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果探照灯 | 王国斌:“骑驴与献铝” 从文明和视野的冲突看投资

2023-06-23 12:17

 在不同的文明下,人们产生的常识是不同的,这些常识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即使在同一个文明的框架下,视野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认知。


■ 我之所以要提到“文明的冲突”这个视角,其实就如同芒格一直在提示的,希望大家避免极端的意识形态。


■ 我们创办泉果无限对话,就是希望我们能够理解这两类(文明与视野)冲突,更加平和地看待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 非共识性的核心,就是要让相互冲突的思想在自己的脑海中并行不悖,同时还能通过跨边界的链接,创建出新的认知格局和解决方案,从而改变一个生态。


■ 我们泉果努力践行的就是——做正确的事、做长期而正确的事。


(以上观点,来自泉果基金创始人王国斌在2023年4月22日泉果无限对话峰会上的演讲)

图1. 泉果无限对话峰会现场

图片

来源: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

在这一期【泉果探照灯】,我们精炼了王国斌在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上的演讲。他由“骑驴与献铝”两则寓言故事开始,分享了如何从“文明与视野的冲突”看待投资,并强调了“脑中可容纳相反观点”与“非共识性”两个投资中的重要理论。期间,他还袒露创办泉果无限对话的初衷,肯定了多元思维无限探索的力量。

图片

以下是王国斌演讲实录精选:




图片

 子  由两个故事开始

在不同的文明下,人们产生的常识是不同的,这些常识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即使在同一个文明的框架下,视野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认知。

大家好,首先声明一下,我所谓的“文明的冲突”这个概念,与亨廷顿当年在书中提出的“文明的冲突”相比,视角略有不同。我接下来展开分析的“文明的冲突”的视角,其实也部分解释了我们创办【泉果无限对话】这一平台的初衷。


*1996年底,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缪尔·亨廷顿出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该书由新华出版社于2002年推出中文版。


我想先讲两个故事。

图2. 王国斌演讲

图片

来源: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

第一个故事:骑驴


这个故事,来自伊恩·莫里斯所著的《人类的演变》一书,它出现在该书的第一章《每个年代的观念都是自得其所》里面。


先说说伊恩·莫里斯这个人,他曾经在十几年前写过一本书——《西方将主宰多久》, 在书中,他曾经做出预测——认为东方世界,尤其是中国,有可能要超越西方。其实,从宏观维度上论述这一主题的专著并不少见,这本书的难得之处在于,作者的论述过程非常精彩。


我们回到《人类的演变》这本书,伊恩·莫里斯在书分析了人类文明发展几个重大阶段的社会形态,他从数万年的人类历史中,提炼出了一幅人类文明演变的宏大图景。

图3.《人类的演变》 伊恩·莫里斯

图片

来源:网络

莫里斯在书里写到过一则《乔治先生的故事》,它来源于莫里斯的亲身经历。


莫里斯曾在希腊考古,有一天傍晚,他和团队在赶路时遇到了两个当地人——男人骑在驴上前进,女人则背着包袱在地上艰难前行,沉重的包袱甚至已经压弯了她的腰。于是,莫里斯的助理走上前去,用当地语言和他们交谈。助理回来后,莫里斯询问助理,你都问了些什么?助理回答,我就问男人,为什么不让女士骑驴,还要让女士背包袱?结果,骑在驴背上的那位名叫“乔治”的先生回答说:“因为只有一头驴”。

图4. 骑驴

图片

来源:网络

在“乔治先生”所生活的地方,人们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但不论是在作者莫里斯生活的国度——美国,还是在我们生活的国度——中国,大家如果看到这种现象,相信第一反应大概率是——这个男人可真自私!


这就是伊恩·莫里斯在《人类的演变》一书的开篇,所引用的一个故事。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所讲述的,就是一种文明视角的冲突:我们在自己的国度中所认为的常识,在异域、在他乡,却未必是常识。


第二个故事:献铝


第二个故事源自《富足》这本书,标题是《铝的教训》。我们都知道,古罗马奉行金本位,所以凡是雄才伟略的罗马皇帝,都会在宫殿里储存大量黄金。

图5. 《富足》 彼得·戴曼迪斯、史蒂芬·科特勒

图片

来源:网络

有一天,一位炼金师,他以一种神秘的方式(这个方式也许只有上帝和他知道),无意中在粘土矿里提取出了纯铝!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纯铝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尽管铝是世界上第三丰富的元素,但是纯铝并不天然存在于这个世界。


当时,无意中提炼出纯铝的炼金师,觉得这块神秘的金属轻盈而又闪闪发光,如同银盘一般,所以他就用它制作了一盏盘子,献给皇帝。皇帝收到这份美不胜收的礼物,先是欣喜若狂;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做出了对炼金师的决定——杀掉他!


