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权益市场仍在上涨,市场成交额持续较高,日均成交额升到17,496亿元左右。风格上,整体成长优于价值,小盘跑赢大盘;行业上,传媒、计算机、商贸零售等表现靠前,煤炭、国防军工、石油石化等表现靠后。目前市场处于数据真空期,在政策预期不落空的情况下,市场上涨或具有持续性。
宏观展望:海外不确定性增强
国内方面,春节后主要行业的开工率均开始重新回升,但由于需求端较一般,叠加资金到位偏弱的影响,开工率的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社融方面,1月新增社融同比超预期,信贷、政府债是主要支撑,其中,企业中长贷结束10个月的同比少增、超市场预期,信贷、社融与M1均高增,且能清晰看到政策供给端的积极态度,这有助于打开实体部门的融资约束,推动3-4月份旺季的开工投资。整体而言,春节后的复苏节奏相对缓慢,后续经济复苏进程仍有赖于政策强度。
海外方面,不确定性在快速增加,与特朗普内政外交动作频繁有很强的关系。经贸议题上,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备忘录,内容上来看将着眼于更宽泛的贸易对象和商品,或预示着美国互惠贸易立场的根本性转变;内政议题上,马斯克辖下的政府效率部继续掀起波澜;外交议题上,特朗普同俄罗斯总统通话推进俄乌冲突的解决,令欧盟和乌克兰倍感压力。
从美国宏观经济来看,最新一期通胀数据明显超出市场预期,美国1月CPI同比增加3.0%、核心CPI同比增加3.3%,通胀压力下年内降息节奏可能会进一步放缓。此外,关税、地缘政治和各类其他宏观事件都在快速影响大类资产的表现,当前各类宏观事件的波动均较为巨大,过往资产间的相关性都在快速削弱,如果想分散风险,尽量选择优质资产并分散投资可能是较好的方式。
市场展望:本轮上涨或具持续性
当前市场处于数据真空期,关注政策预期和市场情绪可能比基本面更为重要。从历史经验看,春节后到两会前,市场往往呈现持续上涨状态,小盘风格强于大盘风格,主题轮动状态较为常见。
展望后续,本轮市场的上涨可能仍有持续性,但从估值水平等数据来看,市场进一步上行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向上空间取决于资金情绪的高亢程度。成长和价值风格的交易裂口进一步加大的空间也有限,因而短期内或不用担心行情的延续性,可以关注较为均衡的行业和风格布局思路。
投资策略:关注科技、红利和周期主线
从现在开始到4月底,市场可能会依次经历主题、政策、基本面三轮催化,节奏或并非一蹴而就,中间需要对政策和基本面的信息保持较为紧密的跟踪。其中,2、3月市场可能更多交易主题和政策,在此期间小盘风格的弹性或更强;3月后,如果政策超预期,基本面出现明确的企稳信号,市场可能会逐渐走出趋势性的大盘、价值行情。
当前来看,由于短期内市场仍处于情绪交易过程中,且成长资产的估值相对偏贵,仍建议关注均衡配置的思路,或可关注以下方向:
1)科技线:市场仍然处于主题和情绪交易中,科技行业的弹性明显更大,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寻找低位补涨科技股的性价比可能更高。短期看,电子、汽车和机器人等方向的弹性更大。
2)红利线:高质量+高分红的红利资产未来可能有更高更稳定的股息率,具有更高的配置价值,主要包括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金融行业等。
3)周期线:一方面,如果政策预期上行,周期行业的弹性可能会很大;另一方面,从业绩预告看,短期内周期行业的业绩可能有韧性,并且前期跌幅较深,具备防御配置价值。
2025-02-17 22: 42
2025-02-17 22: 42
2025-02-17 22: 42
2025-02-17 22: 42
2025-02-17 16: 57
2025-02-17 1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