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来源:智能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刘新正
开年以来,悲观情绪扩散,市场信心匮乏。上周(1.22~1.26),央行降准0.5%,超预期降准体现出监管对流动性和市场的支持。
2024开年以来,仅红利指数录得正收益,沪深300、恒生指数等都延续颓势,创业板、中小盘快速下跌。我们认为,市场分化的背后反映因风险偏好快速下降而导致的股票资产久期压缩。相比于“未来的增长回报”,大家更偏好“当期的分红回报”,把股票当固收做。
市场的久期偏好,就像钟摆,在最短的“红利”,偏中等的“价值”,和最长的“成长”之间轮回。当钟摆回摆,久期拉长的时候,“价值”股的行情将有力的带动指数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票市场之外,利率下行,债券市场久期在拉长;房产价格回调,居民提前还款;市场实际存在某种程度的“资产荒”现象。我们认为,在大类资产中,股票资产隐含收益率的吸引力实际上已经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市场已经具备了走牛的估值面条件。
与此同时,近期市场还出现了一些抓眼球的事件,比如美国股票ETF和日本股票ETF的涨停、高额溢价,股指期货的深度贴水,某些亚洲对冲基金关闭中国市场投资产品等。我们认为这些标志性事件反映出的行为正是市场见底的情绪面信号。
股票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部分反映了投资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悲观,但是我们认为这一基础假设并不成立。参考林毅夫教授的观点,中国具备三大优势,即人力资本优势、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和全世界最齐全的产业配套,这三点并没有变化。所以我们仍然相信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短暂的周期性的波折提供的是买入机遇而非恐慌理由。
市场展望
A股:如果分析从低点到低点的长期回报,沪深300指数从2013年底至今的累计回报为~40%,而指数盈利的累计增幅为~80%。我们倾向于认为指数处在超跌状态,有估值修复的空间。展望2024年,A股指数取得全年正收益的概率较高。
港股:当前时点,看好港股,因为市场估值已经被压缩到极致,可买的标的较多、隐含收益空间或更高。
数据来源:wind、公开资料整理,统计截至2024年1月26日。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2024-01-30 09: 34
2024-01-29 22: 45
2024-01-29 21: 42
2024-01-29 20: 00
2024-01-29 19: 59
2024-01-29 19: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