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汽车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消息不断。
12月5日,交通运输部印发《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明确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运输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引导自动驾驶运输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以及日前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动作不断、小米入局造车,再到全球电动车龙头特斯拉由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控制的全新FSD(全自动驾驶系统)更新以及特斯拉FSD被曝即将落地中国……
反映到资本市场上,无人驾驶指数也在近期应声上涨。
本期,基金君将为大家介绍三位相关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东吴基金刘元海、嘉实基金姚志鹏、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通过解析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和框架,帮助大家了解这些优秀投资人背后的投资理念,以及他们关于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观点。
东吴基金:刘元海
“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有望从0-1培育阶段进入1-N成长阶段。从投资经验看,成长阶段是行业投资最好的时期,因此汽车智能化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刘元海表示。
基于对科技股的敏锐把握,尤其是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准确布局,刘元海在年内累积了不错的收益表现。刘元海重点关注受益于AI发展的三大主题:AI算力和应用、电子半导体以及汽车智能化。其中,汽车智能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刘元海聚焦科技股投资,从早期从事TMT行业研究开始,刘元海经历了多轮科技投资周期,坚定了刘元海“与时代共舞,坚持成长股投资”的投资理念。
刘元海表示,成长股投资需要立足于把握时代的α,“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其对应的主导行业。我的研究思路其实很简单,我希望把这些行业抓住,把行业内的细分龙头作为我的重点关注对象。”
在具体投资框架上,刘元海强调“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的“三好学生”选股策略。
科技股投资往往会面临较大波动,这也意味着在控制回撤和波动上有着更高要求。对此,刘元海表示,首先必须加强对行业基本面的研究,努力提高对科技股盈利预测的准确性,此外,还需要适当的进行择时操作,以致力于保证产品净值表现相对平稳。
从配置上来看,刘元海整体股票仓位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降,从92.75%降至85.09%。
不过刘元海管理的东吴新能源汽车股票仓位基本保持稳定,一直保持在93%左右的高仓位水平。
在行业配置上,刘元海管理的东吴新能源汽车主要配置了电子、汽车、计算机、电力设备、通信以及家用电器等板块。
刘元海介绍说,与汽车智能化相关标的主要集中在TMT和汽车零部件行业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三季度整体股票仓位变化不大,单重仓股基本都得到了增持,持股集中度也进一步抬升。
值得注意的是东吴新能源汽车也并非重仓汽车电动化领域,而是重仓汽车智能化方向。对此,刘元海表示,由于当前电动化产业链产能存在供过于求的风险,因此3季度本基金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方向配置仍然保持较低水平,主要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作为重点配置。
刘元海认为,站在当前时点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有望从0-1培育阶段进入1-N成长阶段。而从投资经验看,成长阶段或许是行业投资相对较好的时期。
刘元海解释说,首先,从汽车智能化行业发展情况看,国际新能源汽车龙头T公司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取得明显进展,其智能驾驶软件FSD用户数渗透率可能超过10%。从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看,一旦行业渗透率超过10%以后,之后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其背后逻辑就是相关产品相对成熟以后有望被越来越多消费者广泛接受。
其次,今年前三个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老“造车势力”都在加快推出城市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并且计划年底之前要覆盖核心城市。“我们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未来竞争优势可能不再是电动化而是智能化,智能化有望是吸引未来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关键点。“
嘉实基金:姚志鹏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升,物美价廉的实用主义消费理念也在逐步渗透消费者心智,以国货化妆品成分党、国产新势力汽车为代表的行业也将呈现明显的中期结构性增长。”姚志鹏如是说。
