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化的方式赋能二级债基,博道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陈连权是一位不一样的绝对收益老将。
与行业内固收基金经理多数是从债券研究出身不同,他的履历复合且多元。最初担任过量化分析师,随后又从事债券研究以及宏观分析,最早管理的产品也是固收增强策略的专户。如今,他融合过往的量化及债券研究体系,打磨成系统化的股债增强策略。
而过去一段时间,股市与债市出现了较大分化,也间接影响了部分二级债基或者“固收+”类产品的风险收益比,如何在既定的波动范围内获取稳健收益?陈连权也给出了自己的应对之道。
在他看来,精选利率债及高等级信用债打底,严格规范权益仓位,同时采用价值和红利双因子选股的“低波股债”配方,是目前震荡市下相对稳妥的选择。
红利、价值双因子选股
降低权益端波动
最近几年,震荡加剧的权益市场给二级债基这类股债搭配的产品带来挑战,如何更好地应对市场,做好股债搭配,博道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陈连权从Beta及Alpha两端,给出了降波动的解决之道。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陈连权发现,大盘价值和红利股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聪明Beta收益,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股票多因子模型去争取长期可持续的Alpha收益。比如近期正在发行的博道和裕的权益资产主要投资于大盘价值股及红利股,通过量化模型追求更细颗粒度的精细动态管理,打造量化型的二级债基。
首先,在beta方面,博道和裕选择了价值和红利方向,在陈连权看来,在大盘股中,价值的波动率显著低于成长,且具备“长期稳健向上”特征,更适合于与债券搭配在一起,作为二级债基的配置底仓。
同时,红利类股票也是除了大盘价值股之外,博道裕和在股票方面的另一个重点池。“从历史数据上看,2011年至今,我们的红利因子在14个年度有13个年度实现正的超额收益,年均超额6.5%。同时,2011年至今,大盘价值因子在14个年度有11个年度实现正的超额收益,年均超额5.2%。博道和裕在严格规范权益仓位不超20%的同时,采用价值和红利双因子选股,控制波动的同时提升超额弹性。”陈连权称。
量化因子上精雕细琢
不断累积累计超额收益
作为有着多年量化投资经验的老将,陈连权坦诚,相比择时,量化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是在获取超额收益上。他在Alpha因子选股方面也颇有心得。
他反复强调,不同于成长股的风险在于赶顶,价值股的风险是在底部。“采用PE估值筛选价值股,大概率不会碰到高估值的问题,但却有可能因为基本面恶化等原因,遭遇价值陷阱。”
因此,在他看来,引入质量等因子对于规避价值股底部风险尤为重要。
“如何去判断上市公司财报的质量,这是量化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比如,在我的量化模型中,质量指标不仅仅是考察经营性现金流质量,还需要关注员工的薪酬增长是否与公司的增长匹配。”陈连权认为若是一家公司在保持增长的基础上,员工薪酬也在同步得以增长,公司的质量才更有保证。
除此之外,经营利润率、毛利率、毛利率增长率、财报派息稳定性等因子也是陈连权用来衡量上市公司质量的指标。应计项目是架在现金流和利润表之间的桥梁,陈连权还会考虑公司成立以来的累计应计项目,以此去判断现金流跟利润的匹配度。
而在红利股筛选因子方面,除了传统的股息率、派息率,陈连权同时还会增加观察分红稳定性,分红事件冲击的行为因子,捕捉派息事件超额收益。
“量化模型可以在各个因子上精雕细琢,比主动管理做得更精细,这也是量化投资超额收益的来源。”陈连权总结。
保持股债平衡配置
有利于抵抗市场波动
当下,经济的反复引起市场讨论,如何判断未来股市债市走势,陈连权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在市场悲观区域,应当避免将长期问题短期化的倾向。“事实上,回顾疫后的经济与市场走势,宏观领先于微观,政策领先于宏观,我们的内部模型显示,在压制股票风险偏好的因素中,向下波动的经济与信贷脉冲并非唯二甚至不是主要的因素,美债利率的重新反弹可能贡献更多。”
展望三季度,他表示,在国内政策再次发力的情况下,上述因素可能出现阶段性逆转。而在债券方面,中期而言,维持此前判断,在中性利率未出现趋势上行的情况下,利率下行的概率总体上或大于上行的概率,短期而言,下半年可能也是实质性观察美联储政策转变的窗口,美债利率与美元指数有可能出现趋势性的拐点,在内外流动性双改善的情况下,风险偏好是可能回升的,相应的,利率可能会再现波动。
总的来看,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或许并非流动性,而是经济基本面,过往这种情况下股债更多体现出“跷跷板”效应,因此,始终保持股票与债券的平衡配置或更有利于抵抗市场的波动。
“如果投资者希望改善持有体验,降低整体投资组合波动,不妨有意识地加入一些二级债基或‘固收+’产品作为压舱石,可以帮助提升投资的从容性。”陈连权表示,
2024-08-12 07: 31
2024-08-12 07: 31
2024-08-12 07: 31
2024-08-02 11: 27
2024-08-01 18: 08
2024-08-01 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