这个炼金师可能做梦也想不到,他最后等来的不是皇帝的奖赏,而是死亡的结局。


为什么?因为站在皇帝的视角看,如果这位炼金师未来能大规模地提取纯铝,那皇帝自己储存在宫殿里的大量黄金,可就不值钱了!


在比特币市场特别疯狂的那段时期,我就经常引用这个故事。每当大家跟我讨论比特币的时候,我不直接谈论我的观点,我只是讲一遍这个故事,请大家仔细考虑一下它的含义。


在人类历史上,纯铝从出现直到 18 、19 世纪初,一直都是极为珍贵的金属。大家如果有机会去博物馆参观那个时期欧洲君主们的皇冠,去参观英国女王的皇冠,就能看到,他们的皇冠上都镶着铝。

图6. 铝制皇冠

图片

来源:网络

直到19世纪末,人们才先后通过萃取法和电离法,降低了铝的制作成本。

图7. 泉果无限对话峰会现场

图片

来源: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不同的文下,人们产生的常识是不同的,这些常识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


即使在同一个文明的框架下,视野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认知。


所以,我们创办【泉果无限对话】,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从多元的维度和视角,来看待日常的社会生活;甚至把这种多维的观察视角,延伸到政治和经济领域。


图片

文明的冲突

我们看到的冲突,尤其是很多内部的冲突,如果一定要做个归类的话,其实都属于政治逻辑冲突,或是经济逻辑冲突的范畴。所以,我之所以要提到“文明的冲突”这个视角,其实就如同芒格一直在提示的,希望大家避免极端的意识形态。

我刚才说过,我讲的“文明的冲突”,实际上跟亨廷顿在书中提到的“文明的冲突”略有不同。因为亨廷顿讲的更多是不同宗教、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速度的经济体之间的文明冲突。


但我讲的是,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之内,也存在严重的文明的冲突。这里我不展开,只讲两个方面。


文明的冲突有两方面来源:

一方面来自政治逻辑:个体在不同的政治逻辑下,产生了冲突。其实,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政治是怎样的一种逻辑。


还有一种是经济逻辑的冲突:经济逻辑也很不一样。实际上,每个国家真正能够深刻理解经济学的人,也并不多。

图8. 泉果无限对话峰会现场

图片

来源: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

先说政治逻辑,政治是什么逻辑?首先,政治是按“类”来区别人的。政治逻辑在什么情况下是走到了极致?过去几年的美国,可以说就是到了政治逻辑下的“冲突的极致”。川普,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奇葩的总统。一般总统在当选之后,一定会发表一个就职演说,主题通常是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起建设国家。


但川普不是这样,上台以后,只要反对他的人,他就全部打压;支持他的人,他一定许以好处。川普这4年,就是这样搞政治的,很奇葩。川普是典型的“按类别来归类”的政治逻辑。

图9. 特朗普

图片

来源:网络

政治的视角,跟我们平常的视角不太一样。我去年跟很多企业家交流的时候,我就会提到,因为你的视角不是政治的视角。


政治往往伴随着话术。比如说,川普要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尽管在制裁的过程中,美国方面其实也承担了很大的后果——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皆有受损。但川普从不说这些,他就坚持重复一个非常简单的话术:“中国产业工人剥夺了美国国内人民的就业机会,美国人的失业是中国人造成的”——这就叫话术。


政治上,为了便于营销、便于推销一个想法,所使用的的话术一定会非常简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对这种“被精简后的话术”的理解,也造成了你在认知上的冲突。

图10. 泉果无限对话峰会现场

图片

来源: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

还有一个冲突,由经济原因造成。我们非常关注政策,从未停止过对政策的讨论与评价,实际上,经济政策的失灵往往源于三大原因。


第一,无知:在全世界很多国家,这些外国政治领导人,大部分可以说对经济学是无知的,甚至缺乏对基础的经济学的了解。这种无知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外的普通老百姓理解起来这些政策非常困难,这些无知的政策也总是被经济学家们批评。


