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并不总是站在优秀的投资人这边,极端行情下,伟大的投资人也难以避免巨大的回撤。
即便是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历史上也经历过三次超过50%的净值回撤, 分别是在1973-1975年、2000年前后、2007年。
其搭档查理·芒格也在1973、1974两年遭遇了累计净值的腰斩,失去了最大的投资人。
正在经历一场大回调的我们,重温两位投资大师在市场极端行情的实际操作和言行,或许会有一些安慰和启发。
1973~1975年:跌幅56%
巴菲特大喊投资的时机到了,芒格的投资人选择止损离场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股市出现了整体性的大幅下跌,芒格管理的基金在1973年亏损了31.8%,1974年又亏损了31.5%,大幅跑输同期道指(-13.1%、-23.1%)。
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从1973年的每股90多美元跌到1975年10月的每股40美元左右,跌幅达到56%。
“我们在1973年到1974年间被市场碾压了,并不是因为被真实低估的价值,而是市场价值,因为我们的公开交易证券不得不在低于他们真正价值的一半价格下交易。这是一段艰难的经历。”芒格说。
暴风雨过后的1975年,芒格的基金上涨了73.2%。但芒格还是失去了其最大的投资者,感到沮丧的芒格清算了基金。
另一边的巴菲特,在市场暴跌时,却认为投资的时候到了。巴菲特历史上著名的投资案例,华盛顿邮报,就发生在那一段时间。
1973年,巴菲特斥资1,000万美元,以每股 5.63 元买下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在巴菲特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价格,不到当时内含价值四分之一。
虽然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市场继续下跌,连带华盛顿邮报股价继续下行,但巴菲特并不在意,他在股东信里说:
“1973 到 1974 年间华盛顿邮报表现依旧良好使得内在价值持续增加,尽管如此我们在该公司的持股市值却由原始成本的一千多万减少25%变成八百万美元,本来我们觉得已经够便宜的东西,没想到在一年之后,市场又将它的标价又向下调整两成的地步。”
这或许就是普通人和优秀投资人的差距,一边是芒格的基金持有人在其至暗时刻选择了赎回,将50%的浮亏变成了实亏。一边是巴菲特趁机买入了华盛顿邮报,在这笔投资上获得了50倍以上的回报。
实际上,芒格的基金存续14年,尽管经历了从1973年到1974年的至暗时刻,也获得了扣费前24.3%的年复合收益率。
但是,基金的收益不代表投资者的收益。如果投资者从1973年1月1日高点买入1000美元芒格的基金,1975年1月1日低点赎回,最终只能拿回467美元,亏损超过50%。
这是熬不住带来的灾难。
科网股泡沫:跌幅达到50%以上
一口气完成八件购并案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科网股泡沫,由于市场热捧新经济概念股票,那些非新经济概念的公司股票遭到市场抛弃。
巴菲特坚持不买科网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从每股80000多美元跌至每股40000美元左右,跌幅达到50%以上。
1999年夏天,《时代》周刊公然在封面羞辱巴菲特:“沃伦,究竟哪儿出了问题?”
也就是这一年,巴菲特发表了著名的太阳谷演讲。以“短期来看,股市是投票机,但长期更像称重机”为开场语。
“关于投资,只存在两个真正的问题:一是你想得到多少回报,二是你想什么时间得到回报。
“只有三种手段能够保证股票市场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巴菲特说,
“一是利率下跌并保持在历史低位上;二是经济增长的大部分成果都回馈给了投资者,而非雇员、政府以及其它;或者整个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超过以往。”
但巴菲特把这三个假设都称之为“异想天开”。
他说,根本就不存在新模式。股票市场的最终价格只反映出经济的产出。
虽然巴菲特做了这场经典演讲,然而,市场先生不给面子,科技股依然一片繁荣,1999 年标普500 指数上涨 21%,纳斯达克大涨 66%。
对应的,伯克希尔每股市值下跌了近20%,创下自 1990 年以来第二差业绩。
伯克希尔股价下跌,让巴菲特遭到分析师和媒体的口诛笔伐。
但反转来得很快,2000 年3 月,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崩盘,直至 2001 年全面消退。
在2000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说,去年我们一口气完成八件购并案;
其中有两件从1999年就开始谈,这些案子的金额总计高达80亿美元,所有资金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支付,没有举债一分钱。
2002年,芒格在股东会上说,“应该培养出在拥有证券时也不必提心吊胆的性情,如果你专注于价格,就意味着你认为市场了解得比你还多;
如果你在意的是一家公司的价值而不是价格,那么你晚上就能睡得安安稳稳。”
2008年金融危机:跌幅达到56%
我正在买入美国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从2007年12月每股99800美元跌到2009年7月15日的每股44820美元,跌幅达到56%。
当市场一片悲观时,巴菲特于2008 年 10 月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文章:《我在买入美国》。
他在文中再次重复了那句经典的“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在文章中,巴菲特直接下结论:“未来10 年,持有股票的投资收益率几乎可以肯定会高于持有现金,而且可能会高出很多。
“我不想对股市发表什么看法,我要再次强调,我连股市未来短期是涨是跌都根本不知道。我将会遵循一家开在空空荡荡的银行大楼里的餐馆打出的广告上的建议:
‘你的钱放在哪里,你的嘴就放在哪里。’
今天,我的钱和我的嘴都放在股票上。”
在这篇文章发表前的一个月间,巴菲特先后出手6次,大量买入高盛、比亚迪、通用电器等公司股份,伯克希尔持股的富国银行又以 151亿美元收购美联银行。
在这篇文章发表 5 个月后,美股触底反弹,迎来了长达十年的牛市。
于是当2008年次贷危机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巴菲特从这次危机中赚取了超100亿美元,回报率40%,远超同期美国政府救助陷入困境的企业所获得的12%收益。
赚到大钱的人,哪一个不是熬出来的
面对巨大的回撤有一个方法是跑得快,快到不需要面对巨大回撤。
如果跑慢了,回撤已经发生,面对回撤的方法,就是熬过去。
《巴伦周刊》曾计算过,如果从1972年“漂亮50”的最高点、估值最疯狂的时候开始,不管波动如何,一直持有到计算当年(1998年)。
结果发现,高位买入漂亮50、期间经历最大80%的回撤,20多年的年化复合收益率只比标普指数的低1%。
真正的好公司,熬过去,时间可以熨平波动。
“熬”这个字说起来毫不费力,做起来很苦。市场大跌时焦躁,市场上涨时狂热,是人的本性。
培养那种毫不焦躁地持有股票的性情,光靠性格是不行的,你需要在很长的时间内拥有大量的求知欲望,并且通过跨行业的广泛阅读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这是芒格的看法,也是芒格自身的实践。
2023-11-03 14: 16
2023-11-03 14: 15
2023-11-03 14: 15
2023-11-03 14: 15
2023-11-03 14: 15
2023-11-03 1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