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24年的第一个月已接近尾声,农历新年将至,站在新的一年起点,随着近期国家政策的利好调整,A股市场中蕴含着“复苏回升”的气息。截至25日收盘,A股迎来久违地高开高走,上证指数上涨3.03%,迎来2022年3月以来单日最大涨幅,各大指数也均全面上涨,两市4884家公司飘红。(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月25日)
尽管股市利好情绪强劲,但是由于漫长的回调,投资者心中的阴霾没有完全褪去,尽管股市回暖,手中的持仓仍被套牢,投资者该何去何从,该能做点什么?
一、割肉卖出,清仓离场 股市不断震荡下探,投资者手中的筹码越来越少,持仓中的基金一跌再跌,有的投资者对市场产生了绝望的情绪,认为回本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一看到市场有点上涨的情绪,就打算断腕止损,割肉卖出。这种做法固然是令人敬佩的,但是也完全失去了解套回本的可能。 其实投资者想要割肉离场前,一定要理性对自己的基金评估,判断持仓基金持续下跌的原因。一方面避免下次投资遇到类似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判断是否可以再坚持下,毕竟不离场,持仓的基金的损失就只是“一些数字”,再坚持一下,也许就能等来令人期待的黎明。 毕竟股市都是周期性的,谁也不想割肉后迎来一波大涨。
二、选择躺平,等待契机 A股中不乏很多传说,据说一位大妈由于出国不便频繁使用股票账户,忘记了自己的账户密码,当她回国想起时,发现当初自己投资的5万元变成了500万,大妈惊喜之余,不忘调侃躺平持有比自己频繁操作收益要多的多。(风险提示:仅作情景展示,不作为投资建议或者未来收益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权益投资总监基金经理-贾腾表示:“展望2024年,我们仍抱有积极的态度。当前大类资产性价比权益资产已经非常占优,回顾历史来看,每次权益市场的大幅下跌都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担忧,而回头来看往往都是较好的权益资产布局时点”。 如果目前持仓中的基金诊断后状况良好,或者可以低位布局优质基金,躺平等待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
三、 适度补仓,摊平成本
当投资者手中还有筹码,且相信股市和被套的基金,可以适当的进行补仓,分摊成本。补仓也要有一定的技巧,重点是要分批次。分批次补仓就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价格上补仓。基金补仓之所以要分批次进行,主要为了更好地摊平成本,降低系统性风险。因为分批补仓跨越了不同的时间和价格,可以让自己的持仓成本更接近市场的平均成本。由于基金的净值走势缥缈不定,很难预料,所以很难保证每次补仓的准确性。此时,分批次补仓就可以给予更多的试错机会,即使错了一两次,损失相对较小。总之,分批补仓可以降低基金投资的风险。 其次是就是在基金处在下跌趋势中,补仓的资金也要逐步增加,当基金处在上涨趋势时,就要逐步减少。如此一来,可以确保在基金的净值处于较低位置时,可以买入更多基金份额。而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基金,基金的持仓的成本自然也就会降低了。 降低成本后,只要之后有机会涨起来,目前深跌反弹的基金反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了。
四、基金转换,更换赛道
如果在诊断的过程中,发现被套的基金已经很难再扭亏为盈,可以将持仓的基金转换成另一只基金,将手中的筹码换到另一个赛道中,等待回本。从以往案例来看,基金转换“扭亏为盈”的关键在于标的转换的选择,选择“持仓中最差的标的”去替换“找到的相对比较好的标的”。 基金转换字面理解就是将A基金转换为B基金,实质上是把A基金卖出的同时买入B基金。那么基金转换与“先卖后买”相比有区别呢?一是省手续费,一般基金转换费用比较低,甚至不收,降低了常规的先赎回后再申购的手续费,基金转换手续费=转出基金赎回费+(转入-转出)基金申购费差额,二是通常比卖出再买入更节省时间。大部分基金提交转换申请后,T+1即可确认,资金使用效率更高。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相对转换,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以上就是投资者在当前市场中,可以进行的几项操作。2024年注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份。在面对各种投资机会时,投资者都应该保持理性和谨慎,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把握时机,在这里祝愿投资者可以在2024年迎来更加顺利和成功的投资之旅。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2024-01-30 09: 34
2024-01-30 09: 34
2024-01-30 09: 34
2024-01-29 22: 45
2024-01-29 21: 42
2024-01-29 20: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