第二,利益集团:经济政策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很不一样,美国的国会议员都是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的博弈也是造成经济政策失败的原因。


第三,意识形态: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人们对经济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总体上来说,我们看到的冲突,尤其是很多内部的冲突,如果一定要做个归类的话,其实都属于政治逻辑冲突,或是经济逻辑冲突的范畴。所以,我之所以要提到“文明的冲突”这个视角,其实就如同芒格一直在提示的,希望大家避免极端的意识形态。


图片

视野的冲突

我们创办泉果无限对话,就是希望我们能够理解这两类(文明与视野)冲突,更加平和地看待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我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重要的视角,叫做“视野的冲突”。我依然先讲两个故事:


在《投资中国》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里我举了两个例子,来自《三体》一书中的两个假说:一个叫“射手假说”,一个叫“农场主假说”。


射手假说


射手假说讲了什么呢?在咱们这个三维世界里,有一个射手正在练习射击,他很随机地每隔10厘米开了一枪,结果同样空间的二维生物世界里的某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每隔 10 厘米就有个洞,然后这个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以后,很高兴地发表了一个科学结论,这个结论是:在我们生存的地方,每隔10厘米就有一个洞。


这是射手假说。很简单的一个故事。

图11. 射手假说

图片

来源:网络

农场主假说


更恐怖的假说是农场主假说,这个假说认真思考起来,有点毛骨悚然。


有一个农场主,在农场里养了很多火鸡,每天早上11点钟,他会安排伙计们给火鸡喂食。时间久了,火鸡中的一名“火鸡科学家”观察到了这个现象,在持续观察了很长时间之后,他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宇宙中的伟大定律,那就是——每天中午 11 点,就有食物降临,而且是从天而降。他的结论是:我们火鸡很幸福!


有一天早晨,他决定向所有火鸡发布这个伟大的定律。然而,不巧那天是感恩节,他一大早刚刚公布完这个定律,结果到了中午11点,当所有的火鸡都在兴奋地等待食物降临的时候,农场主走进来,把所有的火鸡都抓起来杀了。

图12. 农场主假说

图片

来源:网络

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关于“”视野的冲突”的两则故事。尤其是“农场主假说”这个故事——我们可能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杀。比如ChatGPT的兴起,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也许就像这个“农场主假说”所隐喻的场景一样。


“视野的冲突”,尤其是在与投资相关的范畴,归根结底,实际上是来自于两个方面:

时间视野:眼前还是长远


这个冲突来自于你的时间视野,你是看眼前,还是看更长远。当下跟长期始终是个冲突,这种冲突与人的视野密切相关。

图13. 时间视野

图片

来源:网络

时间顺序:政治大于经济


这个与政治和经济的冲突相关。大家一定要知道,在国内,政治一定要先于经济,我们做企业首先要去服从国家需要,必须遵纪守法。

图14. 时间顺序

图片

来源:网络

当下有些企业家,看问题总觉得没想明白,总感到内心充满冲突,重要根源可能就来源于此。很多人容易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前面,把国家利益放在后面,导致内心的冲突就会非常剧烈。我们在做投资时,要拥有这个认知的视角


这就是视野的冲突。


以上,就是我想讨论的两个方向,文明的冲突,与视野的冲突,我们创办泉果无限对话,就是希望我们能够突破这两类冲突,更加平和地看待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图片

投资相关的两个理论

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在脑海中容纳两种相反的观点的话,这个人是不适合做投资的。

理论1:脑中可容纳相反观点


芒格跟巴菲特经常引用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在脑海中容纳两种相反的观点的话,这个人是不适合做投资的(原话来自《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


菲茨杰拉德在1936年提出了一个关于天才的检验标准:一流的智者能够同时在脑海中容纳两种相反的观点,而无碍于其行动处事。


大家如果看过《无双》,可能会注意到里面有一句台词:你如果是黑白分明的话,你就是个loser(失败者)。这是《无双》里很精辟的一句话。

图15. 《无双》

图片

来源:网络

菲茨杰拉德还说:“智慧需要对立的元素,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头脑中调和刺猬的方向感和狐狸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同时还要保持行动力。”


刺猬与狐狸的比喻来自一个寓言故事,我今天就不展开了。泉果视点里面有专门的文章讲述狐狸和刺猬,大家可以好好看看。

点击直达:泉果探照灯|“狐狸思想家”和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图16. 泉果无限对话峰会现场