姚志鹏更关注产业的长期趋势,他将其投资方法总结为“以产业投资视角,看景气度上行产业中具备先锋优势的上市公司,并综合大级别产业趋势、中期景气度趋势和企业家三个维度来配置投资组合”。
产业趋势维度,在姚志鹏看来,大水有大鱼,大级别的产业是决定资产底层回报率的核心变量,也是最关键的底层斜率。均值回归的本质是对趋势线的回归,这个趋势线,就是产业趋势所决定的底层回报率。
以姚志鹏管理的嘉实智能汽车为例,从配置角度看,基于姚志鹏基于产业趋势而非短期市场表现的投资风格,姚志鹏权益仓位长期维持在90%左右的较高比重,不过今年三季度,姚志鹏小幅降低了股票仓位。
同时,该产品重仓持股集中度也在三季度有所下降,不过持股集中度水平依旧高于同类平均水平。
从重仓股角度看,三季度姚志鹏管理的嘉实智能汽车前十大重仓股中,新能源汽车相关概念股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
此外,在姚志鹏管理的另两只产品,嘉实动力先锋以及嘉实产业先锋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均重仓了国产“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
在产品季报中,姚志鹏指出,中长周期的经济决定因素往往来源于人口和技术变革,,随着政府地产、内需等稳定政策的陆续落地,未来半年国内经济企稳是大概率事件。中线考虑到人口结构和总量可能的变化,参考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和国家政策方针,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可能更要重视国际化、老龄化和性价比等影响因子产生的结构性机会。
姚志鹏进一步解释,姚志鹏表示,新能源汽车已经经历了两年的库存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调整,本身市场的预期已经接近冰点,相当多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低于19年行业启动前的位置,一旦经济预期启动,去库存结束,新周期将随之启动。
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
“未来的机会可能更多来自于智能化,而非电动化。未来的机会也不再会是全面beta,机会将更集中在某些个股的alpha,大概率会出自新技术新产品、成本和产品创新持续领先的企业。”杨锐文表示。
杨锐文被称为“成长股猎手”,在成长股投资上,杨锐文更青睐具备强劲竞争力的公司,比起追逐龙头,杨锐文更倾向于在公司成长阶段便早早入手。
选股上,杨锐文并不完全遵循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而是寻找符合产业趋势的投资,精选高确定性成长个股。
配置角度,杨锐文基本维持中高仓位运行,智君科技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杨锐文整体股票仓位为89.74%,而其代表产品股票仓位则为77.74%,固定收益类仓位为20.30%。值得注意的是,杨锐文选择在三季度市场震荡阶段加仓。
行业配置上,杨锐文聚焦成长股投资,其代表产品重仓持有电子、汽车、家电、军工、医药以及交运等方向。
在国产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实现全面领先,出口势如破竹的增长的背景下,杨锐文指出,参照半导体产业,爱国情感的附加值成功让商业走向闭环,而从更长远来看,商业闭环的成功将会彻底改变产业。不仅能培育完整的产业链,还能让本土零部件在市场竞争中胜出,这进一步增强本土产业的研发,从而打造出全产业链优势,同样的逻辑在新能源车产业也演绎了一遍。
关于半导体产业以及AI领域,杨锐文表示,国家之间的竞争表象是军事实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之争,尤其是AI与半导体的竞争。过去三十年,我们把容易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石头。尽管AI的热潮在三季度有所退潮,“主要是ChatGPT活跃用户数见顶回落,市场的尝鲜劲头过去了”。不过杨锐文认为,AI产业还是在迅速发展,未来更多的机会并不是来自于“AI+”,而是来自于“+AI”,换言之,杨锐文更看好细分行业龙头运用AI实现场景的创新和突破,而不是通用AI替代其他行业。“行业发展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行业应用也同样需要不断适配从而找出最佳的落地模式。不过,我们长期看好AI的发展,未来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扎根在这个行业的研究。”杨锐文表示。
同时,对于新能源车板块,杨锐文相对于之前更加乐观了。杨锐文指出,经过一年半的急剧调整,产业资本也从盲目过热到瞬间冰冻,新能源车反倒是走向越来越健康的方向。电车终端需求二阶导拐头向下,行业增速最高阶段已过,同时供应链行业扩产过快,行业进入产能过剩时代,并开启了产能淘汰窗口。他认为,当下的阶段就正如2014-2016年的智能手机产业——渗透率见顶,估值大幅向下杀。
在他看来,从2021年底至今,新能源汽车已经完成了杀估值,但是,产业重构尚未完成。一旦产业重构完成,电动车行业依旧会诞生数倍的机会。新能源车板块的估值泥沙俱下,这带来很多错杀的机会,市场低估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以及部分公司的竞争壁垒。同时杨锐文也指出,未来的机会可能更多来自于智能化,而非电动化。未来的机会也不再会是全面beta,机会将更集中在某些个股的alpha,大概率会出自新技术新产品、成本和产品创新持续领先的企业。
(注:本文图表数据若无特殊注明,均来源于智君科技与Wind数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2023-12-13 20: 02
2023-12-09 21: 50
2023-12-07 16: 52
2023-12-04 10: 44
2023-12-04 07: 31
2023-12-04 09: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