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正处于变革的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并存。站在崭新的起点上,投资者应如何在时代浪潮中寻找财富增长点?
近日,资管巨头博枫CEO布鲁斯·弗拉特在访谈中对另类投资领域和公司业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我对中国的长期增长前景充满信心。”
弗拉特指出,作为庞大经济体,中国正稳步向消费服务型社会转型。此外,中国拥有14亿消费者,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消费升级趋势将支撑经济稳健前行。
弗拉特认为,未来投资将聚焦三大主题:一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商业化;二是全球能源的转型过渡;三是产业的去全球化。
投资的本质仍是购买优质资产并长期持有
近年来,被动投资和指数化兴起,公开交易市场投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在谈及投资方式的演变时,弗拉特认为,投资的核心原则在于购入优质资产并长期持有以获取现金流回报。这一投资本质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被动投资和指数化兴起改变了公开市场的游戏规则。
一方面,大量资金涌入指数基金,导致部分大型科技股估值虚高。另一方面,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以及是否被纳入指数,将影响其在公开市场的交易情况。
弗拉特认为,被动投资的发展有利有弊。具体而言,未被纳入指数的小型公司容易遭到市场冷落,价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这种市场错配恰恰为积极的价值投资者创造了难得的私有化机会。
弗拉特指出,在新兴资产类别方面,过去20年约50%的投资资产类别是新兴领域。例如,供水、道路、数据中心、电信塔等基础设施。这些资产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他指出,数字化浪潮推动了对这些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而私营企业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未来20年的生产力进步是前所未有的
弗拉特分享称,主要科技公司或将成为人工智能革命的赢家。科技巨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模型开发能力和海量数据资源,将在 AI 领域持续领跑。
然而,真正的未知赢家将是能够巧妙将 AI 融入自身业务、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的企业。他举例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许多工厂有望实现自动化生产。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甚至可能促使制造业回流至需求中心。
在博枫的业务版图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可观的商业效应。以电池业务为例,弗拉特表示,通过将 AI 技术引入生产流程优化25000名员工在20个工厂的重复性工作,有望显著降低90亿美元的成本,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增长。此外,在医疗保健业务中,AI 辅助决策系统已能快速调取海量信息。AI帮助代理人更精准地评估手术授权申请,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弗拉特表示:“未来20年的生产力进步可能会是前所未有的。”
弗拉特提出:“真正赚钱的地方是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具体而言,是运用人工智能让服务和工业企业的流程更高效。“我们正处于这一阶段的非常非常早期。但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投入的资金量几乎是前所未见的。”
当被问及数据中心投资是否会出现过度投资的问题时,弗拉特认为,投资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通往成功的道路,在投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因过度兴奋而遭受损失。但就目前而言,数据中心领域正处于重大建设时期。
全球向低碳能源转型的趋势不可逆转
弗拉特提出,全球向低碳能源的过渡转型是第二个重要投资趋势。他强调,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无论从环保还是经济角度,太阳能和风能都具备压倒性优势,其普及程度将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核能和大规模电池存储技术的发展将逐步取代天然气,成为稳定电网的基础负载。弗拉特认为,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天然气将作为过渡燃料发挥重要作用。他指出,天然气在填补无风无阳光时段的电力缺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产业的去全球化,即国家的再工业化,是弗拉特提到的第三个投资主题。弗拉特 表示,过去十年,工业和零售房地产经历了深刻变革。随着电商的崛起,工业房地产从传统的制造存储功能转型为面向家庭配送的枢纽。而零售房地产则向体验式消费场景转变。弗拉特认为,优质资产依然具备投资价值。
展望未来,弗拉特表示博枫将继续深耕基础设施、房地产、可再生能源等核心业务领域,同时积极拓展保险和零售投资业务。
弗拉特始终秉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强调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冷静,聚焦优质资产的长期持有。他认为,投资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短期高回报,而在于长期稳定的合理回报。博枫在过去 30 年实现了 19%的年化回报,证明了这一理念的有效性。
在投资决策中,弗拉特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其关注下行保护。他认为,明确可能出错的环节并制定应对策略,是避免重大损失、确保投资稳健性的关键。博枫通过逐个资产融资、适度债务和固定利率策略,有效降低了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弗拉特洞察到人工智能、低碳能源和制造业回流等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机遇。弗拉特透露,这些趋势虽发展缓慢但势不可挡。企业若能提前布局、巧妙应用新技术,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机。
(整理:中国基金报马祖彤)
2025-04-04 19: 00
2025-04-11 18: 41
2025-03-31 20: 18
2025-03-31 11: 25
2025-03-30 14: 13
2025-03-27 15: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