图片

来源: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

理论2:非共识性


非共识性的核心,就是要让相互冲突的思想在自己的脑海中并行不悖,同时还能通过跨边界的链接,创建出新的认知格局和解决方案,从而改变一个生态。


霍华德·马克斯曾经说过,“如果你的行为是常规性的,你很可能就会得到常规性的结果——无论好坏。只有当你的行为是非常规性的时候,你的表现才有可能是非常规性的;而只有当你的判断高人一等时,你的表现才会高于平均表现。”


所以很大程度上,如果希望得到高于平均的结果,就只能用非常规性的方式。否则就是——别人怎么想,你就怎么想。


近几年,我自己和企业家接触下来的感受就是,很多人都感到日子不好过。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现在面对外部环境,信息越来越对称。


10年前,很多企业是在用非对称信息来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在这 10 年里,这些因素在逐渐消失,甚至荡然无存——所有的企业都处在一个信息非常对称的情况下展开竞争。正因为信息对称了,所以实业领域中的很多企业,竞争难度就加大了。


所以说,企业要看到,所谓的生意难做了,并不全然是因为我们的整个环境——社会环境或是政策环境——在发生变化。

图17. 行为策略与结果的四象限图

图片

来源: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

大家可以看一下上面这个图:非共识性策略,在有利的情况下,你会收获非常好的结果;但如果你是常规操作,除非你像感恩节前的农场火鸡那样,每天吃“天上掉下来的食物”,你才能活得下去。


图片

从文明与冲突的视野看待投资

即使是同一文明,站在同一立场,投资人依然需要通过对冲突的容纳和融合,构筑弯道超车的机制和视角。

接下来,我从“文明和视野的冲突”这个视角,与投资做些链接。当然,这些链接在某些逻辑上可能略有些勉强之处,但我们可以看到,从上面两个维度看待投资,能够帮助投资人更清晰地作出判断。


再回到开始我讲述的两个故事,“骑驴与献铝”。

图18. 【骑驴】故事回顾

图片

来源:网络

先说骑驴的故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文明环境下,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常识,这些常识又反过来构筑了人们判断与决策的潜意识。


我在泉果内部讲过好多次,要让概率思维变成我们的直觉反应。很多认知,一定要变成我们的潜意识——比如,中国的常识跟美国的常识可能就会不一样,你要非常直接地了悟这个道理。

在这里分享一个案例,也来自泉果视点,有一个叫莫尼什的印度人,开创了一个投资理念,叫做“憨夺投资者”。莫尼什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全方位模仿巴菲特,无条件地向巴菲学习的人。在16年前,莫尼什想当面表达对巴菲特的感激之情,于是与好友盖伊·斯皮尔(Guy Spier)联手参加了慈善拍卖会,拍卖到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权力”,在第二年,也就是2008年,他在曼哈顿一家名叫“史密斯沃伦斯基”(Smith & Wollensky)的牛排餐厅里,和巴菲特聊了3个小时,见面之后,他更坚定地全身心研究巴菲特,按巴菲特的方式来构建整个投资策略。

图19. “憨夺投资者”莫尼什·帕伯莱

图片

来源:网络

最近几年,他讲的最多的内容之一,就是反复强调,所谓动荡的外部环境,其实提供了非常难得的“非理性”的投资机会,要投资“逆境中的顺风企业”。怎么投资?他告诉大家,要区分“风险”跟“非确定性”,他认为,“非确定性”并不是“风险”。


举个例子,比如说矿产企业,它大概率有基本的价值在,你在投资矿产的时候,矿产几乎不存在“完全消失”的风险,因此,它更多的是“不确定性”,不确定当哪一天周期到来的时候,会涨上去,这是一个小案例。


其实在中国,也有很多同样性质的案例。

图20. 【献铝】故事回顾

图片

来源:网络

再讲讲献铝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的是,同一文明框架下,因为视野不同,所形成的认知也有所不同。


炼金师的视野就与罗马皇帝的视野完全不一样:炼金师认为自己是全力以赴,把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献给了罗马皇帝;皇帝则觉得,你这么做,如果你还能活着,我可就“死”了——我的金子全部不值钱了。

这里再举个例子,讲的是如何突破文明冲突的视野去投资。


巴菲特曾经逆势投资过美国运通。1963年的时候,当时美国运通遇到了生死攸关的问题——因为被色拉油诈骗案波及,美国运通作为担保方,面临着巨大的偿付压力,濒临破产。这个时候,美国运通所有的股东都认为不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他们宁愿破产,也不愿意美国运通承担这个无限连带责任。

图21. 美国运通股价走势

图片

来源:网络

只有巴菲特,超越了当时年代的认知!


