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又进入颠簸期,从去年11月初展开,上证指数从最低2885点爬起,一度冲破3300点。但从2月以来,市场的走势似乎就陷入了迟滞,3300久攻不下。
数据来源:Wind
市场为何止步不前?震荡期基金投资怎么办?
市场仍处于上行通道
慢下来是为了走的更远
每一轮熊牛转折后,市场的上涨通常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交易预期,上涨的动力是估值修复,是在修复之前的熊市中被过度交易的悲观情绪;
第二个阶段是交易现实,上涨的动力来自预期的验证,基本面的见底回升助推行情再上台阶;
第三个阶段开始交易未来的利好,行情时常也就进入了泡沫状态。
目前来看,主要宽基指数相较于去年11月初显著低估的状态已经出现了明显修复,以估值修复为特征的第一阶段反弹可能来到了尾声。
来源:Wind,截至2023/2/16,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但从指数估值看,A股市场仍处于估值低位,大多宽基指数估值市盈率(PE-TTM)分位数大多处于40%或以下的“低估”区域。个别分位数“偏高”的指数,也仅在历史中枢区域。虽然指数层面的波动可能加大,但短期风险得到较好释放后,也更具上涨势能。
目前市场处于政策预期向基本面实质改善的过渡阶段,经济修复的预期已经在行情上涨过程中有所兑现,在缺乏催化的情形下,市场可能会围绕目前的位置进行盘整消化,接下来可能需要重点关注接下来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后续的一季报情况。
从央行刚公布的1月金融数据来看,国内信贷数据超预期开门向好,尤其是1月份春节期间,节假日偏多的情况下信贷仍然凸显韧性,尤其是中长期数据表现亮眼,说明A股上市公司业绩上行动能较足,国内经济修复在加速。加之政策面不断催化大消费行业及信创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及即将召开的“两会”,A 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政策催化(数据来源:银河证券)。
近期市场热点轮动很快,大盘尽管没有明显上涨,但个股和热点板块此起彼伏,如何调整心态更从容面对?
克服情绪周期,构筑心理安全边际
克服情绪周期,构筑自己的心理安全边际。大部分人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贪婪和恐惧等情绪,而这样一种情绪不断循环交替的过程,就是情绪周期。多方循环阶段能够产生赚钱效应,投资者情绪由贪婪主导,会随着行情的演变经历怀疑、乐观、兴奋到狂热的过程。反过来,空方循环阶段产生亏钱效应,投资者情绪变成由恐惧主导,会随着行情的演变经历犹豫、害怕、绝望到解脱的过程。
不情绪化、保持冷静理智,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放到当下,市场虽然短期震荡,但往深处剖析,2023年我国经济修复是大概率事件,股市仍然处于中长期向上通道。这时候不妨静观其变,市场一时间涨多了,慢下来反而有利于走的更远。
不要在无人问津时转身而去
当市场机会来临时,你必须在场,手握筹码。能够在市场当中长期获利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一直在场,确保行情来时自己有仓位。
数据显示,从2005年以来混合型基金收益率923.46%,如果错过涨幅最高的20个交易日,收益率下滑至359.53%,若错过涨幅最高的30个交易日,收益率下滑至235.76%;若错过涨幅前1%的41个交易日,收益率下滑至142.86%。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2/31,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产品未来表现。
投资理财就是与风险并存。当你规避了所有的风险,你也就错失了所有获取潜在收益的机会。目前不少投资者尚未回本,如果为了躲避一时震荡就割肉,可能也会错过后期的反弹。
加入稳健资产配置,降低账户波动
有些小伙伴说,“道理我都懂,但看着账户天天亏那么多,真的很难受。”如果属于这种,那么就调整一下自身的资产配置吧,可以把部分权益仓位转换为偏稳健型基金如货基、债基、同业存单等,让账户波动更可控。
第一层,如果是完全不想承担股市风险的,可以考虑货币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纯债基金。
第二层,如果想争取更高一些收益又不希望基金有较大回撤,可以考虑“固收+”以及FOF产品。
风云涌动的市场,鲜少有常胜将军,在别人不敢入场的时候勇敢,在耐心逐渐消磨时告诉自己要坚持……看起来都是非常“沉闷”的招数,但投资就是在这样“不起眼的坚持”中,步步进益,细水长流~
2023-02-27 16: 06
2023-02-27 16: 06
2023-02-27 15: 31
2023-02-27 15: 29
2023-02-27 10: 41
2023-02-24 08: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