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去哪儿|350家公司被调研!机构重点关注AI如何赋能制造业

魏仲哲 2025-02-28 17:00

编者按 :

机构投资快人一步,调研动作引领市场风向!机构投资者总是能够凭借高度专业的知识与多年沉淀的行业经验,敏锐捕捉到潜在牛股或者机会赛道。跟踪机构调研步伐,掌握市场呼吸瞬间,捕获牛股“萌芽期”。现在,【机构去哪儿】全面更新!基金君将一次为大家带来多家上市公司的近期调研情况,方便投资者们更好地了解机构关注的风向所在。

2025农历新年假期结束后,A股持续震荡上行。截至2月28日收盘,上证指数累计涨幅为1.24%。

image.png

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在2月19日至2月28日期间,共有350家A股上市公司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而在这一轮行情中,科技、工业、消费相关标的成为公募机构着重调研的方向,与此同时,伴随DeepSeek在岁末年初引爆的AI热度正盛,机构调研时对多家公司均提出了“既有业务是否研究依靠AI赋能”相关的疑问。

image.png

(2月19日至2月28日期间受到公募调研最多的前十大公司一览)

本期【机构去哪儿】,基金君将为大家介绍以上最受公募机构关注的十大公司中的前三家:联影医疗、汇川技术、聚光科技,通过机构调研的方向和视角,让我们得以对相关标的的动态和行业的发展能够获得一定了解。

机构调研代表股——联影医疗

以AI赋能,将深化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

位于上海的联影医疗是一家医疗器械的生产商,为目标客户提供全线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设备、生命科学仪器,以及覆盖“基础研究-临床科研-医学转化”全链条的创新解决方案。

根据万得数据汇总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持有联影医疗股票的基金公司共有51家,其中持仓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宝基金。

image.png

本次机构的调研重点放在了联影医疗对于AI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应用情况,并了解了联影医疗的设备在AI方面的临床引用情况,同时请联影医疗展望了AI在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领域未来应用。

在行业的变化方面,联影医疗高管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推动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AI辅助诊疗正逐步从“可选”转变为“刚需”。行业内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与放射治疗设备正广泛集成AI技术,以优化检查和诊断、以及放疗流程。临床机构在采购设备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具备AI辅助诊断功能的产品。

关于行业和AI的融合发展方面,联影医疗表示,医疗AI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极高,同时,医疗AI的核心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私域数据、垂域数据和临床用户特定数据。掌握优质垂直数据的企业,在模型训练和优化方面拥有显著领先地位。

而具体到联影医疗本身,其在医学影像诊断和放射治疗领域持续推动AI技术的应用,通过智能化技术平台的开发和搭载,实现了多模态、跨尺度诊疗技术的创新。联影医疗在AI赋能医学影像和放疗设备方面,具备领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长期深厚的临床积累。具体到产品上,智能CT——uCT Orion(天启CT)聚焦精准质控、智能诊断和高性价比三大核心问题,自2024年第四季度上市以来,中国市场累计订单已超百台,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推向国际市场。

展望未来,联影医疗表示将继续深化AI技术的应用,拓展其在医疗行业的影响力。公司计划结合AI、云平台、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加快多模态精准放疗、智能放疗、云放疗等创新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同时,公司和联影集团将不断推动AI在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中的深度应用。

机构调研代表股——汇川技术

入局人形机器人及汽车智能化业务

来自深圳的汇川技术,是一家自动化控制产品制造公司。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定位服务于高端设备制造商。

根据万得数据汇总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持有汇川技术股票的基金公司共有57家,其中持仓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安基金和华夏基金,且易方达基金持有超6000万股。

image.png

此次汇川技术迎来了多轮、多家机构的多种形式调研,机构调研的核心方向聚焦在了汇川技术打造的“工控+工艺”解决方案的详细内容、可编程控制器(PLC)业务拓展情况,以及在市场上热度较高的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方向布局。

有关汇川技术提出的“工控+工艺”解决方案的具体内容,汇川技术高管表示,公司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工控 + 工艺”解决方案,涵盖PLC、驱动、工业机器人、精密机械等多种产品,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基础需求。同时,公司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此提升客户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PLC产品方面,汇川技术表示,公司的小型PLC、中型PLC、中大型PLC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均实现了大批量销售,且PLC产品已在锂电、3C、光伏、印包等众多行业得到较好的应用,未来目标是实现2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新业务的拓展上,汇川技术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开发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产品。另一方面,其子公司联合动力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已完成动力域全平台产品的自主化,正在积极布局底盘域相关核心技术,筹备开拓汽车智能化相关业务。

在合作并购方面,汇川技术收购的上海莱恩,目前花键丝杆及重载丝杆产品在下游领域均实现较好的批量应用和销售;而另一家公司韩国SBC则为其在精密机械方面补充了精密直线导轨产品线,同时准备将相关产品导入中国市场。

机构调研代表股——聚光科技

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期待“两重两新”带动业务扩增

根据官网资讯显示,位于杭州的聚光科技是一家以高端仪器装备产品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平台型企业。业务涵盖智慧环境、智慧工业、智慧实验室、生命科学等领域,为环境、水利水务、应急安全、冶金、石化、化工、水泥、半导体、材料、能源、地矿、食药、疾控、生命科学等众多行业客户提供分析仪器、试剂耗材、信息化软件、运维服务、检测服务、咨询服务等创新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

根据万得数据汇总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持有聚光科技股票的基金公司仅有7家,其中持仓数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汇添富基金、诺安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基金,且汇添富基金持有超2500万股,超过其余6家的持股量总和;诺安基金持有的仓位则全部在该季度买入;而交银施罗德则是减持了810万股。

image.png

本次调研,机构的关注方向主要围绕了聚光科技的2024年度业绩和2025年一季度展望、美国商务部的仪器出口管制影响、客户类型占比、地方画展进展和国家政策的积极影响等方面展开了解。

针对业绩预报中,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聚光科技表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口径不同,利润表中包含非付现成本费用,如折旧、减值计提、商誉减值、PPP减值等非货币性支出,导致差异较大。

对于目前所处的2025年一季度的情况,聚光科技表示其业务具有季节性特征,往往一季度营收占比较低,四季度最大。费用方面,由于公司业务属于人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四个季度费用支出相对平均。

客户占比情况方面,据聚光科技介绍,从公司传统在线监测仪器的板块上看,环境监测领域政府端客户和企业端客户的占比相当,政府端客户的投入、增速比较稳定。随着国家管理要求的提高,企业端客户的需求增速更快,同时,企业端客户在半导体、材料、医药等新工业和新兴行业也比较多。另外,目前高校研究所以及政府研究机构,对科学仪器的采购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长。

在业务方面,由于2025年1月,美国商务部对高分辨蛋白质谱和流式细胞仪两款仪器实施出口管制,国家层面将加强科学仪器自主研发扶持政策,国内厂商积极寻找替代方案。而聚光科技拥有这两款仪器及技术平台,正与高端科研客户对接洽谈。聚光科技进一步表示,国家提出“两重两新”政策,设备更新成为重点,2025年支持力度加大,细分政策逐步落地。在这其中,碳监测纳入国家“两重”中,设备更新带来市场容量扩增,对聚光科技属于利好。

对于不同领域业务的成长性,聚光科技表示,传统业务方面,增速较低但基数大,比较稳定,对公司利润贡献大;明星业务方面,如科学仪器等,营收和利润在快速增长;而正在培育的业务方面正在打开市场局面。

(注:本文图表数据若无特殊注明,均来源于同花顺iFinD、Wind数据,部分资讯由万得AI助手Alice整理生成。)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