要知道,在美国运通崛起以前,美国几乎所有企业,都偏向重资产。巴菲特在运通上,看到了轻资产企业的机会。所以他就超越了几乎所有人当时对于公司的基础认知,提出了不同观点,希望美国运通尽可能用资本金补偿欺诈案中受骗的相关方,用这个机会去构筑信任,再用信任去构筑品牌。


他认为,只要美国运通承担了色拉油诈骗案的担保责任,就相当于成功地构筑起了品牌力,这个品牌力到最后,能够让这样一家轻资产公司,展现出无限的魅力。


所以从1963年开始,他就一路购买运通的股票,最高的时候持仓达到美国运通的1/3,几可以说是实质上的控股,这就是巴菲特突破那个年代的认知做出的投资行为,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巴菲特更为长远的视野。

图22. 巴菲特

图片

来源:网络

我们现在看到的抖音、Google,甚至微软,其实都是轻资产公司了。美国现在已经涌现出了大量的轻资产公司,这些轻资产公司,它的品牌魅力逻辑,就是从巴菲特投资美国运通案的时期,慢慢衍生、演化而来的。


所以说,即使是同一文明,站在同一立场,投资人依然需要通过对冲突的容纳和融合,构筑弯道超车的机制和视角。


图片

无限探索的力量

我们泉果努力践行的就是——做正确的事、做长期而正确的事。

最后再回过头讲讲【泉果无限对话】。


我在无限对话里希望强调的第一个维度是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


一方面,我们需要多元思维,如果我们不断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个学科,不管这个学科多么有趣,我们的思想都容易被禁锢在一个狭隘的领域之内,导致对这个世界无法一窥全貌。这是每个人自身都有的经历——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芒格非常提倡多元思维模型。他有一个多元思维工具箱,完美糅合了大量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等等。


我们无限对话到现在已经邀请了60多位嘉宾,都是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各行各业都有。其中有一位嘉宾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富二代。”

图23. 泉果无限对话峰会现场

图片

来源: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正如芒格说过:“如果说伯克希尔取得了不错的发展,那主要是因为沃伦和我非常善于破坏我们自己最爱的观念。哪年你没有破坏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一年可以说就白过了。”


我们泉果基金做了这么多场无限对话,用这么大的力量在做,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这些学者、企业家、以及这些拥有独特视角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们,能够改变我们的一些观念。

图24. 无限对话峰会现场

图片

来源: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

习惯阅读


投资领域没有其他更好的诀窍,最好的诀窍,其实就是多阅读。因为只要你多阅读,你就绝对能从普通水准的专业人士中脱颖而出。通过阅读,能够接触到无穷无尽的人物和故事,无论这些事或人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想象出来的,我们都能通过阅读他们,培养出一种开放的心态,这种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自己的兴趣点,同时帮助我们不仅仅专注于书中的角色,还能更多地关注到我们圈子里的人物。


管理未知


我们最重要的,并不是要管理自己已知的东西,在投资上,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无知的领域。


管理自己的无知领域,不断地向无知的领域进发,其实是非常不舒适的一个过程;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会始终在这些“信息茧房”里面生活。

图25. 泉果无限对话峰会现场

图片

来源:2023泉果无限对话峰会

无限探索


我在前面的“射手假说”和“农场主假说”里面提到过,尤其是农场主假说,要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高度重视。


电视剧《古董局中局》中,有一个角色叫做“五脉明眼梅花”,他说过一句话:“我眼中只有真假”,其他人让他帮着造假,他宁愿死也不干,所以说他眼中只有真假。我们在学习过程和投资中,也一定要保留这个品质——“眼中只有真假”。


我们有位基金经理,引用过一句话叫做“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朝代更迭,很多时候单纯与好的皇帝、坏的皇帝关系不大,我们要找到那个“道”。

图26. 巴菲特

图片

来源:网络

最后我想援引巴菲特的半句话,“投资者有时应该精明地错过比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眼中必须“只有真假”,必须管理好自己的无知,所以说,有时你应该精明地错过比赛,而不是不顾一切地冲进去。世界和市场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给你奖励,而是因为你“做对了什么”给你奖励。


所以,我们泉果努力践行的就是——做正确的事、做长期而正确的事。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