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回顾下市场。
市场回顾
本周A股市场主要指数涨少跌多。主要指数中,科创50跌幅较多(-6.16%),上证综指跌1.47%,深证成指跌4.99%,创业板指跌5.71%。本周全A日均成交额为21,928.52 亿元。两融活跃,前四个交易日日均维持在2.45万亿水平。(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从行业上看,银行(4.89%)、煤炭(4.17%)、食品饮料(0.86%)等表现相对较好;电子(-7.14%)、传媒(-6.27%)、汽车(-5.99%)等表现相对较差。
进入10月,再遇关税变盘,中美贸易与科技端摩擦升级,叠加指数高位,在避险情绪和止盈需求的影响下,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风格切换。近期泛科技成长板块的下跌,并无太多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更多源自避险需求和不确定性加剧带来的情绪松动,以及板块处于高位后的阶段获利了结,资金倾向等待更多确定性后再参与。
市场展望
复盘4月初关税冲击,从行情演变来看,经历了从内需消费、红利、科技到高端制造的过程。此次关税变盘无需过度悲观,短期虽然赚钱效应收缩,但对于市场短期的风格切换不必过于恐慌。
首先,在4月之后,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模式有一定预估(施压-博弈-缓和-再施压),这一模式虽加大市场波动,但总体上或是一种竞争有度、摩擦可控的模式。
其次,从当前美国实际经济情况来看,虽然AI撑起美股表现,但通胀+衰退+内部利益冲突+特朗普中期选举压力使得TACO(“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概率较大。从特朗普过往动作来看,其通过不断试探和弹性的操作维持强硬姿态,同时试图避免股市及债市的波动。这种姿态或使得中美短期内虽维持在高压状态但整体仍然可控。
外部风险可控的原因在于:1)中国对美出口已经不断在降低,对欧盟的出口在抬升,且中国制造在全球具有竞争优势;2)中国在战略上仍有一定回旋余地,而美国内忧大于外患,其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尚未解决,政府关门仍在持续,关税带来的高通胀预期和经济放缓的问题已成现实。
然后,从主要指数估值来看,与4月已有较大变化。相对于4月的回调,本次的调整更多带着一些止盈的需求,同时此次调整也符合市场在上涨过程中的正常节奏,在此背景下,短期内市场可能因为避险情绪而出现风格切换。市场虽然短期承压,但整体风险可控,后续市场重心有望回归国内基本面。
短期内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因素是关税谈判的进展。因此后续需根据双方贸易谈判的节奏来把握,从重要时间节点来看,若干中美经贸重要事件的时间节点主要集中在11月,市场短期或难以笃定计价后期“尾部风险”。但我们建议把握市场回调带来的布局机会,在无风险利率下行+宽流动性+盈利预期好转+资产重估的背景下,预计四季度的股市仍旧值得期待。
2025-10-19 18: 43
2025-10-19 18: 43
2025-10-19 18: 43
2025-10-19 18: 43
2025-10-19 18: 43
2025-10-19 18: 43