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3500点!行情的变化在酝酿中?

2025-07-09 11:08

指数近期站稳3400,今天的市场大涨,沪指再一次逼近3500点。眼下的从交易角度看,是不是可以积极胆大些呢?

图片


回到今天的话题,如今的市场情绪到底如何,先从最直观的成交量和换手率看。5月末的时候成交量是有缩量趋势的,6月虽然没放量、但缩量趋势没有延续。而6月市场换手率水平、基本维持在1.3%~1.5%区间,月末有所回升。换手率一般到2%以上、会被视为是过热水平,所以现在也没远没到过热。

图片

还有个很重要的观测指标,就是融资融券,它能反映市场上、相对更活跃和更激进的那部分资金的动向。从两融余额的仓位水平看,最近两个月这部分资金是比较谨慎的、两融余额已经回到1月DeepSeek行情以前的水平了。


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这部分资金的“热情”暂时没被调动起来,另一个角度看,仓位与杠杆的回补空间比较充分,也就是说一旦一些行业出了大利好、而股价又正好在比较便宜的位置,这部分资金是有能力去带动一波行情的,比如类似今年一季度的TMT板块的流动性溢价行情。


图片


从上面这些指标来看市场情绪总体比较平稳,似乎是机会多过于风险。但回到行情上大家有个普遍的感受,最近的板块轮动有点快、没有哪个板块能对市场起绝对主导作用,要是持仓刚好押中有热度的板块还好、不然账户的赚钱效应并不好。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对整个市场咱们还是要有个概念,虽然个别行业今年以来积累的涨幅很可观,但A股的估值周期仍在处于一轮大的扩张阶段,A股30大一级行业中,有一半行业的市盈率还处于2000年以来的50%分位内,市净率更是有26个处在50%分位内,整体是偏低估状态,重估带来的估值修复空间仍然在,这种情况下“杠铃策略”的资产配置方式就依然可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继续锚定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品种的同时,另一端可以布局科技成长。可能有人会犹豫,高股息红利已经涨了这么久、还能买吗?


投资红利资产,在某种程度可以将它的收益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高股息收益、另一部分来自资本对于红利优质资产的追捧。在年内国有头部险企保费收入稳健增长、以及监管要求30%以上新增保费力争投资A股的背景下,红利资产的配置逻辑和吸引力依然在。


相关标的可以关注红利低波ETF基金(代码:159547/场外联接C类:021483)。而科技成长端,从AI算力、锂电方向开始活跃的现象,可以看到部分资金已经有意愿进行高切低了,最近可以保持关注。

图片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客群发展中心整理;数据截至2025年6月27日


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此处仅为历史数据统计结果,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或宣传推介。

注: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指数走势不代表基金业绩表现。1.红利低波ETF基金及其联接基金的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ETF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联接基金存在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3.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基金没有风险。7.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