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前景更明朗了?

2025-09-22 16:04

最近有机构测算(中金国际),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808吉瓦时(GWh),什么概念呢?


吉瓦时是电量单位、1吉瓦时相当于100万千瓦时(KWh),动力电池制造商通常用它来衡量出货量。而去年全球锂电池的总出货量是1500吉瓦时。


这就产生了两个悬念,首先测算的出货量可不算低,固态电池如今面临的各种技术难题,真的可以在四到五年内都解决、并且顺利大规模量产吗?


另一个悬念,如果这个测算数据准确,我们国内厂商能在这轮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吗?


先来说说固态电池技术为什么受瞩目,借用网上流传的一句话,它被认为可以做到“终结燃油车”。关于选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大家普遍最纠结的两个点:就是安全和续航。根据目前的实验数据,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理论上续航能到1000公里以上、甚至有可能突破1500公里,而安全性上,比起燃油车和锂电车,可能因为燃料泄漏和短路、碰撞等原因,触发热失控甚至自燃,固态电池理论上只有在超高温击穿这种极端情况下,才可能出现自燃。还有其他优势先不谈,就这两点、够得上“必杀技”级别,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全球众多大厂商,都想最先突破这项技术。


到这就不得不提到日本了,在固态电解质方面,硫化物被认为是未来主流路线,然而这方面目前拥有最多专利的并不是中国、是日本,以丰田为例,从90年代就开始研究相关技术了,现在手里握着1300多项专利。这次日本企业会领先实现量产吗?


客观地说,这里确实是可以质疑下他们的。一方面专利多不代表能用,很多积压多年的专利、如今技术更新迭代好几代了,就算没失效、也很难真正用到造车上。比如丰田在氢能技术上,同样拥有绝对的专利优势,结果依然没跟上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固态电池的量产、丰田公开的量产时间表已经推迟好几次了,从最早的2020年装车、2025年量产,到后来推迟到2027年、甚至更晚。


这样比起来国内企业目前走的路线,明显要更务实。技术路线上国内企业是多元化并行,除了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方向都有企业在研究,降低了押注单一技术路线的风险。在产业化进度上,国内半固态电池已经实现了量产装车,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一些企业,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大规模商用的计划。在成本控制、供应链本土化上,我们的推进速度和优势都很明显。更重要的是目前看日、韩研发虽然起步早,在关键材料上积累了大量的基础和专利,但我国是电池生产的第一大国,产业链完备的程度是他们望尘莫及的。


除了新能源车,在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等很多领域,固态电池都有应用场景,只是受限于目前的技术,固态电池的前景和潜力还是有些被低估。


相关产业链之前已经经历了两年多的调整,今年有一定修复,未来中长期视角下将面临新一轮产业变更、其中的机会是非常值得我们持续去关注的。这里是相关指数的一些情况,大家可以截图收藏。

图片

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于投资者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1.以上ETF及其对应的联接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ETF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联接基金存在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3.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 创业板特别风险提示: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及对应的联接基金的基金资产可投资于创业板,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特殊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股价波动风险。5.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6.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7.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基金没有风险。8.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9.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