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人物|3月市场交易火热,公募趁热打铁?66只新基蓄势待发

中国基金报 魏仲哲 2025-03-14 23:15

image.png

编者按:市场这么大,新基金怎么买?新基金是否值得关注,管理人是否值得选择?对此,基金君为大家带来人物库专题【新基人物】,解析新发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理念。

image.png

进入3月,A股的交易热情仍然高涨:3月1日至11日期间,A股日均成交额1.58万亿元,较2月均值增长28%,其中3月7日单日成交1.9万亿元创年内新高。与此同时,在北向资金方面,3月前两周净流入天数占比70%,但单日净买入和流出额多在50亿元内波动,显示外资对A股仍持“结构性做多”态度。

在这样热闹的市场环境下,不少新基也在这个时间段正式入局:根据Wind数据,在3月前两周(3月1日至3月16日),有66只新基金发行(以认购起始日期计算)。

image.png

对于目前的市场,兴业银行认为,政策和技术双重利好有望支撑全年科技主线行情展开,同时部分顺周期板块也有中国资产重估行情扩散的机遇。

那么,本次新发基金的管理人,他们又会看好哪些方向的投资机会,他们又将在近期发行的基金中如何布局?

本期【新基人物】,基金君为大家简单介绍其中两位基金经理:上银基金卢扬、广发基金冯汉杰。从他们过往的投资方向、投资逻辑以及本次的投资前瞻来一窥基金经理们目前的投资思路。

新基人物:上银基金 卢扬

image.png

image.png

“高股息策略,本质上是买入并持有市场上被低估且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一种价值投资策略,是价值投资的体现形式之一。”

卢扬拥有研究生学历,自2004年开启投研生涯。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券商研究所,曾任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分析师,后转型买方机构,历任上投摩根基金经理、申万菱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上海联创永泉资管权益投资总监等职。

卢扬在其多年的研究经历中,经历了几轮市场牛熊波动,曾广泛涉猎周期股、成长股、消费股等,并于日后形成了均衡配置的投资逻辑。卢扬于2020年加入上银基金,现任权益投研部总监及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目前,卢扬在管公募基金为3只,合计管理规模为14.70亿元(仅计算初始基金,不含本次新发基金)。

本次卢扬的新发基金是一只发起式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在股票投资策略上,该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将甄选拥有资源、开采或加工资源以及为此提供支持与服务的优质个股进行投资。

image.png

近一年内,A股在2024年的924行情催化下出现了一次大幅拉升,不少权益类基金均在此期间得到“回血”。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卢扬管理基金的表现也可谓差强人意:近一年内,卢扬管理的基金回撤整体控制在8%以内,优于同期沪深300最高14%的表现。

image.png

image.png

尽管回撤在近一年内表现良好,但在2020年至2024年三季度,A股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在此期间正直卢扬加入上银基金后开始管理基金产品,且持仓组合整体侧重于银行、保险、传统能源等价值风格,因此在四分位排名中稍显疲软,也稍逊于沪深300的表现。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早前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时,卢扬曾这样分享自己的投资逻辑,他表示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公司空间取决于行业空间,需要对行业景气度、政策影响、上下游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第二,通过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析,选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同时辅以财务分析,对龙头公司的业绩增速、ROE、持续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等指标进行验证和分析;第三,公司管理层价值观决定企业发展高度和长期持股的风险,可通过研究公司历史和调研交流等方法,了解其战略制定及执行能力,选择优秀的企业家共同成长。

展望后市,卢扬对2025年市场保持乐观,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投资主线包括三大方向:第一是红利资产,包括银行、能源等板块股息率吸引力持续,适合作为底仓配置;第二是政策受益领域的投资方向,其中包含财政发力方向的“两新”“两重”(新基建、新型城镇化)、服务消费;第三是由DeepSeek引领的科技成长方向,包括机器人智能穿戴等AI应用方向,另外,半导体智能汽车等国产替代方向也值得关注。

新基人物:广发基金 冯汉杰

image.png

image.png

“无论是好行业,还是好公司,关键都在于业绩的长期持续性,而非爆发力。”

冯汉杰毕业于清华大学,获数学硕士学历,2009年起正式开启证券从业生涯,其中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近6年。此前,冯汉杰曾在泰康资产管理、中欧基金和中加基金工作。

泰康资产管理任研究员时,冯汉杰已开始深耕周期行业投资,转战中欧基金后,冯汉杰负责策略投资,形成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投研框架。加入中加基金后,冯汉杰正式开启公募管理生涯,独立管理共计10只基金。2023年4月,冯汉杰加入广发基金价值投资部,并于11月起正式管理基金产品。

目前,冯汉杰在管公募基金为4只,合计管理规模为50.32亿元(仅计算初始基金,已含本次新发基金)。

本次冯汉杰新发的基金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在股票投资策略上将主要遵循“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分析框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精选出具有价格优势、行业增长潜力及行业竞争优势的个股。

image.png

从回撤表现来看,同样地,冯汉杰在近一年内的表现良好,整体波动不算剧烈,最高回撤控制在8%,也优于同时段内沪深300最高14%的表现。

image.png

image.png

在四分位排名上,在进入2025年后,随着市场风格轮动,冯汉杰的收益表现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根据智君科技分析,冯汉杰的投资组合较为偏好公用事业、医药生物和机械方面,而由人工智能掀起的新一轮市场热潮并未与之有明显重叠。

但将时间线拉长,冯汉杰过往的投资布局还是体现出了他以“长期主义”为内核的投资体系的兑现:从三年和五年的两个区间来看,冯汉杰的收益表现仍算可圈可点。

image.png

image.png

冯汉杰在投资中,主张淡化行业配置,他认为,行业的下一阶段表现很难被预测,因此不做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与轮动。行业分布均为自下而上个股选择的结果,并不代表他对任何行业持有主观看法。从重仓股列表看,如近年来热度不断的黄金方向、苹果产业链方向,甚至医药和能源、环保相关主题的个股均曾经出现过。

在投资策略上,冯汉杰选泽“自下而上”优选个股,这其中,他会淡化行业轮动与短期市场噪音,专注挖掘高质量公司。在选股标准上,他会聚焦长期ROE水平、盈利可持续性及管理层能力,偏好具备两年到三年清晰成长逻辑的标的。同时,冯汉杰注重估值安全边际,要求个股预期回报率显著高于隐含风险溢价,避免追高热门赛道。

(基金君友情提示:新基金产品表现依然需要等待时间验证,买基金还是要看基金经理。)

注:本文图表数据若无特殊注明,均来源于Wind数据,部分资讯由万得AI助手Alice整理得出。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