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港股全面回调,发生了什么?

2025-10-13 12:32

10月10日,A股、港股全面回调,上证指数失守3900,深证成指、创业板则跌回大概9月23、24日附近位置,消息面和交易面的多重因素影响。


01

发生了什么?




①消息面上,带动市场的一大主力是AI,但是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提示警惕AI泡沫,叠加昨晚美股纳斯达克下跌,这种情绪蔓延到今天的A股和港股。


②交易面上,3900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关口,这个时点的分歧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场内的获利盘了结,势必会给指数造成较大压力。随着三季报披露期临近,进入基本面关注提升的业绩兑现期,资金有所止盈。再加上昨天市场中出现了中芯国际的估值达到300,触发融资折算率为0的限制,使得市场纷纷担忧“市场是不是真的很贵了”。


02

如何应对?





虽然刚刚踏上3900就回调,非常挫败士气,但是复盘历史的上涨行情,比如2019年,这种大盘1%级别的下跌,差不多平均每8个交易日就会出现一次,所以不必惊慌与讶异。在此时,需要做到:


1⃣冷静审视当前市场:


一般来说一段行情的终结,往往需要货币转向(货币政策由松转紧)、政策收紧(监管层提示风险过高,出台治理市场炒作的政策),或者估值过高(估值显著超过极值,泡沫化明显),但是这些征兆目前都没有出现,【所以目前仍然大概率是一次攀上高点后的正常回踩,不必太过担心】。


2⃣思考如何应对:


①目前市场风险偏好仍然处于积极区间,之前的科技主线仍有很大可能会延续,毕竟AI产业趋势已成,逻辑并未改变,没必要过早看衰,再加上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无论是在产业分布还是在估值等方面有显著优势,仍然期待它们后市的反弹可能。换个角度想,这一波回调,反倒可能给这些板块打开布局的窗口。


②今天A股的盘面中,像食品饮料、银行等之前表现一般的内需、偏防御的板块都是逆势上涨的。从2005年至今,消费等多个顺周期行业在四季度的上涨占比超过65%,存在一定日历效应。所以,无论从资金走向,还是日历效应,账户中保持一定红利低波、消费等资产的仓位也很必要。



(数据来源:Wind,2025.10.10,上述所提个股、指数、基金、市场等信息以及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