判断。
具体至板块方面,他继续重点关注上游供需反转的公用事业行业,以及全球衰退方向下流动性长期趋势有望反转的贵金属。
就个股而言,杨金金长期重点关注基于较大的利基市场,以及公司长期积累的竞争力。对于有望实现可持续高成长的优秀公司,他将过滤短期波动,以合适的价格长期持有。
(注:本文图表数据若无特殊注明,均来源于智君科技和Wind数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2023-06-21 22: 00
2023-06-20 15: 12
2023-06-19 23: 16
2023-06-19 22: 02
2023-06-19 19: 05
2023-06-19 09: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