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佳
东吴基金|基金经理
9年证券从业经验,4年投资管理经验
投资理念为始终围绕着“布局产业发展趋势,致力优选核心公司”这一主线——每一轮产业技术革命都可能孕育着丰厚的投资机会,投资成长的本质,或是投资产业的未来;那些站在产业浪潮尖的优秀企业,有望是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可能有机会为投资者创造超额回报。
人型机器人并非新鲜概念,早就在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中频繁出现,但近几来,其产业发展驶入了加速赛道。今年以来,人型机器人产业链的股价更是跌宕起伏,站在当下节点,我们该如何展望人型机器人的产业未来?
人型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晶,外观复刻人类形态(涵盖头、躯干、双臂及双腿),可完成类人动作与任务。
近年来,随着AI能力的突飞猛进,人型机器人发展的底层支撑也在逐步夯实。本质上,人型机器人正是AI应用的具象化载体——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然来临的当下,AI赋能万物堪称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主线,而人型机器人大概率是其中具有想象空间与市场潜力的应用场景。
人型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体系可划分为“大脑”“小脑”“肢体”三大模块。
其中,“大脑”是机器人的智能决策中枢,依托多模态人工智能算法与大模型技术,能实现高级感知、创造性想象及情感交互;
“小脑”技术承担着将“大脑”决策转化为具体动作控制的关键角色,近年来,强化学习、模仿学习等数据驱动方法渐成主流,通过与环境互动、学习人类示范来掌握最优策略,大幅提升了机器人应对未知或多变任务的自适应能力;
在“肢体”层面,人型机器人集成了高性能执行机构与传感器,用于支撑运动执行与状态反馈,其关节通常采用伺服电机搭配谐波减速器的方案,以实现高扭矩输出与精确定位。
由此可见,人型机器人就是AI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
人型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算法,而“肢体”层面的硬件则是我国的优势产业领域——完整的工业体系与低成本生产能力,均为大规模发展人型机器人的关键支撑。
当前,人型机器人或正处于从0到1的产业起步阶段,各国政府对其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中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均出台了相关产业支持政策。
从产业链投资机会来看,AI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制造等或为产业重点关注方向。人型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等行业共享诸多相似的零部件供应链(如电机、减速器、电池、传感器等),这让我国具备了发展人型机器人的天然制造优势,也是近年来众多制造业企业布局相关产业链技术的重要原因。
同时,随着我国芯片制造能力与大模型技术水平的提升,人型机器人发展中的AI硬件短板正逐步补齐,国产算力等方向或值得重点关注。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2025-10-16 15: 48
2025-10-16 15: 48
2025-10-16 15: 48
2025-10-16 15: 48
2025-10-16 15: 47
2025-10-15 2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